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海,怎么变成一个“问题”的?

“南海仲裁”的西方媒体造势

“我所听说的黄岩岛是人世间的一段传奇。人们传颂着这片神奇水域的故事,海阔天空,鱼跃鸟飞。鱼儿如此之多,大概够一个村子的人永世永代捕捞和享用。然而,4年前某一天,一切都变了。中国人开始占据了黄岩岛,并赶走了菲律宾人。我们决定去那里探访。”

这段戏剧化的煽动性描述并不是一个神话探险故事的开场白,而是美国驻华记者从南海向全世界发出的报道。当时美国军舰前脚刚离开南海,颇具“国际主义精神”的美国记者又不远万里来到菲律宾,租了一艘当地渔船,开始了自己的报道,配合着美舰的行动上演了一文一武的双簧戏码。

2016年7月11日,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前一天,一篇名为《我们的渔船被中国阻截》(Our Boat Was Intercepted by China)的独家重磅多媒体报道突然发布,该报道细致刻画了《纽约时报》记者乘坐菲律宾渔船勇闯黄岩岛的“不幸”遭遇,顷刻间在西方舆论界引起轰动。报道技术手段一流,用电影般的主观视角镜头(POV)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了南海局势的“剑拔弩张”,再配上实景录音、字幕和旁白讲述,如好莱坞电影一样精准地调动了不明就里的读者的感官和情绪。

记者在片中讲述道,“经过20个小时的平静的行驶,我们来到了离黄岩岛1英里附近的海域”,此时画面突然由夕阳西下的和谐海景切换成了一艘气势逼人的中国海监船,静止图片也变成了活动画面,记者紧张地描述道,“一艘巨大的中国舰船出现了,它上面配有水枪,离我们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我们强烈感受到大船造成的波浪对我们渔船的冲撞。中国舰船驱赶了我们1个小时,显然要让我们立刻离开。我们离开前,他们还拍照记录”。此时记者出示了一张中方执法人员用相机“瞄准”菲律宾渔船的照片。

没有被中国舰船撞击,但被“强烈的波浪涟漪”冲击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没有来自鱼雷、机关枪,甚至水枪的袭击,就把中国海监人员用相机对准记者的画面生生渲染成了武力威慑。

紧接着,故事落幕,评论登场。

“中国正在由一个经济强国变为一个军事强国。他们过去两年一直在南海填海造陆。中国人拿出古代的历史地图证明南海属于他们,但美国和菲律宾都不认同这种说法。美国和菲律宾的担忧是中国将切断每天往来南海的贸易航线。”最后,《纽约时报》记者提及了返程路上遇到的几名菲律宾渔民,“以前他们能捕到价值1000多美元的鱼,现在却只有几百美元,很多人说,每次去黄岩岛附近捕鱼,中国人都会骚扰他们。现在他们的收入都不够付水电费,也不够给自己的孩子们买玩具了”。整个报道的最后一帧“亮”了:画面中是一个面容饱经沧桑的菲律宾渔民,他的神情有些坚毅,眼光意味深长,看罢让人心生怜悯。故事至此,让人油然而生一股“正义感”,不禁为菲律宾有这样一个欺凌弱小的“霸道邻居”感到义愤,更为国际仲裁即将还菲律宾“清白”而满怀期待。一系列操纵情绪的描述方法果然奏效了。

在报道下面的留言中,名叫比尔·德拉曼(Bill Delamain)的美国网友说:“中国蹬鼻子上脸。中国想从世界贸易中获益,自己却不愿遵守任何承诺。如果你敲打他,他会用侮辱、欺压和威胁的手段对付你。”而另外一个网名是保罗(Paul)的读者说:“(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的裁决是国际法的胜利,是公平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它对中国的恐吓、威胁说不。”

稍有思辨精神的读者不禁要问:这名勇敢而正义的记者既然如此关注渔民的生计,为何不从海南岛租中国渔船出发,去中国声索但被菲律宾或越南控制的岛屿感受一下那里的情况?首先,中国渔民作业被骚扰、中国海监船遭遇水枪伺候的场景在过去几年时有发生;其次,美国把战略触角伸到中国家门口、在亚太驻军十万威慑,而中国在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南部没有一兵一卒,谁在搞霸权?最后,《纽约时报》记者在南海问题上的叙事和每天在台上念稿子的美国政府发言人有没有本质区别?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算得上是美媒在国家战略安全议题上为政府“高级背书”的杰作了。而正是这些报道帮助西方在“南海仲裁”前的国际舆论战中占得先机。“仲裁案”前后,中国所陷入的国际舆论环境之凶险为10年罕见。中国国家形象遭到西方政客、媒体和学界“组合拳”的轮番重击。“南海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仲裁就是一张废纸”“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中方表述被西方嘲讽为政治宣传。我们越义正词严,对方越不屑。一时间,西方舆论场上所谓十八般武艺轮番搬出,采访报道、数据引用、民生故事,也有权威的专家解读及政府表态,对中国的污化无所不用其极,如“蔑视国际法”“在南海扩张霸权”等。

美国官方、美国媒体、美国学界俨然组成了“美式外宣”组合拳,捍卫着美方立场,抹黑诋毁了中方立场。三者究竟如何巧妙互动?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观察到了三大特点。

美国媒体与美国政府立场一致度达90%

首先,我们根据报道所产生的一系列数字去看看西方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参照美国知名学者乔姆斯基1988年所著《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一书中的方法,我首先将中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观点进行归纳汇总。

美方主要立场包括以下6个:

(1)菲律宾胜诉,中国败诉。

(2)“南海仲裁”有国际法权威。

(3)中国在南海搞军事、经济扩张。

(4)九段线等中国南海主权声索无效。

(5)中国不接受仲裁因此不守国际法。

(6)中国声索面积过大,以大欺小。

中方主要立场包括以下6个:

(1)仲裁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精神,因此无效。

(2)中国按照《公约》第298条拒绝参加或承认仲裁。

(3)中国最早发现和管辖南海。

(4)《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史实须得到尊重。

(5)美国未在《公约》上签字。

(6)美国对中国的军事遏制。

我在谷歌新闻搜索里键入“South China Sea”(南海)这几个关键词,并选取了排名前三十的美国媒体报道(见图1-1)。这些报道集中在2016年7月11—13日这3天,而“南海仲裁”结果在7月12日公布。报道来源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大报,《赫芬顿邮报》和Quartz等网络媒体,专业新闻台福克斯电视台(FOX)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综合电视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时代》和《外交》杂志以及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智库旗下媒体。

图1-1 排名前三十的报道来自20家美国主要媒体

这里需要说明,本书一律使用谷歌新闻搜索作为新闻选取的工具。原因有三。首先,谷歌新闻搜索是全球访问量最大、新闻库存最多的新闻搜索之一。其次,根据谷歌官方声明以及谷歌团队跟本人的邮件二次确认[1],谷歌新闻和谷歌新闻库所显示的搜索内容是非个性化内容(unpersonalized search result),与每个人平时的浏览器历史记录、阅读习惯无关。最后,谷歌新闻搜索排名依据至少13项算法,包括新闻平均长度、报道广度、报道重要性、发行浏览量、新闻中独家采访实体的数量、新闻机构定期生产的新闻数量、机构的员工数量、机构的记者站点的数量、国际多样性、突发新闻评分、写作风格、读者使用模式、舆论意见[2]。对于要坚持提供非个性化新闻搜索结果,谷歌的解释是:“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和辩论需要每个人都能获取相同的信息。”(Having a productive conversation or debate requires everyone to have access to the same information.)[3]的确,谷歌也提供个性化搜索结果(personalized search result),但这些内容位于不同的浏览窗口,且明确标注有“为你推荐”(Recommended for You)、“我的最爱”(My Favorites)等字样。为再次验证谷歌新闻显示的是非个性化结果,我在没有自己浏览记录和不同IP地址的电脑上分别输入同样关键词,后来还将服务器地址设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显示结果一致。

回到美国媒体对“南海仲裁”的报道分析[4]。我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逐字阅读了所选的30篇文章,通过反复识别、归类后统计如下。

美国媒体同美国官方立场一致的表述包括:(1)“菲律宾胜诉,中国败诉”出现62次,如“对中国的全面指责”(sweeping rebuke of China)、“菲律宾大获全胜”(overwhelming victory for the Philippines);(2)“中国在南海军事、经济扩张”出现53次,如“扩张主义的冲动”(expansionist impulses)、“疯狂造岛攻势”(island building spree);(3)“九段线等中国南海声索无效”出现48次,如“含混不清的地图”(vaguely drawn map)、九段线无效(nine-dash line invalid);(4)“中国在南海以大欺小”出现35次,如“扩张主义的声索”(expansive claims)、“中国在经济上欺辱”(Chinese economic bullying);(5)“中国不遵守国际法”出现33次,如“国际法的法外分子”(International outlaw)和“蔑视仲裁”(in defiance of the ruling);(6)“南海仲裁拥有法律效力”出现27次,如“联合国法庭”(United Nations Tribunal,注:联合国后来专门发表声明称与此次仲裁无关)、国际司法系统(International justice system)。

美国媒体同中方立场一致的表述包括:(1)“仲裁法院无权裁决南海主权”出现8次,如“对主权没有管辖权”(no jurisdiction to decide any issues of sovereignty);(2)“中国最早发现并管辖南海”出现7次,如“自古以来就是中方领土”(have been Chinese territories since ancient times);(3)“美国对华军事围堵”出现7次,如“美国与菲律宾重塑盟友关系”(US rebuilding ties with the Philippines);(4)“美国未在《公约》上签字”(US has not ratified the UNCLOS) 出现5次;(5)“南海仲裁违背《公约》第298条精神”出现0次;(6)“《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二战’后罗斯福帮中国收复南海”出现0次。最终,所选的美国媒体同美国政府立场一致的表述共计258次,同中方观点一致的表述共计27次。两者比例接近10︰1(见图1-2和图1-3)。

图1-2 美国媒体有关南海的持不同立场报道的对比

图1-3 美国媒体有关南海的持不同立场报道的占比

引述欧美专家分析是中国专家的5倍以上

美国媒体早已将单纯的新闻主消息(news)和带有倾向和观点的评论(Op-Ed)分开。在新闻主消息中,编辑部和记者的立场预设往往通过精心选取的专家来实现。通过对这30篇报道引述专家的背景进行分析,我们又有很多发现。

30篇报道中采访欧美专家共48人次,采访中国专家共9人次,前者是后者的5倍以上(见图1-4),欧美专家观点大多与美国等西方政府趋同。这57名专家的信息及供职机构见表1-1。

图1-4 所选媒体引用中西专家数量对比

表1-1 30篇文章引用专家名单列表

续表

续表

注:个别专家被不同媒体多次引述。

四大军火商资助智库CSIS

令人惊叹的发现还在后面。这48人次西方专家中有14人次来自同一所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占比接近1/3(见图1-5)。这个智库大有来头。作为美国保守派智库的代表,CSIS的能量还远不止向媒体输送专家资源。早在2015年,CSIS获取了美国数字地球公司(Digital Globe)的授权后,独家发布了南海上空的侦察卫星拍摄到的南海诸岛施工图。图片清晰到可以看见每一栋楼房、每一片绿地和每一艘作业的船舶。这些图片展现了中国在2014—2015年在南海的活动。中国在自己的领土搞岛礁建设无可厚非,但在西方舆论的叙事里,南海属于“主权未定的争议海域”,这些侦察卫星图便成了所谓“中国军事扩张”的重磅实锤。图片发布后,西方民众一片哗然,美国主流媒体先后刊登转载,“中国军事威胁论”一时间铺天盖地。白宫和五角大楼也顺水推舟表态谴责。CSIS的这个喂料成了西方舆论攻击中国的重要撒手锏。

图1-5 欧美专家供职机构

CSIS为何如此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地制造“中国威胁论”?

在美国智库的盈利模式中,政府及企业捐款是重要来源。根据CSIS网站信息,美国政府、日本政府和中国台湾地区当局是CSIS的主要金主,而为CSIS捐款额度最高的十家美国企业中,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波音(Boeing)、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和诺斯洛普·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这四大美国军火商全部在列。而美军使用这四大军火商生产的舰艇和战机在南海及亚太地区频频活动,比如:

2017年1月部署到西太平洋威慑南海的“亚力山卓”号攻击型核潜艇由通用动力公司制造;

2017年7月飞越南海上空的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和F-15战斗机由波音公司生产;

2016年决定部署在韩国但雷达探测半径已触及中国军事机密设施的“萨德”反导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

而格鲁门公司研制的航母和网络战时代的高精尖技术也是美军常用来对付中国的利器……

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浮出水面:先是CSIS等保守智库发布直插南海腹地的侦察卫星图,并喂料给媒体;媒体大肆报道并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不守国际规则论”,引发舆情;白宫和五角大楼顺势强硬表态,并加强南海的“自由航行”和军事部署,军工企业拿到一个个大单后,再回过头来游说国会、资助智库,煽动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周而复始。

在“南海仲裁案”前后,美国的政府话语、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多管齐下,虽然响度、音调、音色各有不同,但在西方舆论场里互相放大,余音缭绕。美国话语塑造“南海仲裁”舆论的这套猛烈组合拳,值得我们认真剖析和思考。

最后我想说,中国在南海对外传播上的确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论我们如何做、如何说,西方主流舆论场对中国表述有一堵天然的“隔音墙”,将大部分“异端”声音拒之门外。而这堵墙里面却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回音室”(echo chamber),各种版本和叙事体裁的“中国威胁论”在里面交相呼应。这个“回音室”深藏不露却又无处不在。毕竟,验证一个原本就相信的观点比接受一个相反的观点要容易得多。很多西方传播学者认为,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回音室”效应愈发显著。谷歌等搜索引擎、脸书等社交媒体、声破天(Spotify)等音乐软件都不断完善着“个性化算法”技术(personalization algorithm),根据用户收听收看习惯推送个性化内容。而当人们取消关注某人或点击“不喜欢”键后,一些人或事就被慢慢“过滤出”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只愿去获取能印证自己观点的信息。偶尔穿透“隔音墙”的声音比如“美国曾借军舰帮中国收复南沙群岛”,会显得如此异类,很快成为群起攻之的靶子。当“隔音墙”内有人支持这些不同观点,很快就会被扣上“熊猫马屁精”(panda hugger)、“中国同情者”(China sympathizer)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