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框架

作为一种城市基层机构,组织性是街道办的基本特性。而研究一个组织,社会科学界一般遵循这样的分析思路,即是什么?怎么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价值?如何运转?未来将走向哪里?本书也基本遵循此一思路,按照历史、结构、功能、过程以及改革,依次展开对街道办的研究。

与此同时,任何一种学术研究出于分析的方便和解释的必要,也必须借鉴和运用一定的理论工具,用于分析和透视研究对象,以便读者理解。本书主要运用现代国家建构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街道办。因而,在研究开头,必须要对国家建构相关理论及其中国现实予以介绍和分析。

因此,本书研究将沿着理论、历史、结构、功能、过程以及改革的思路展开,基本框架如图0-1所示。

图0-1 本书研究框架

二 资料来源

如有的学者所说,在当下的城市社区研究中,尽管“个案研究已经渐渐为学界所青睐”,但“单纯的个案分析仍然存在诸多局限”。[132]这是因为,“面对急剧变迁的城市社会,此类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会以偏概全,或用观念裁剪现实”[133]。因而,本书更注重宏观的整体研究,并且努力将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宏观背景理解微观变迁的促动与制约因素,同时以微观透视宏观。因而,在分析街道办时,主要将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相结合,从总体上进行阐述,并以不同的街道事实来列举分析,而不以一具体街道为例贯穿全文。其中,一手材料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来自于笔者通过熟人关系与一些街道工作人员的深度交流与内部资料复印;另一方面来自于笔者对民政部、市、区以及街道等官方网站的查阅与搜索。二手材料主要是对一些历史文献的梳理、对城市社区相关案例实证研究经验材料的二次研究和再概括、再利用。由于时间关系,主要材料来源于二手,一手材料相对有限。这既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下一步研究要加以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1]尽管秦统一中国后,中央集权制使国家权威已集中,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逐渐削弱了贵族及世族大家的权力,通过一套行政科层制对全国实行了统一管理,正如福山所说,已经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现代国家的特征。([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 页)但由于“皇权不下县”的体制设计,县下基层社会基本是以家族为核心的乡绅自治,国家权力对底层社会渗透有限。且在近代的“全面危机”中,乡绅自治瓦解,郡县制也基本崩溃,各省督抚及其后的地方军阀日渐崛起与自治,国家权威的集中、权力渗透都需要重构。当然,中国与西欧并不完全相同。西欧主要由多中心的封建割据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而中国自秦以降主流为中央集权,至晚清仍基本维持,国家权威集中更多表现为权力的底层渗透。中国主要是“权力下沉”,西欧主要是“权力上收”。

[2][美]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陈兼、陈之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译者导言,第20—21页。

[3]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210页。

[5]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7]郭圣莉、刘晓亮:《转型社会的制度变革——上海城市管理和社区体制构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

[8]陈圣龙:《“区直管社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基于铜陵市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的实践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朱勇、程晓:《撤销街道办事处建立社区新体制》,《中国民政》2003年第4期。

[9]王鲁沛、马恩兵:《撤消街道办事处强化社区自治职能——南京市白下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唯实》2003年第2期。

[10]周之江、王橙澄:《贵阳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共产党员》2010年第6期。

[11]董娟:《存与废:我国街道办事处改革之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12]《上海市委举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国上海网: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965206.html。

[13]胡忠明主编:《现代城市街道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4]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页。

[15]笔者分别以“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为“篇名”并限定在哲学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类在中国知网搜索,各搜到文献445篇和96篇。其中又分别在结果中以“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为关键词搜索,各有87篇、0篇。当中南大核心(CSSCI)分别只有21篇和2篇。而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笔者分别以“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作为“标题”和关键词搜索,共只有5篇。可见,相对于居委会和乡镇政府研究,有关街道办的专门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高质量研究稀缺。同时,笔者以“sub-district office”和“Street Office”为“篇名”分别在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Cambridge Journals、SAGE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ackage搜索,均未找到一篇专门研究街道办的文献(截至2017年8月28日)。

[16]现有对街道办较为专门、系统的分析主要有:胡忠明主编的《现代城市街道管理》;白杰的《街道办事处权力运作逻辑——对宣南的实证研究》;张虎祥、梁波等的《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证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王振耀、白益华主编的《街道工作与居民委员会建设》;田祚雄的《变革社会中的街道办事处治理体制研究》。另外,笔者分别以“街道”“街道办事处”“街道办”和“街道管理体制”“街道体制”为“篇名”和关键词在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询,只查到一篇有关“社区空间结构形成”的论文。尽管这一数据库未涵盖全国所有高校博士学位论文,但包括了绝大部分高校。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专题的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基本没有(截至2018年4月10日)。

[17]张虎祥、梁波等:《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证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18]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9]宋月红:《和平解放至定都前北平市的区街政权建设》,《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0]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1]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64页。

[22]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23]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也可参见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4]高中伟:《新中国初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变迁轨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5]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6]杨丽萍:《建国初期基层社会组织化与反组织化的博弈》,《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5期。

[27]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8]董娟:《存与废:我国街道办事处改革之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29]张虎祥、梁波等:《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证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3页。

[30]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31]郭圣莉、刘晓亮:《转型社会的制度变革——上海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体制构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2]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33]韩全永:《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是如何在全国建立起来的》,《社区》2006年第6期。

[34]观鸿:《街道办事处的历史回顾》,《社区》2001年第8期。

[35]黄利新:《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第63—88页。

[36]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研究——以成都市为中心的考察(1949—1957)》,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郭圣莉:《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与变革:上海市个案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6页。

[38]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9]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44页。

[40]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1997 年第4期。

[41]白杰:《街道办事处权力运作逻辑——对宣南的实证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64—80页。

[42]黄美花:《城市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的演化变迁》,《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43]陈家喜、刘军:《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城市问题》2002年第6期。

[44]张西勇、杨继武:《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制度变迁》,《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2期。

[45]张虎祥、梁波等:《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证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6]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47]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49]白杰:《街道办事处权力运作逻辑——对宣南的实证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

[50]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1]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页。

[52]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1997 年第4期;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饶常林、常健:《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变迁与制度完善》,《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2期。

[54]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55]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6—79页。

[56]张虎祥、梁波等:《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证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2—213页。

[57]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58]吴非、笪素林:《城市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及其体制改革:基于任务型组织的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9]项飚、宋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60]白益华:《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城市问题》1991年第6期。

[61]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3页。

[62]何海兵:《中国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区发展》,《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1期。

[63]项继权、耿静:《我国城市街道体制改革的实践模式及未来走向》,《城市观察》2013年第6期。

[64]李荣娟、朱光喜:《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5]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饶常林、常健:《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变迁与制度完善》,《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2期。

[66]董娟:《存与废:我国街道办事处改革之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67]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68]何艳玲:《“社区”在哪里:城市社区建设走向的规范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9]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0]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70—71页。

[71]具体参见卢珂《街道办事处的定位与变革趋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徐中振等主编《社区发展与城市文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72]田祚雄:《变革社会中的街道办事处治理体制研究》,武汉出版社2015年版。

[73]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6页。

[74]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75]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载《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203页。

[76]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77]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78]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79]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80]王汉生、吴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81]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82]曹海军:《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国家建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3]丁长艳:《“政党中心主义”的逻辑与转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

[84]“党建国家”一直用来描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过程,这里借用来描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导国家建设的现象。

[85]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86]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87]笔者通过以“街道办事处”为题名,并分别以“国家构建”“国家建设”“政权建设”“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等为关键词搜索CNKI期刊和硕博论文数据库,未发现一篇文章或学位论文。有关从国家建构视角审视街道办的研究主要散落在一些相关文献中。

[88]参见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89]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0]黄冬娅:《转变中的工商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91]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92]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93]马纾:《建设社会,还是建设政权?——从政权合法性角度看当前的社区建设》,《学海》2006年第3期。

[94]佀传振:《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95]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Foreword.

[96]高景柱:《国家职能、国家能力与国家构建》,《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97]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98][英]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9—570页。

[99]黄冬娅:《转变中的工商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

[100]贺东航:《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历程探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6期。

[101]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10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103]弓联兵:《现代国家与权威危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及受挫原由》,《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104]于建嵘:《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文史博览》2011年第1期。

[105]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27.

[106]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107]转引自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 年第3期。

[108]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09][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文版序),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0]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1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2]杨雪冬:《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载刘建军、陈超群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3]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14]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115]郭圣莉:《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载刘建军、陈超群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1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17]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年)》,《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

[118]王翔林:《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追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19][美]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111页。

[120]关于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介绍,主要参考张铭、严强主编的《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53页。

[121][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122]陈家刚:《全球化时代的新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

[123][美]莱恩、埃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何景荣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页。

[124]James G.March, Johan P.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1.78, 1984, pp.734-749.

[125]高春芽:《方法论范式变迁视野中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5期。

[126][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册),钟开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04—305页。

[127][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载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8]高春芽:《方法论范式变迁视野中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5期。

[129]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比较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130]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31][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132]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年)》,《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

[133]肖琳:《“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