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湘昆源流考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也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美誉。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昆曲曾有“昆山腔”“昆腔”“昆调”“南曲”“南音”“雅部”等不同的名称。昆曲发源于江苏省昆山一带,现在普遍被认为形成于元代末年。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昆山腔的影响日益扩大,流传到周边城市,随后遍布大江南北,衍生了北昆、南昆、苏昆、浙昆、湘昆等昆曲流派。

一、湘昆与昆曲

湘昆是昆曲在湖南(主要是湘南地区)的发展形式体现,湘昆与昆曲的关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树枝与树干的关系,其中湘昆是枝,昆曲是干。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说法,目前的苏昆、北昆、浙昆、沪昆、湘昆等都统一于昆曲,但苏昆、北昆、浙昆、沪昆、湘昆等都是昆曲在各地的不同流派,这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昆曲虽然源自昆山,但现时的苏昆也好,还是昆山昆曲也好,都已不是彼时的昆曲,其他地方的昆曲也与昆山昆曲不存在主流与支流的关系。2019年11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湖南省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永嘉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昆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一)湘昆概述

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湘昆以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为发展和活动中心,并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地。1957年,湖南昆区正式定名为湘昆①。

(二)湘昆的艺术特色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类别共计518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共一个研究院、两个直辖市和三个省的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昆在历史发展中,与衡阳湘剧、湘剧、祁剧、辰河戏、临武戏、荆河戏、巴陵戏等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其他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联系紧密,从中吸取养分,结合郴州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特点和民情风俗,创造了许多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见图1-1)。

图1-1 湘昆表演

在表演艺术方面,湘昆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湖南“辣”的地方特色,即清新、淳朴、有山野气。演唱、吐字行腔、唱腔、表演艺术、服装道具、脸谱等方面的艺术创造,既形成了湘昆的艺术特色,又成为湘昆保留的艺术遗产。

与处于江浙地区的苏昆相比较而言,作为盛行于外围地区的文化形式,湘昆比其他流派的昆曲更具原真性、地域性和创新性①。继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以来,国内对昆曲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昆曲通过“遗产化”遵循和利用当代社会规则,制造出新的意义,获得了新的存在基础,开始再现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②。

湘昆集舞蹈、音乐、美术、表演于一身,其展现的语言和肢体形态魅力,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但是因为其专业性较强及地域的限制,造成了湘昆在传播上的难度。湘昆纳入通识教育概念的提出,便是为了解决目前湘昆最大的困难,让湘昆被更多的人了解、熟知直至热爱,最终实现湘昆艺术的传承。

(三)全国主要昆剧院团的历史沿革

1.五个专业昆剧院团

1985年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布《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要求有关文化厅(局)对当时基础较好的苏州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和湖南省昆剧团五个专业昆剧院团采取重点保护措施,调整队伍,确定编制,重新核拨经费;提高昆剧工作者的工资、福利以及生活待遇,特别要保证所需业务费;鼓励征集、收藏昆剧剧本、曲谱、唱片、录音以及录像和磁带等昆剧文物,建立昆剧陈列室和资料馆。

2.八大昆剧院团

现在全国主要有八大昆剧院团,其中北方昆曲剧院、苏州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和昆山当代昆剧院。八大昆剧院团的历史沿革如表1-1所示。

表1-1 八大昆剧院团的历史沿革

表1-1(续)

二、湘昆的历史脉络

关于湘昆的历史,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考察与研究:

一是湘南古祠堂中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戏台保存下来,上面装饰了精美的石雕、木雕、彩绘和泥塑,可以映射出湘南昆曲的繁华景象。

二是以湘昆相关人员编写的专著为研究基础。例如,1990年9月出版的湖南省戏曲研究所编写的《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中李楚池撰写的“湘昆志”部分详细记载了湘昆的发展和艺术特征。2010年12月出版的唐湘音的专著《兰园旧梦——我的湘昆艺术生涯与情结》,既是唐湘音的个人回忆、感悟和思考,又记录了湘昆的艺术传承和发展历程,对于了解湘昆非常有帮助。2014年1月出版的李沥青的专著《湘昆往事》,主要介绍湘昆数百年间在湘南地区的兴衰历程、人物故事和绿满楼诗、词、曲、联。2016年12月,吴春福出版了专著《非遗保护与湘昆研究》。研究者深入湖南省昆剧团进行田野调查,围绕湖南昆曲的生成背景、发展历程、艺术特征、传人、传剧等展开研究,并就湖南昆曲的生态现状进行描述、反思,提出传承方略。2017年12月出版的由周秦和罗艳主编的《湘昆:复兴与传承——纪念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六十周年》,主要介绍了昆曲在湖湘地域传承的轨迹,如近代湘昆的流传、湖南昆曲的发现以及昆曲训练班的筹办、成立、招生、演出的情形等。

三是昆曲历史脉络的相关专著中,有湘昆的一些记载,如1990年5月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纂的《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2015年11月出版的吴新雷的专著《插图本昆曲史事编年》等。

表1-2是关于湘昆历史脉络的总结。

表1-2 湘昆历史脉络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表1-2(续)

从表1-2中我们看到湘昆历史脉络,湘昆进入湖南,经历了几百年的沉沉浮浮,在社会地位上有被官府打压覆灭的经历,也有备受尊敬引以为傲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湘昆的发展和传承受到政府关注与扶持。

湘昆在语言上与郴州官话融合,还吸收了湘南民歌小调和俚俗叫卖之声,即与湘南习俗和语言结合,同时与湖南地方戏曲祁剧、湘剧、武陵戏、荆河戏等相融相生,独具特色。

湘昆在传播形式上有所突破,除了现场表演外,还由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队录制视频播出,扩大了影响力。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湘昆的表演视频和相关报道得到迅速传播。

三、当下的湘昆

湘昆的音乐、舞蹈、表演、美工等及其所展现的语言和肢体形态魅力,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湘昆得到了国家的扶持、社会的关注,而且因为“遗产化”的保护性策略以及传统文化市场勃兴,促成了湘昆发展的较好局面。当下的湘昆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被正式更名为“湘昆”,再到湘昆剧团的更名,湘昆从一开始的仅是传承演绎传统曲目发展为结合新生活创作新曲目、成就新经典。20世纪80年代以来,湘昆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几代湘昆人薪火相传,持续发力,用心、用情、用力传承和维护好梨园中的这朵湖湘“兰花”。在此期间,湘昆三获国家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湘昆与其他传统剧种一样,从总体上已逐渐式微。因为传统戏曲毕竟与实现生活有较远的距离,逐渐淡出了当下人民群众普遍的文娱消费偏好,由此在传承与传播中难免遭遇重重困境。在传承方面,热衷于湘昆继承和发展的往往仅限于圈内人士或专业人士以及教学科研人员等,湘昆传承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这种群众基础也在慢慢萎缩。在传播方面,湘昆目前还仅限在自己的舞台上尽量展现“那一种风流”,远未走出舞台、走出梨园、走进日常、走进人们的心中。

(一)湘昆的传承传播困境

1.大众传播方式正在拓展,但进程缓慢

湘昆表演以舞台表演居多,属于少数人的“圈内文化”。湘昆的演变历史是复杂的,是多地域、多种戏曲的结合,最终扎根于湖南地区。湘昆的热爱者是那些一生都在为之付出的老艺术家。而认可和推崇这些老艺术家的群体,几乎都是与其年龄相仿的戏曲爱好者,这就使得湘昆属于少数人的“圈内文化”。上百年来,湘昆的表演曲目、表演程式都是亘古不变的。艺术家们对湘昆这一艺术的展现方式也是传统的唱、念、做、打、说,展现方式的单一就失去了在现代社会中的大批量的粉丝。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中,湘昆凭借现有的表演程式,很难快速发展大量的年轻粉丝。现在很多“潮牌”潮在更个性、更通俗,而湘昆却是不那么让人轻易琢磨透彻的表演艺术。

湘昆相关书籍品类单一、数量较少,大众传播的力度不够。有些想通过书籍来翻阅湘昆的有关知识的人会发现湘昆资料文献不够丰富。平面媒介是在大众中传播信息的首要之选,也是对于湘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手段。相关书籍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湘昆传播范围小、影响的人群单一。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当代人的责任,我们更要培养下一代的一种保护意识。因此,湘昆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播是很有必要的。创作少年儿童的相关湘昆读本是很有必要的。用能够吸引少年儿童的可爱卡通形象,融合时尚的设计元素,通过塑造更具现代感、更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艺术形象,博取少年儿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青睐和关注,从而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爱上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厚植文化自信都有很大的帮助。

湘昆文化网络化的艺术资源缺乏,达不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增强湘昆文化的大众性,利用数字化网络的优势加以传播,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第一,如今的数字化平台已经成熟到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大千世界。我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就可以走近文化遗产,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服装道具艺术等。我们不用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便可以目睹文化遗产的尊容且可以反复研究、探索。这样也使得文化遗产更容易接近大众,真正成为属于我们大众的文化遗产。第二,利用数字信息的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和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有利于让更多不同年龄的人来了解、探索我们的文化遗产,激发、培养年轻一代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也让更多的人有一种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和行动力。即便是在今天,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跟他们聊起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是定式的、刻板的甚至是迂腐的。很多人会产生一个想法,就是这些话题的关心者永远是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没有必要去关心和了解,甚至会觉得年轻人没有资格去做好这些相关的事情,他们的性格太浮躁,没有中老年人的沉稳,这些事情他们做不好。

2.演员老年化,缺之相对应的中、青、少明星队伍

当你踏进昆剧团的大门,不难发现为湘昆文化努力的人员平均年龄偏大。湘昆虽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但本身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如果得不到好的传承和保护,在当代社会中是很容易逐渐消亡,甚至无立足之地的。

随着最近两年戏曲文化的发展,喜欢上戏曲文化的人愈加增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逐渐增多。但是,理性地分析人员的年龄结构,却发现了不容乐观的状态,即参与人员年龄较大,缺乏年轻的队伍;参与人员平均文化水平较低。这些现状反映出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可能对于传统戏曲文化慢慢接受并喜爱,但仅停留在初步接触的状态。也许人们偶尔工作累了想散散心,就挤出一点时间看上一段经典的桥段。但是,真正有高度热情去了解并熟悉湘昆的专业人士是屈指可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戏台上的惟妙惟肖让人如痴如醉,但是戏台之下的功夫却不是一件易事。

如今社会,娱乐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年轻人对湘昆文化的喜欢,也让湘昆文化失去了年轻群体的支持。

3.依靠政府拨款,市场效益较低

现有的地方昆剧团的经费来源一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就给昆剧团的发展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难。国家现在对昆剧艺术的保护日益重视,“湘昆”作为昆曲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由于湘昆的昆剧团处于小城市,发展缓慢、经费不足,因此从艺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这就很难吸引年轻人才、留住年轻人才。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仅仅依赖政府的拨款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由此看来,湘昆市场化或传播媒介转化是湘昆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二)湘昆传承传播的困境突破

1.拓展大众传播方式

目前,湘昆的普及读物匮乏,介绍湘昆或与湘昆有关的书籍大多属于“圈内文化”,还不足以让普通人对湘昆产生足够的兴趣。湘昆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将其整理编撰成湖南昆曲通识书,即湘昆中英双语绘本,可以让更多普通大众认识湘昆、了解湘昆、喜欢湘昆,为湘昆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网络宣传数字化充分满足受众个性需求。数字媒体具有信息宣传的普遍性,因此运用到文化宣传工作中,不仅能够促使文化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还将促使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获得极大的满足。受众本身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喜好情况来实施文化信息的获取与选择,这样即便是在任何时间与空间下,都可以尽情获取相应信息,这是以往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让我们的设计作品的受众更广,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促使媒体宣传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形成当下主流发展的数字媒体形式。当前的数字媒体传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体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从而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原有发展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模式,如数字电视、广播等。二是当今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联合构建背景下的网络媒体类型,也被称为网络传媒,如腾讯、微博、微信、网易以及搜狐等多个网络传播平台。三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所构建的智能移动终端,其大多是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其中也包含了平板电脑等。目前主要还是以网络传播和手机移动终端为主流传媒形式,并且这种形式还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真正实现传播发展的目标。

网络传播直接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变得越来越快速,极大地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延伸出一系列有效的宣传方式,丰富了文化本身的内涵,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与昆曲艺术相关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让人们有目的性地查阅相关资料,并能随时随地关注到昆曲艺术的生活气息。如今的网络平台有很多种,昆曲艺术的网络宣传数字化手段可以非常丰富。

2.打造湘昆的明星效应

明星效应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不容小觑,大众的审美很大一部分依赖电视荧幕的明星效应。打造湘昆的明星效应也是让湘昆变得时尚、接近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打造好湘昆的明星效应,又如何使其区别于传统的明星代言呢?一般的代言建立在品牌需要被广泛传播并被认可的基础之上,而明星代言实现的功能便是达到时长最大的效益,让消费者来买单。湘昆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既然需要与现代社会接轨,那么被包装是必然的,可以邀请合适的、有影响力的明星,树立湘昆的品牌形象,提升社会价值,从而获得大众的认可与支持,让湘昆不再属于少数人的“圈内文化”,而是融入大众的生活之中,让更多的人喜欢湘昆。

增加湘昆的知名度,请明星代言,一般会让人把湘昆与明星联想在一起,增加社会话题,带动人流量。但是,现在各式各样的代言层出不穷,人们往往会因为过多的、繁杂的广告以及一些没有任何创意可言的介绍,产生视觉疲劳,厌弃“荧幕垃圾”,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打造湘昆的明星效应,不能跟风、不能随意,必须深入研究湘昆的关键词,把推广当成一次策划,在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选对合适的人,把湘昆带到大众中去,从而得到最佳的效果。

3.开发文创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如果想让湘昆自身产生价值,长期立足于现代社会,那么湘昆需要被开发,产生有价值的产品,才能拥有市场收入。

湘昆属于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卡通动画结合,题材新颖,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创作一套湘昆题材的儿童网络动画,是很有市场的。

与湘昆有关的儿童类书籍也很匮乏,开发出一套富有教育意义的湘昆儿童绘本,无论是市场收益,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都是极佳的选择。

文创产品的开发在现阶段可谓是市场的潜力股。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普及。大众对于手机的保护、装饰应接不暇。湘昆属于高雅的文化,设计出高雅并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手机壳很容易让人喜欢。把特色湘昆人物与生活中的各式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个性又不失优雅,可以让人真正喜欢上湘昆文化。

在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代替娱乐的方式日新月异,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互联网的快感之中,这就使得湘昆变成了少数人的视听享受。当前,湘昆需要拓展大众传播方式,同时改变演员老年化的现状,积极打造相对应的中、青、少年明星队伍。同时,湘昆需要利用明星效应,对湘昆进行宣传。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可以开发湘昆文创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提高湘昆的知名度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新时代湘昆传承传播新路——大数据背景下湘昆通识教育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也已经走上变革之路。中国地方戏曲类型——湘昆纳入通识教育的过程,是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接受和进行传统文化习得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绵延下去的一个途径。

1.湘昆纳入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湘昆的受众。在多学科和专业普及湘昆,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培养湘昆艺术的受众。这就像是绘画的欣赏,一些画展的观众数量之所以能远超一场喜剧演出的观众数量,除了环境和展出内容的限制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艺术概论这门基础课程。艺术概论的内容来自西方的艺术理论,很少涉及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湘昆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受众,教育是培养受众最有效的手段。

(2)扩大湘昆的影响面,尤其要重视昆曲艺术进大专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较好,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培养他们对昆曲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的浓厚兴趣,可以为昆曲争取更多的观众①。以2015年放映的昆曲电影《红楼梦》为例,该影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艺术大奖,可以说在制作水准上不输于一般的电影,然而电影一上映就遭遇了“滑铁卢”,几乎“零排片”,其票房与同时间段的《小时代》《栀子花开》等电影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昆曲的普及面太窄,即便是主创人员想到了以电影这种相对新的媒介形式来展示昆曲,但是并不能号召起票房,也就是并不能吸引受众去观看影片。也就是说,培养受众,是湘昆发展中必须要做的。

(3)综合视听语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类型丰富,有倾向于视觉展示的剪纸、年画,也有倾向于动态画面的皮影,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戏曲艺术,艺术表现中的思考可以改变我们的感受。不同艺术的视听都是一个解码的过程,这个解码的过程,可能是节奏和韵律以及视觉感知唤起的某一种经历,也可能是对某一种符号本身寓意的解读。但是,不管哪一种,在这个解码的过程中,受众都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加深对某种文化形式的认知。昆曲的唱词、服装以及肢体语言都有着复杂的意义,如果不对受众进行前期的知识体系输入,那么面对昆曲,受众就不能够理解这些综合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丧失了对昆曲的兴趣。如果受众在欣赏昆曲之前,置入相关知识体系,就能够获得从试听角度解读昆曲的钥匙,获得表征之后的寓意,进而理解到中国文化的美感。

2.湘昆纳入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共同构成高等教育。作为面向大学生的普遍教育,通识教育已成为高校传授人文知识、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①。中国目前关于艺术类的通识教育在中小学通过艺术类型的欣赏和实践参与来实现,参与实践类的多是和艺术审美有关的单一概念。单一概念便于操作和执行,如水墨画、手工艺品等,但是昆曲这种综合艺术形式也就只能停留在欣赏阶段。

把昆曲引入大学的通识教育,源自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曲学大师吴梅应聘去该校讲授词曲。苏州大学昆曲班对学生要求严格,除了要懂得吹、唱、演、导等舞台上的一套外,同时还要初具剧本写作、音乐编配、戏曲评论以及戏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②。1993年夏,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转型为面向普通学生的素质教育。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采用的是选修课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昆曲的腔格的同时,组织观摩昆曲演出,以实践证明了高等院校是进行昆曲活动的最佳场所③。

北京大学2010年将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引入课堂,开设经典昆曲欣赏课,被北京大学学生称为“史上最火爆的公选课”和“史上最奢侈的课”。近年来,昆曲通识教育已经在江苏省部分高校陆续展开,成为江苏省高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都先后设置了昆曲史、昆曲欣赏、昆曲清唱等选修课,在校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湖北大学从2015年10月15日起,为了让戏曲名家走进大学课堂,让高雅的艺术和大学生零距离接触,让对戏曲感兴趣的大学生得到艺术熏陶,邀请汉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彩萍、武汉市楚剧院副院长王文华、荆州花鼓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爱芳、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团长程丞等8位戏曲艺术家走进大学课堂,开展了湖北地方戏曲多个剧种的知识讲座,使学生对湖北地方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高校进行昆曲的艺术教育符合昆曲的发展特征,因为昆曲的兴盛时期便是来源于士大夫阶层的推崇。昆曲的曲词典雅、腔调细腻,需要静品细听。高校的学生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课余时间关注昆曲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具备一定知识体系和文学功底的人来说,接受昆曲更容易。同时,一些非专业的人士加入,扩展了昆曲的受众面,为昆曲培养了一批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观众,有助于昆曲的广泛传播和传承。

昆曲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同于昆曲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注重昆曲所属的戏剧艺术下的整个戏剧史以及昆曲的曲目研究,偏向于专业领域的学科内范畴。纳入通识教育体系的昆曲,其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不再受到单一的强调,同时昆曲具备的传承文化的功能得以凸显①。

湘昆涵盖内容丰富,囊括了文化领域中文学、服装道具、舞蹈、音乐等内容。湘昆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要使内容适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使不具备戏曲理论和实践素养的学生通过课程了解昆曲,热爱昆曲,甚至是为昆曲的发展做出贡献。

3.湘昆通识教育应侧重于地域文化特征

湘昆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丰富性,其丰富性要求除了有视觉语言外,还要有听觉语言以及对肢体语言的理解,这造成了其传播的难度。湘昆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保持了更多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差异化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动力,不管是旅游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地域化特征为核心的创意,都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很多国家都把地域文化凝结为一个符号系统并进行传播。就旅游产业来说,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体验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体会。城市品牌形象代表着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视觉语义,是传达城市精神的视觉体现。

城市是从历史中积累的产物,有些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能够成为文化名城的最为独特的文化优势”①。德国的比勒费尔德市城市形象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个因素,把施帕仁堡(Sparrenburg)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引导受众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湘昆作为地方的文化代表,完全可以符号化,这个符号化的过程需要将专业知识提炼并转化为更适合大众接受的内容。昆曲虽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本质还是一种娱乐形式,具有文化商品的属性②。发掘其文化商品的属性,对昆曲的传播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因为连带的效应,还可以使其周边的城市发展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既保护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获得商业利润滋养传统艺术。

目前,中国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大多起源于德国包豪斯的艺术基础和日本的课程构架。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不同的地区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或者民族不同,都会产生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例如,在山东潍坊,关于风筝艺术的实践和艺术代表最为集中,如果在当地的大学开展相关的艺术课程,那么风筝的艺术就不仅仅局限于手工艺这一行业,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基于这种文化符号,当地可以开展相关的文化产业。

艺术是表达艺术教育功能的最有效的手段,它使认知的所有机制得到开启和发挥③。如果在湘昆所在地域的高校开展湘昆教育,就能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文化环境的优势,培养出一批具备湘昆基本素养的人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工业化使一批传统艺术被磨损和消融,数字时代给了每一种传统艺术新的机遇,湘昆的普及有了优厚的科技依托条件。

4.在学科专业融合和特色发展中推广推进湘昆通识教育

通过不同途径开展对湘昆的研究,将有助于湘昆通识教育的推广推进。从高校的角度思考推进推广湘昆通识教育,可以尝试引入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参与湘昆的研究。目前,对湘昆的研究都是基于曲目、曲调等,属于湘昆内容上的研究,这些研究基于湘昆的表演实践,但是数字时代的研究多基于不同学科之间得到碰撞的联合。例如,现代数字艺术就完全融合了计算机编程语言、视觉设计技法、交互设计、脑认知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引起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业人才对湘昆的重视,才有可能使湘昆得到发展。将艺术教育与不同领域的研究联系起来,将更有效地指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①。

5.湘昆通识教育模式改进路径与方法

(1)湘昆的典型特征符号化。昆曲的视觉符号特征鲜明,重组这些符号特征可以适应昆曲的展示。重在视觉特征的艺术教育发展的动力,常常是主流文化需要保留或扩大象征性资本。2004年4月,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全球巡演之路,影响巨大,虽然专业的评论有批评《牡丹亭》过于注重视觉的美感,而忽略了昆曲本来应该有的面貌,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普通受众那里,昆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多的普通人通过这个剧目开始对昆曲产生兴趣。

虽然争论一直存在于昆曲的革新过程中,但是对于舞台展示之外的昆曲视觉展示,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给湘昆典型特征符号化指明了路线和途径。从戏曲之外重组视觉符号,可以用于湘昆的视觉传播,走出了昆曲《红楼梦》缺乏宣传的困境(见图1-2)。

图1-2 国内社交平台对昆曲电影青春版《牡丹亭》和《红楼梦》的评价

(2)建立数字平台进行基础知识传播。数字时代的典型特征是网络化和互动性,湘昆和所有类型的昆曲一样,属于阳春白雪,是用来欣赏和静观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与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是很难相适应的,如果想在昆曲和更多的受众之间建立关联,最有效的首段就是建立数字平台,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昆曲的宣传。

数字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湘昆教育的整合和统一。数字平台的传播便于每一个对湘昆感兴趣的普通受众获取相关信息。这样就实现了由点带面,从而扩大影响范围。图1-3和图1-4为笔者所在团队通过对湖南省昆剧团进行一年的考察,整理出的《湘昆曲目》《湘昆服装道具》《湘昆妆容》三本书。团队初步制作了《百戏之祖的湖湘演绎——走近湘昆》的微课视频,通过湖南微课网进行发布,参加第二届湖南微课大赛并荣获二等奖,后续将继续完善,制作成慕课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发布。现代教学技术类型丰富,数字平台能够进行湘昆的远程教育,同时通过交互内容的设计和布局,使湘昆成为被更多人更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

图1-3 《湘昆曲目》《湘昆服装道具》《湘昆妆容》

图1-4 《百戏之祖的湖湘演绎——走近湘昆》的微课视频

(3)湘昆通识教育模式具体实践。运用记忆、视觉和想象可以完成关于湘昆的“学术绘图”,以湘昆艺术的地域、类型和艺术特征为基础,引入绘画领域,解决了湘昆转向普通学科时在艺术教育中造成的问题。

湘昆的教育模式依托于艺术形式,但并不以传统的剧目为重点传授内容。核心内容有以下两点:

其一,湘昆的艺术发展历史和艺术特征。这些内容教授的最根本目的是为湘昆的广大受众建立信息体系,使其能够识别湘昆的符号特征;对湘昆艺术发展历史的学习,能够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角度,深刻领会湘昆的文化承载作用。如果把湘昆想要表达的信息,以一个思维模型作为载体,对信息受众按照思维模型区分,来模拟信息传递者的思维,那么信息将以无限接近100%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普通课堂讲授的知识基于教师的理解。网络建立的课堂形式整合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虽然会在重组的过程中加入了叙事,但是信息传达保持了最初的内涵,也就保留了湘昆的基础特色。这解决了湘昆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其二,湘昆主要视觉符号的数字化处理和应用。湘昆的基本特征由多方面组成,其中视觉体系是最容易被开发的部分,把湘昆的相关艺术内容模块化整理和分类,适应数字时代的特征,利用交互性的内容,吸引受众了解湘昆,把湘昆从校园的通识教育扩展到普通受众的通识教育。

湘昆的发展,需要政府工程、剧团院所工程、教育工程等部门协同,共同在传承与发展的平台上发挥作用①。教育工程能够解决湘昆基础知识普及的问题,借助数字平台,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以及现代视频剪辑软件,可以完成湘昆的视觉形象符号化以及曲目的传播,对于培养一批专业的湘昆艺术从业者和湘昆的受众,都有直接的意义。

① 湖南省戏曲研究所.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四)[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418.

① 雷玲.推广昆曲艺术,打造湘昆文化品牌 [J].湘南学院学报,2012(12): 12-16.

② 钱永平.遗产化境域中的昆曲保护研究 [J].文化遗产,2011(2): 26-35.

① 周作明.湘昆艺术传承发展调研报告——发掘湘昆60周年 [J].艺海,2017(3): 15-21.

① 宁业勤.教育评价实践研究 [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167.

② 周希正.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M].武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106.

③ 周建屏,王国平.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437.

① 柯凡.疏影幽兰:中国昆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205.

①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32.

② 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J].文化艺术研究,2011(1): 139-161.

③ UZUNBOYLU, ISLEK. Evaluation of Art Educ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 Analysis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36):370-380.

① SAHAN M. A General Evaluation of Art Education in Turkey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09(1):984-987.

① 金红.苏州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以昆曲、苏剧等项目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2(9):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