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从宏观结构看,全球城市体系演化决定了世界体系的变革

在一定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城市是世界的骨架和血脉,城市体系和格局决定世界的体系和格局。在1750—2050年的300年里,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决定了全球体系和格局的演化。率先崛起的城市带动所在国家和区域崛起,全球城市的普遍繁荣带动全球城市时代到来。

一 城市经济体系:从全球二元走向全球一体,从商品贸易体系到要素贸易体系,再从产业链体系到创新链体系

1750年至今,全球城市经济体系由初级商品的全球城市体系向以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体系转变,再转向以资金流动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如今,以技术产品、论文合作等为载体的全球城市知识、信息和思想的交流为主导的全球城市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本报告运用OECD全球贸易数据,研究发现全球贸易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1962年的48%上升到2016年的63%,而初级商品的比重由44%下降到18%,这也充分表明了工业品对初级商品的替代。同时,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相对稳定,约占工业制成品的一半;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逐步上升,由1962年的6%上升到2016年的23%(见图2-9)。

人类生产已经由供给短缺转为生产过剩,人们的消费逐步由商品主导向服务主导转变,但是全球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已经转变为服务占主导地位,美国服务业比例已经达到41%,而欠发达国家仍处于以商品为主导的阶段。

图2-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商品变化

注:PP、IP、OP分别表示初级商品、工业制成品、其他商品,LP、CP、TP、OT分别表示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本书分类主要按照SITC大类分类。

资料来源:根据OECD数据整理绘制。

(一)1750—1850年,全球城市体系主要以西欧城市如伦敦、巴黎等为中心,北美城市开始崛起,亚非拉城市相对落后,形成以西欧工业国城市为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

工业革命促使全球市场初步形成、全球城市联系得到扩展,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商品流向全球各地,全球各地的资金、原料又集聚到工业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市场。

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行政服务、贸易、原材料出口等因素是全球城市增长的重要因素。在1825年英国解除了机器输出的禁令后,机器大量出口,对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法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完成工业革命分别仅用了约60年、50年、40年和30年,确立了欧美国家工业发达、全球其他地区工业落后的世界格局。随着发达工业国家机器设备、产品输出,全球城市联系获得扩展,全球城市东西两极格局形成。直至20世纪60年代,全球贸易仍以初级商品为主,服务贸易处于较低的位置。且全球贸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1850年全球贸易量为145亿马克,增长缓慢。同时,全球城市贸易格局也因工业革命被固化,全球城市间产业转移较少,尤其是发达国家和落后的亚非拉国家的产业转移。

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为了输出商品、抢夺原料和海外市场,纷纷走上了殖民侵略的道路,分别对东南亚、非洲等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掠夺。这些落后地区由于仍然依靠传统手工生产,所以被迫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嵌入全球城市商品市场中。这主要是因为在亚洲和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过低的劳动力成本和缺少一个大的消费基础妨碍了机器的使用,所以这些地区多倾向于发展分散的原始乡村工业。面对发达国家工业输出的冲击,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产业体系也遭到了挑战。总之,全球城市经济联系主要以初级商品的输出、原材料的交易为主,资金在部分发达工业国家城市间流动,全球城市工业、农业生产两极格局较为明显,尚未形成全球化城市体系。

(二)1850—1950年,全球城市体系转向以欧美城市为主导、北美城市快速发展、亚非拉城市开始崛起的新阶段,欧美城市在全球贸易中仍占据了制造业的优势,亚非拉城市处于低端初级产品输出地位

以内燃机、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促使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50年,全球贸易量增加到600多亿美元。同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家间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逐渐扩大。

电报、电话、飞机、远洋轮船等通信技术与工具、运输设备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全球城市间的空间成本,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在此阶段,一些拥有优越区位、天然海港等优势的城市开始崛起,如美国五大湖城市带的崛起。发达国家工业城市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得以更新,如伦敦城市更新,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本国城市之间的竞争与联系。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兴起促使先进工业国家自身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城市间企业流入和流出增强;同时,运输网络、通信技术的改进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全球贸易规模、范围都得到扩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还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与东方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亚非拉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被发达工业国家锁定在初级商品阶段,主要以农矿业为主。全球城市仍然以商品输出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开始寻求通过海外投资追求利润最大化,全球城市之间初步形成以商品贸易为主导、资金为辅的世界市场。

(三)1950—2050年全球城市体系由东西分割向一体化转变,1950—1990年全球城市体系以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为主导,1990年全球城市体系逐步走向一体化,全球产业体系全球产业分工与全球价值链构建,至2050年全球城市创新体系将成为主导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原因,全球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全球城市两极格局形成。但是,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全球城市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全球城市多极化发展成为新的趋势。全球城市分工网络形成,以发达国家城市为主导的全球城市分工价值链形成,发达国家城市“去工业化”和服务化趋势增强,后发国家城市接受全球城市产业转移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以中国、东南亚国家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快速崛起,全球城市分工网络体系形成。

发达国家城市通过全球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比如伦敦、巴黎、纽约、洛杉矶等国际性大都市都跟随技术进步的步伐顺利实现了产业的适时转型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经济中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改变全球城市交易内容与联系方式。全球贸易中初级商品的比例由44%下降到18%,与之相反技术密集型产品由6%上升到23%(见图2-9),表明全球城市交易品种升级,以及全球城市产业结构同样获得升级。此外,全球贸易中服务的比例上升,部分国家城市的贸易比重已经超过30%甚至50%以上。尤其是当前信息经济时代,全球城市网络中知识、信息的作用更加重要,中国东部沿海的杭州、上海、深圳以及贵阳等城市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遇,迅速成为新一代智能技术领先城市。

全球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全球制造业中心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逐步转向日本和德国、再从日本和德国转向亚洲“四小龙”地区、再转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其中,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城市联系加强的重要主体。从图2-10中可以看出,全球城市跨国公司联系度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欧美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是跨国公司密集分布地,与全球城市之间的联系度较高;亚洲一些国家城市跨国联系在逐步提升,如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印度的孟买、班加罗尔,巴西的巴西利亚,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等全球城市联系已经挤进全球先进行列,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内部层级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进一步加强。

图2-10 全球跨国公司联系度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心数据库。

2000—2050年,以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全球城市创新体系将取代传统的以商品、资金流为主导的全球城市经济体系,科技尤其是智能技术服务将引领全球城市发展,并促使全球城市形成新的智能化分工格局。至2050年全球城市将形成以全球主要科技城市如伦敦、纽约、北京、东京等(如图2-11)为主导的全球创新体系,智能化是创新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空间界限的限制”,全球城市网络形成,人类进入以互联、互通、智能化的智慧城市为生产和生活空间载体的新时代。

图2-11 全球城市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前10名

资料来源:《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

二 城市规模体系:从欧美小城市主导的体系到全球大城市主导的体系

经济资源的流动逐渐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使得城市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涌现出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全球大城市。尤其是20世纪以来,城市间多种要素的流动加速使得全球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全球大城市引领的多层级的世界城市规模体系替代以欧美小城市主导的城市逐渐形成。城市人口规模结构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的重要表现,城市规模与人类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直接相关,城市规模更大意味着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福利水平更高,因为规模报酬递增和多样性,世界城市规模体系的大型化,决定人类活动更加集聚,决定人类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持续不断提升。

工业革命主要涉及数量空前的劳动力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形成数量与规模庞大的城市。耶鲁大学有关全球城市6000年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展示了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2000年全球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变化规律。

分不同时期看,公元前的3700年里,全球城市数量很少,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地区,人口规模增长缓慢;公元元年至1750年,作为前现代时期,城市规模缓慢扩大,城市开始从欧洲向亚洲扩散,但大规模城市仍主要集聚在欧洲。1750年进入现代时期以来,城市人口规模有了飞速发展。1750—185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兴起国——英国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1850—195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在北美洲、欧洲大陆进行,使美国、欧洲城市规模有了较大增长,美国实现与英国并肩;195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崛起,人口主要向大中城市集中,发达经济体人口主要向中小城市集中,世界城市规模体系再更新。

(一)1750—1850年:以英国等欧洲城市为中心的小城市主导世界城市规模体系

英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发展一枝独秀。18世纪初新兴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捷、适合发展现代工业的西欧地区。这些新城市和工业集聚点兴起的场所一般是半城市地区或是没有在传统的主导城市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小城镇,它们由于工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的人口,最终发展成超越传统城市的工业重镇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18世纪初,英格兰南部七个郡的人口占全英格兰人口的1/3。工业革命开始后,1801—1870年,英国总人口增长了1.54倍,其中西北部工业集中地区和南部的伦敦及郊区人口分别增长了2.58倍和2.1倍。据估计,1801—1851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为229%;港口城市增长了214%;制造业城市增长了186%。个别城市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如从1811—1861年,利物浦和普雷斯顿人口增长了5倍,布莱顿增长了7倍,毛纺织中心布莱福德增长了8倍。

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此期间城市规模发展缓慢。如1810—1840年间,法国农业产值大约占全国总产值的66.5%,仍在法国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1806年法国农村人口为2369万人,至1846年增至2675万人,占法国人口总数的75.6%。法国在此期间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二)1850—1950年:以欧美城市为中心的中小城市主导的世界城市规模体系

欧洲、北美洲城市规模迅猛扩展。本书主要以德国、美国为例。德国工业革命在此期间起步,1871—1910年德国通过引进吸收了英、法等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赶上了英国,超过了法国,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这一时期德国的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德国出现了一批以工矿业城市为主的新兴城市,例如鲁尔区的塞尔多夫、埃森等。这些城市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水陆交通运输的便利吸引大量的投资和劳动力,这些城市沿交通路线扩展,人口也快速增加。如表2-8所示,1871—1910年,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增长最快,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4.8%提高到了21.3%,规模人数较少的城市降幅较大,从1871年的63.9%降至1910年的39.6%。

表2-8 德国1871—191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在工业化进程的带动下,美国人口规模体系也得以形成。美国主要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促成一系列大中城市规模迅猛扩展。芝加哥在19世纪初还是人迹罕至之处,1837年正式组建城市,1880年该城市人口达50万人,1910年又跨过200万人大关,一跃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城市,与纽约相匹敌。底特律是汽车城,汽车工业发展导致对南加利福尼亚的油田开发,使西部城市洛杉矶成为美国最大炼油中心。伯明翰和休斯敦等城市的发展同钢铁、石油和汽车发展有关。服务行业和零售业的发展使亚特兰大、明尼阿波利斯和西雅图等城市迅速扩大。在城市数目猛增、规模扩大、功能发展和相互联系密切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性的现代城市体系,主要表现在:全国城市网络密度提高了几倍;城市地区分布日趋改善,过去城市稀少的西部和南部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各级城市,逐渐形成了结合性城市,城市与专业性城市相结合,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现代化城市体系;城市的功能也不断发展扩大(见表2-9)。

表2-9 1790—1950年美国城市数量和美国城市人口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三)1950—2050年:走向世界全面发展的超大及大中小城市共同主导的城市规模体系

全球人口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70.4%的人居住在农村地区,17.8%的人居住在人口少于30万的城市居民区,其余11.8%居住在其他较大的城市。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城市人口增加了近9.2亿人,从1950年的7.5亿人增加到1980年的17.5亿人。至2018年,全球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全球城市人口从1980年的17.5亿人已经增长至2018年的42.2亿人,城市人口占比从1980年的39.3%增长至2018年的55.3%。各类规模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其中中等规模城市人口增长率较快。特大规模城市的总人口虽然增长相对较少,却从1980年的0.86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5.29亿人,增长了近5倍。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50年,农村人口的比例将下降13.1%。

表2-10 世界各个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及百分比(单位:百万人,%)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新兴经济体大中城市的城市体系规模不断扩大。从世界城市人口规模体系来看,主要发达国家城市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洗礼后实现高度城市化,人口规模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如表2-11所示,东京、大阪、纽约、洛杉矶、巴黎在足足65年内城市人口仅出现0.5—2.5倍的增长。而其他城市多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规模在此期间均大幅增长。新德里、北京、卡拉奇、伊斯坦布尔、拉合尔、班加罗尔这些城市人口增长均达到10倍以上。而达卡、拉各斯城市人口增长突破30倍以上。反映了这一阶段主要是新兴经济体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预计2035年以后,新德里将超越东京成为全球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而少数发达国家城市如巴黎、首尔2050年将退出全球人口规模前30。

表2-11 1950—205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规模增长趋势(单位:万人,%)

表2-11 1950—205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规模增长趋势(单位:万人,%)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21世纪以后东亚新兴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的核心力量。世界前六大城市群东亚地区约占两席。主要包括日本的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与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组成,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包括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在该城市群区域内。三大都市圈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它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由上海,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安徽省的合肥等26座地级市组成,土地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如今已跻身于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

三 城市空间体系:从孤立的城市到城市群再到都市连绵区的世界体系

世界城市空间体系的变化反应是人类活动空间尺度变化和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城市空间单元的由小变大,由孤立到联系到连绵一体,反映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展,人类交互作用领域的扩大,也反映人类共享机会的增加,决定世界由空间分割的世界变成空间集聚而连绵的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资本流动空间的障碍逐渐消除,城市也随之脱离相对于全球的地方空间。原有的世界城市空间体系也逐渐被打破,正在由“城市—国家”的二维空间体系转变成为“全球—国家—城市群”之间更为复杂的三维空间体系。因此,从孤立城市到城市群再到都市连绵区这一世界体系转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扩张,大城市人口以点状分布的状态逐渐由伞状形态的区域城市所取代,区域城市中囊括中小城市中的城市带,各个经济职能相辅相成,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其在整个世界的经济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以伦敦为单中心的城市群使得英国确立了工业强大起来的世界强国地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美国内部确立起来的多个中心城市群使得美国首次超过英国确立了世界上工业实力最为强大的经济地位。1950年以后,尽管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上的工商业强国,然而,在此期间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多个城市经济发展带,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亚洲、南美洲地带建立起来的新兴经济强带,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一)1750—1850年:英国领先的孤立城市的世界城市空间体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率先形成以大伦敦市为中心的单中心核心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纳入了郊区中集结该集聚区的一系列小镇。1801年,大伦敦地区约有120万居民,伦敦外围地区(居住在伦敦城市边界以外的人口)的份额为15%。1901年,伦敦市的人口增长到620万。与此同时,其不仅仅作为欧洲的单中心核心区域,也成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区域。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伦敦不仅是英国的首都、政治中心、金融中心,也是世界金融的中心,被称为“世界首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先于世界各国的水陆交通的发展,18世纪末,英国掀起兴建运河的热潮,很快形成连接内地与沿海的水路运输网。之后英国又把重点转到铁路建设上。1850年增至1万公里以上,这时,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已经建成。二是优先于世界各国的煤铁产量。1850年生铁产量增至229万吨,超过法国、德国、美国三国总和。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至5000万吨,远超于法国、德国、美国煤产量总和(1900万吨)。三是它无可匹敌的工商业的发展。英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在1840年达到47%。同年,法国占12%,美国占9%。1840年,其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21%。同年,法国占11%,美国占10%。英国把它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品推向世界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英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1850年,它在海外拥有的资产达22500万英镑。它的黄金储备达1660万英镑。如表2-12所示,1850年,伦敦居民达236万余人,大大超过同期巴黎的人口。

表2-12 工业时期形成的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工业革命促使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走向海外输出商品、争夺原材料的道路,亚非拉等地区的国家成为其海外市场输出地和原材料来源地,产业发展被锁定在初级商品生产阶段。然而,亚非拉等地区的国家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国家自身经济尚未进行工业革命,产业主要以农业、矿业等初级商品加工为主,生产相对分散在劳动力较为廉价的农村地区。

(二)1850—1950年:美国引领的大都市区城市群的世界城市空间体系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欧洲、北美地区呈现跨越式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较快,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的成就,在此期间,美国首次超过英国确立了自身的城市空间体系,同时也成为世界上工业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美国城市内部也确立了城市体系,19世纪40年代后,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交通运输技术发生了新的飞跃,既有利于城市工业和工业城市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的经济作用加强了,其社会性质改变了,由原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变成了近代工业基地,同时不断产生新兴工业城市。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有轨电车和高架铁路出现,使城市的半径扩展到10英里以上,中央商务区、工薪阶层区、贫民区以及繁荣的郊区纷纷出现,美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数量剧增,规模扩大,功能发展,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现代城市化体系。处于城市化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是纽约、芝加哥等综合性全国中心城市,它们在全国城市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位于塔基的是几千个以某种产业为主的专业化的地方中心城市,如巴尔的摩、费城、辛辛那提等,它们是地方的经济与政治中心,起到了联系综合城市及其周围小乡镇和乡村腹地的中介作用。城市大规模兴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大批移民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851—1919年,平均每年有39万外国移民涌入美国;1910年时,全国4200万城市人口中约有1100万是由农村流入城市的。1920年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美国总人口达到1.067亿人,城市人口达到5416万人,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美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如表2-13所示,这些城市作为美国地方经济的骨干力量,在组织地方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2-13 美国主要城市功能定位

表2-13 美国主要城市功能定位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美国在此期间确立起来的世界工业强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重工业的超前发展。1870—1913年,美国工业增长达8.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1877—1892年是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最快的15年,工业产量翻了两番,年均增长速度达7.1%。其二,电力工业的超前发展。1882年,纽约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火力发电站。1914年美国电力已达到900万马力,这时电力已占全部工业动力的30%,成为当时占世界首位的电力强国。其三,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王国,1913年有汽车1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数的1/2; 1914年的汽车年产量达57.3万辆。美国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870年,它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为23.3%; 1881—1885年平均占29%; 1890年占31%,超过了英国(22%);1913年占35.8%,接近英、德、法三国总和。在南北战争后的30—40年时间里,美国成功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与此同时还赶上并超过了英国而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的成就是巨大的,这几十年也因而被称为美国的“工业世纪”和“镀金年代”。

(三)1950—2050年:走向全球大都市连绵区及网络化发展空间体系

1950年以后,尽管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上的工商业强国,然而,在此期间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多个城市经济发展带。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亚洲、南美洲地带建立起来的经济强带其发展速度与规模不亚于先前在西方建立起来的大都市带,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首先从全球体系角度了解这个时期各个城市的等级布局,再以日本东京城市带为例对这个时期国家内部的城市体系进行分析。

1.全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20世纪后期,弗里德曼认为,世界城市呈东西带状分布,从东京到纽约,再到伦敦,形成线形全球世界城市圈。这个全球世界城市圈又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一是以东京—新加坡为轴线的亚洲子系统,其中东京是世界城市,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二是美洲子系统,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为主要中心城市,北连多伦多,南接加拉加斯和墨西哥城,将加拿大、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许多小国融入美洲城市圈;三是西欧子系统,以伦敦、巴黎及莱茵河谷轴线为核心。南半球组成约翰内斯堡和圣保罗为中心的子系统,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全球性城市有纽约、东京和伦敦。这3个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外国银行,以及其他从事金融交易的公司;它们还是世界各个大公司总部的最大集中之地。此外,还有大约20个次全球性的或者说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其中位置排列较前的有巴黎、旧金山、洛杉矶以及墨西哥城等。[2]2016年,世界城市体系再次更新,世界超一线城市为2个,一线强城市为7个,一线中城市为19个,一线弱城市为21个。

2.国家内部城市带体系:以日本东京城市带为例

东京的都心(市中心)是指位于东京市区中央的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的中央商务地区,集聚了国会、国家各部、许多大使馆和主要大企业的总部。20世纪5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都心的商务功能得到快速发展,很快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商务区。与此同时,都心地价高涨,居住区开始向郊外转移,出现了城市功能的单中心高度集聚、通勤长时间化等大城市问题。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都心内商务办公用房出现短缺,政府开始意识到必须抑制商务功能继续向都心的集聚,要向外分散,实现工作和居住就地平衡的城市构造。因此东京提出了建设副都心,引导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移的构想和规划。目前东京已形成了包括七个副都心和多摩地区五个核都市的多心型城市结构。如表2-14所示,它们基本上位于山手线(环线)与各个铁路放射线的交会处,充分利用了交通枢纽对于商务及人流的集聚效应。其中最具成效的是新宿和池袋两个具有强大商务中心区功能的副都心,它们分别位于西部地区进入东京市区的交通枢纽处。东京的副中心是具有多功能、高度复合的区域,在满足商务活动的同时,还具有商业、文化、娱乐、居住等其他功能。如新宿副都,形成了以新宿车站大楼和车站以东地区为商业娱乐中心、车站以西为行政办公及商务办公中心的集商务、购物、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完整布局。面向21世纪,强调新都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把建设东京通信港作为发展新都心的重要目标。

表2-14 东京中心、副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预计到2050年,城市空间规模和结构会在“线形全球世界城市圈+国家内部城市带”体系的基础上,将以往的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围绕各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转换为城市区域集聚的超大型都市圈联合,以此缓解特大城市单极集中、中小城市对中心大都市的依赖加强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形成更大的地区国际竞争力。在区域共识基础上促进大都市发展,以面对共同的问题提出规划方案;同时根据大都市和地方都市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发展方案,根据各地实际发展状态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