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电视在我国已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段飞速发展、令人惊叹的过程。从接收终端来看,从1958年中国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到1987年中国电视销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人只花了不到30年便实现了这一伟大壮举。不仅在数量上,1985—1993年,中国实现了大规模的由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更新换代,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液晶电视最大的市场,2013年又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4K(超高清)电视市场,在科技浪潮的强力推动下,电视的色彩越发绚丽,图像越发清晰,功能也趋于智能,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创造电视的传奇。从节目内容上说,先后经历了以宣传品、作品和产品为主导的三个不同阶段,创作观念不断更新,节目的形式、类型日益丰富,市场化、产业化探索逐步深化。当前,节目娱乐化、栏目品牌化、频道专业化特征鲜明,电视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空前加大。可以说,电视已然崛起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众传媒”和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品种。

在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戏曲始终如影随形。从一开始的“被迫直播”、简单复制,到如今形态丰富、全面介入,我们能够连续不断地听到戏曲和电视这两种艺术形态融合、碰撞的铿锵足音。总体上说,戏曲与电视的结合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二者联姻的价值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本章拟在厘清戏曲与电视联姻历程的基础上,梳理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轨迹,归纳出不同阶段传播观念的衍变,并对戏曲栏目的特征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