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学说话,再带团队:39招破解沟通难题
- (日)吉田幸弘
- 1814字
- 2021-09-26 16:23:09
前言
好领导总能说出对的话
明明对下属说过“你需要有更强的意识”,下属却迟迟没有改变。
明明告诉过下属“你只要为团队付出,自然会得到更好的评价”,下属还是只顾自己。
本来想给下属提建议,结果说着说着,却偏离了本意。
“不管讲多少次,下属依然故我。”
“我说东,下属却往西,真令人头疼。”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以为自己已经讲清楚了,可下属并没有听进去。”这种沟通上的问题每天都在发生。
我每年举办超过100场针对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培训、演讲,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服务对象覆盖大企业、商业机构乃至政府机构,参加者逾3万人。
在举办研修班或进行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亲眼看见不少管理者为“面对下属如何把话讲好”而感到苦恼。
语言既可以是武器,也可以是凶器。
恰当的话语能够提高下属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成长。
相反,管理者不恰当的发言会导致其与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遭到破坏,类似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
再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领导者的发言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有的领导者讲话条理分明,令人心服口服;有的领导者含糊其词,不知所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讲话”的重要性。
这些场景表明,只有会说话、能够打动人心的领导者,才能赢得下属的追随。
讲话水平的差距体现了领导者的实力之差,这么说也不为过。因此,领导者必须锤炼自身的语言。
不过,语言尽管重要,却不是讲了就足够了的。
即使同样的内容,也需要根据接受方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话语、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管理者看来,经常出现以下类似的“错位”:
“我明明是为下属好,下属却觉得我的话很刺耳。”
“我只是循例提醒一下,下属却觉得遭到了严厉批评。”
管理者在说话前,有必要从客观的视角模拟一下,看看自己的话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管理者也在为环境的变化而感到苦恼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人们对成果的追求也越来越求“短平快”。
过去,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就算在一段时间内没办法成为战斗力,企业从长远考虑,也不会过于苛责,这是当时的风气。但是,如今的企业已经失去了这种从容。
这是一个事事讲效率、讲结果的时代。这是一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
再者,对劳动方式改革的提倡,也要求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于是相应地,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不减反增。倘若管理者紧抓一线工作不放,不将工作授权给下属,不仅自己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
还有困扰管理者的“职权骚扰”问题。人们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对“某某骚扰”之类的说法有所耳闻。
过去认为对的行为,现在却行不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标准也越来越模糊。因此,管理者有必要更多为下属考虑。
在这样的环境下,管理者在对下属讲话时,用什么样的话语,才能让下属明白,并且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成了一个难之又难的问题。
管理者的一句话往往能成为下属成长的催化剂
我平日一直强调,只要管理者幸福,组织中的成员就会幸福。
管理者的工作很辛苦,责任也越来越大。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者担负着让整个组织运转的职责,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工作。
请务必用你的话语栽培下属,给下属、团队带来幸福。
比起锻炼商业技能,搭建运作机制架构,管理者的一句话往往更能给下属支持,带来勇气与干劲,成为一剂“催化剂”,推动下属成长。
优秀的管理者麾下必定有优秀的下属。
还有,本书的39个“管理者的烦恼”,是我从企业实际案例中精心挑选的。
第1章针对“做事缓慢”的下属,第2章针对“出错多”的下属,第3章针对“妨碍工作进度”的下属,各章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了改善的方式、方法。
这几章阐述的“做事缓慢”“出错多”“妨碍工作进度”,是让大多数管理者头疼的3个问题。可以说,只要这3个问题得到解决,管理者在管理下属过程中的苦恼几乎都能得到消除。
第4章、第5章介绍的是如何应对“令人提心吊胆”及“对休假有顾虑”的下属。这些问题都来自近年来我和管理者经常谈及的话题。
想了解大致内容的读者请先浏览目录。我在目录中将“管理者的烦恼”与“解决方法”一一对应,进行列举。
当你看到某些内容时,或许会产生“真的有这种事吗”“我们公司可不会出现这么低级的问题”之类的想法。不过,它们全是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保护这些企业,我对案例做了部分调整。
本书建议使用的话语,有助于管理者听取下属的心里话,从而给下属提供支持。这些都是我平时在教学中传授的话语。如果各位管理者能将这些话语当作武器,活学活用,我将感到十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