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社会建设70年
- 李培林 张翼主编
- 3205字
- 2021-09-30 11:51:04
第一节 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社会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建设”就曾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孙本文在他的《社会学原理》中,专辟一节谈社会建设。[1]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建设”,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建设”,其实并没有话语上的延续关系,而是在新的发展实践中参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新提出的。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到2020年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在社会领域的目标就是“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社会建设”的概念。[3]此后,“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说,“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以及社会建设体系的初步形成,标志着我国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建设所反映的,主要是社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覆盖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扶贫减贫、社会治理等重要民生方面。
从新中国成立70年看,我国社会建设走过了充满探索、艰难、曲折和神奇的道路。发展阶段的划分一直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我们参照社会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等因素,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历史分期,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 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渡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历经战乱之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荡涤社会痼疾。1949年11月到1950年一年多时间里,采取一系列措施,取缔娼妓,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禁止重婚、纳妾和童养媳,实现妇女解放,禁绝鸦片烟毒,树立社会新风,推行识字运动。在经济改组中,一些工厂倒闭,1950年7月,全国登记失业工人166.4万人,占城市职工总数的21%,此外还有不少失业的知识分子。[4]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共没收约7亿亩(约合4700公顷)土地分给约3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免除了土地改革以前农民每年向地主交纳的高达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5]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0。[6]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发展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1956年比1952年提高21.3%,其中农民提高了14.6%,非农业居民提高了28.6%。[7]过渡时期对私营经济的改造也出现一些偏差,挫伤了部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 1957—1965年: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曲折中前进阶段
在这个阶段,1956年秋冬因经济冒进出现食品短缺和就业困难,引发了一系列罢工请愿事件;1957年开展了“反右派斗争”;1958年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浮夸和冒进现象严重;1959—1961年出现食品严重短缺的“三年困难时期”; 1962年后出现国内形势误判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些事件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但经济社会建设在曲折中仍取得进展。经过1961年后的五年经济调整,到1965年,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工业或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超过1957年的水平。[8]1957—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7%。石油工业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特别是1957—196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近140万人,中专学校毕业生211万人,分别为1950—1956年的4.9倍和2.4倍。[9]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10]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要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1]这是第一次提出现代化的目标。
三 1966—1977年:社会建设受到破坏和历史转折阶段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化大革命”对党、国家和民族造成全面而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方面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国民经济剧烈动荡、发展缓慢,但仍有所发展。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1967—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12]人民生活水平停滞甚至有些方面有所下降,对教育的破坏尤为严重,停止大学正常招生10年。1966—197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和实际工资指数均低于“一五”期末的1957年和“二五”期末的1965年。这一时期我国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跃居新兴工业经济体,而我国则陷入内乱,教训惨痛。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13]。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社会建设走向正常,1977年恢复了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这些都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基础。
四 1978—1991年: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建设新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大历史关头,做出命运抉择,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随后的大规模调整阶级阶层关系、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在分配中采取各种经济激励政策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特别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14]这是自1964年中国提出现代化目标之后,中国第一次有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明确路线图。其间也经历了1989年末的政治风波。
五 1992—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建设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厘清了一些关系改革开放方向的重大问题,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是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我国人均GDP如期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2020年要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0—2012年这十几年,我国社会建设进入快车道,教育和社会保障加快发展,搭建起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框架。
六 2012年至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阶段
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的主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社会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指导理念。在社会建设领域,这个时期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先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用1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新的“三步走”战略,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