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楼 古塔 古桥

山巅筑有客家情——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南方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福建土楼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列如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其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富有审美需求。

五凤楼的传说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永定县城东门外的“墩上村”出了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余四娘。她自幼父母双亡,和一个弟弟相依为命。在她16岁时,被选入宫。聪慧美丽的余四娘一进宫便博得皇帝的欢心,不久便被册封为贵妃娘娘。但她思念胞弟经常双眉紧锁,眼露忧伤,皇上得知后,马上降旨让国舅进京。谁知国舅并不贪恋京城,却喜欢上了皇宫五凤楼的造型。皇帝允许国舅在家乡盖一座五凤楼。余娘娘趁机请求皇帝让其乡邻分沾殊荣,仿建五凤楼。皇上满口答应。从此以后,在永定城乡一座座五凤楼拔地而起,蔚为奇观。

时至今日永定境内仍然还有30多座五凤楼保存完好。

土楼的材质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般的土墙,再经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异常坚固,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仍然有余震,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土楼的特点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特殊功能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因此具备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的特色。福建土楼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格局恢宏,令人肃然起敬。土楼和客家的民俗是分不开的,客家人世代相传,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是土楼文化的生命特质;可以说,土楼的特点,是和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民俗为一体的。

土楼的意义

土楼是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筑,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被誉为独一无二的山区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也是客家文化的典型形象。土楼群是一个奇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的智慧,同时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

延伸阅读

姑嫂争夸承启楼

据说一家土楼主人儿子结婚,邀请乡邻。一张酒席上的两个年轻女子互相斗嘴,一个说“我住的楼非常大。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一个房间住一晚,够你住上一整年,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大吧?”另一个女子不甘示弱,也笑着说:“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更大呢,你听‘又像蘑菇又像城,楼里住哩六百人;楼东日出楼西雨,三年不识全楼人’,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更大吧!”全桌的人都侧耳倾听,不一会儿互报楼名,全桌大笑。原来她们住同一栋楼而且论起关系,还是姑嫂,可见楼之大。

如椽巨笔传名楼——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最早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被封为滕王的李元婴所建而得名,后来初唐诗人王勃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而使其暴得大名。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奇绝。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沿革

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20多年后,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在竣工后的宴会上,王勃写下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

后来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1926年,滕王阁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曾主张修复,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四年后建成。

建筑风格与格局

滕王阁主楼的色彩,绚烂而华丽。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斗拱用“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也按此色调绘制,底色用奶黄色。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栀子花图案。椽子、望板均为大红色,柱子为朱红色,门窗为红木家具色。室外栏杆为古铜色。

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正西为“下临无地”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书写的“西江第一楼”金匾。此厅陈放了一座滕王阁铜制模型,又叫“阁中阁”。

第二层为暗层,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高2.55米,长20多米,画面上生动地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历代名人。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廊檐下有四幅巨型匾额,东为“江山入座”,西为“水天空霁”,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第四层到第六层,由于一个时代的博物馆,主要陈设着历代和滕王阁相关的历史人物的组图和遗迹,以及凸显各个时代风貌的图绘。

文化影响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延伸阅读

王勃与滕王阁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却不料王勃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居然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开始阎都督很不高兴,当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后,四座皆惊。阎都督听后不由得称其为天才之笔,至此,阎都督和众位官员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此次盛宴,也成为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极目楚天第一景——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的熔铸,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形成了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独立黄鹤楼上,神游八极,思接千载,看江上舟辑如织,别有一番感慨。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的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文化内涵厚重,气势廓大,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黄鹤楼传说

传说,有一位姓辛的男子,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听到此事的客人都争相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墙上画的鹤也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和仙鹤,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后称“黄鹤楼”。

黄鹤楼的历史

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传说是为了军事目而修建的,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观赏楼。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田,仅明、清两代黄鹤楼分别七建七毁。公元1884年,清代建的最后一座楼阁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新中国建立后,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真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此楼。

文化影响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曾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声名更盛。

延伸阅读

“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它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它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这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

千年古都浮屠影——大雁塔

大雁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由唐代高僧玄奘主持修建,是古城西安的象征。1961年,大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修建历史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塔身五层。武则天执政时期进行了重建,改为七层青砖塔。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被焚毁,只有大雁塔保留了下来。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公元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大雁塔的结构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塔刹高4.87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大雁塔的艺术价值

大雁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

大雁塔的文化影响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让登塔的人们有彻悟之感。

延伸阅读

高僧玄奘的故事

玄奘,河南偃师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玄奘于公元628年自长安西行,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得到戒贤法师的精心指导,公元645年回国,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仪式。玄奘带回佛经657部,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共计1335卷,在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中译书最多,译文最精。玄奘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唐代以来,他不畏艰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广为流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

无边风月留丹青——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极具气势。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曾写下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

建造历史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修楼传说

相传唐开元四年张说贬到岳州后,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李木匠,手艺高强,擅长建造楼阁,被张说相中。张说限李木匠在一个月内设计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的楼阁图纸。谁知李木工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于是就再限他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楼阁图纸。

正当这位年轻木工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取出了里面带有编号的微型木制构件,问他是否喜欢,年轻木工敏锐的意识到这对自己有帮助,赶紧向老人道谢。老人告诉了他自己住的客栈名,如果有问题再来找他。木工道谢后,回去开始按照编号组装,他摆了又撤,撤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他异常惊喜,认为是祖师爷显灵,赶去客栈拜访老人。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3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不见了。修筑楼阁的人们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果然气势恢宏,气象万千。

建筑特色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从远处望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全楼无一砖石,全用木料构成。飞檐、楼顶均盖黄色琉璃筒瓦,飞檐尖端饰以龙凤,昂首翘尾似欲腾飞。其三楼楼顶外貌酷似古代将军头盔,俗称盔顶,为岳阳楼独创。

文化价值

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宋代滕子京担任巴陵郡守,重新岳阳楼。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因此命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另外写了个一封信,一起寄给大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全文369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堪称绝笔。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千古名言。自此岳阳楼名扬中外。

延伸阅读

凤斗龙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一举成名,广为流传。据说到了清朝,慈禧当权,岳阳当地的官吏为了迎合慈禧太后,在重修岳阳楼之时,特在岳阳楼旁建了一座亭子,将传统建筑中椽角装饰龙虎的习惯打破,装饰上凤凰,传为天下奇谈。

四面云山拱一柱——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设计科学严谨、构造完美,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由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应县木塔全称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整体宏伟、结构精巧,外形稳重庄严,是建筑艺术与使用功能高度统一的典范。它那巍峨擎天的身躯、严谨精巧的结构、交错默契的斗拱,均令人赞叹叫绝。这些特点,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们的聪明才智,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建筑工程方面的伟大成就。

三颗灵珠的故事

传说,应县木塔的雄伟壮观吸引着天下游人,连玉皇大帝都被惊动了。为了保护这座惊世建筑,使木塔与岁月共存,玉皇大帝派火龙神送来了通火珠,又派龙王爷送来了逼水珠。送宝珠的神仙看见善男信女每天清扫木塔很辛苦,便报告了玉皇大帝,于是应县木塔又有了逼尘珠。有一年七月,南山的小石峪、大石峪等九个峪口的洪水都向木塔四周汇集,汹涌的波涛直向木塔冲来。可是到了木塔跟前,突然波平浪静。水面逐渐形成锅底状,积聚的洪水绕过木塔,缓缓向四面八方流去。人们都说:“逼水珠可真灵啊。”这三颗宝珠分别安放在释迦牟尼佛像最高贵的部位,从此,塔内一片珠光宝气。巍巍木塔可以自行防水、防火、防尘。

应县木塔的建筑风格

应县木塔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实际结构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木塔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线条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力度。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应县木塔的构件处理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岿然不动。

和木塔相关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百姓都要身着新装,全家老少一起相伴到木塔前烧香拜佛,并登上木塔的最高层,表示节节高升。如今,木塔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人们虽然不能再登塔眺望,但仍然到塔前烧香祈祷,场面十分隆重。从某种程度上讲,应县木塔已经成为山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延伸阅读

木塔夜间放光的传说

传说,应县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古代有过,近代也有过。可是塔内一没灯、二没火;木塔周围,也是一片漆黑,既没有灯光的照映,也没有火光的反射,怎么会有放光现象呢?

有人说,木塔夜间放光总是在修理木塔之后。据说,明代和清代时期塔内放光,就是木塔大修理之后的现象。清代中期,还因为塔内放光而挂了匾,名曰:慈光远照;清代晚期,也因为塔内放光挂了匾,名曰:奎光普照。近年间,有的人在夜间看到塔内放光,也许是由于经常修理木塔的缘故吧。

又有人说,清代晚期,慧能大师在塔内佛前念经。三天后佛祖托梦给他,说应州人信佛虔诚,应该给人们好的报应,同时在报应之前要让人们有所觉察,便在塔内放了一颗夜明珠。所以每当木塔修理完毕,宝塔就会放光。

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坐落在宁波月湖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早在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阮元就说过:“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惟此岿然独存。”它的创建人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

范氏和天一阁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27岁考中进士,曾担任工部员外郎、随州、袁州知府以及其他地方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平生酷爱读书,每到一地必搜罗书籍,进行辑录,成为一代大藏书家。

嘉靖三十九年,范钦因得罪权奸严嵩之流,辞官归里。为了保护藏书,遂造天一阁。阁主楼为二层硬山顶建筑,底层进深各6间,二层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结构成“天一地六”之势。阁前凿“天一”池,作蓄水防火之用。

范钦和他的后人为了保护好藏书,还制订了许多具体而严格的禁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处,永行摈逐,不得与祭;……不能参加祭祀祖宗天地的大典,在封建时代被视为奇耻大辱。由这些条文严格的规定可以看出、范氏对藏书的态度范氏族中还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

天一阁和《四库全书》

直到清乾隆年间,清廷下诏各地藏书家进贡珍本善本,用以编纂《四库全书》时,天一阁才再次向世人展示它的深邃博大。范钦八世孙范懋柱,代表天一阁进呈638种珍贵的古籍,为全国之最,后被收入在《四库全书》中的有96种,列入存目的377种。乾隆皇帝特颁旨赐给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计一万卷,后又赐给《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金川图》各一套。《平回图》16幅作者为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每幅图上都有乾隆题诗,并钤有御印,其价值不可估量。

清政府纂修完成《四库全书》这部巨大的典籍后,乾隆帝特别下诏修建了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宗、文汇、文澜等七座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的建筑风格、尺寸,书架排列等方面,均参照天一阁格局营造,起名也不离一个“水”字。从此,天一阁在海内外更是名声遐尔。

现代天一阁

目前天一阁藏书达30余万卷之多,其中善本书超过8万卷,除陆续收回散失在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外,宁波许多藏书家又纷纷捐赠,其中就有万斯同的《明史稿》,明万历刻本阮大铖的《和萧集》,明嘉靖版的《山东通志》,均是国宝一级的珍本,为天一阁增添了新的光彩。

延伸阅读

天一阁历史上第一个冲破禁规而登楼的外姓人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羲是第一个进入天一阁的外姓人。1668年,他应宁波学者万泰、陈同亮等人的邀请赴宁波讲学。黄氏好读书,每到一地必访藏书楼,虽然知道天一阁从未允外姓人登楼,但他还是向主人提出了这一要求。所幸黄宗羲道德文章、学识和气节,早已名重于世,范氏各房对黄都十分尊重,决定破例为这位大学者打开天一阁之门。在此后的一二百年中,能够步黄氏后尘进入天一阁的著名学者,亦不过万斯同、徐乾学、全祖望、钱大昕、阮元、薛福成、缪荃孙等屈指可数的十余人而已。

美与力的结晶——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这座塔的建筑涉及地质、几何、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所用的建筑材料系小青砖、糯米汁,粘结牢固。嵩岳寺塔以它独有的造型成为中国古建史上的绝唱,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西北4公里的嵩山太室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为单层密檐式砖塔,是此类塔的鼻祖。

修塔历史

嵩岳寺初名闲居寺,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原来是北魏宣武帝和孝明帝的离宫,后因北魏推崇佛教,遂改宫为寺,孝明帝曾亲自在此讲授佛经。当时寺院规模十分宏大,文献记载说“广大佛寺,禅极国材,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逾一千间”。隋唐时期,寺院更该为今名,屡经扩建,各种建筑一应俱备,楼宇交辉,亭阁毗连,极其豪华。武则天经常居住于此,一度把它改为行宫。至今,该塔历经1450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

塔组成部分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外观为十二边形(全国古塔中仅有的一个孤例),系糯米汁拌黄土泥作浆,青砖垒砌而成。基台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塔身之上,是十五层迭涩檐,檐间砌矮壁,远远望去,两层间好像一个半圆的柔弧,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型,这种抛物线外廊造型的开创,对以后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对唐塔影响尤为突出。密檐之上,即塔刹,自上而下有宝珠、七重相轮、宝装莲花式覆钵等组成。全塔外壁都敷以白灰皮,从塔檐间矮壁上的彩画可知,原来在各层门额内外,均绘有朱红、石绿、赭黄、赤红等彩色图案,形如卷云,由此可知此塔初建时的富丽堂皇。

建筑风格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通高41米,周长33.72米,塔底呈平面等边十二边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边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当时也是少见的。塔檐之间每面都有小窗一个,在龛门旁可隐出直棂小窗,有的用来通风采光,有的仅为装饰。塔顶的塔刹上有七重相轮的刹身与巨型宝珠的刹顶,一直为后来的密檐塔所效仿。进入塔内,就会发现,塔是个空筒,从底直通塔顶,数数共有八层。最下层为十二角形,与外表一致,但自这层以上就改为八角形。最后,整个塔的外形,呈现圆润的抛物线形,不但有巍峨挺拔之雄,更具委婉柔和之秀,这种设计艺术,也堪称“古塔一绝”。

密檐式风格

密檐式风格的塔是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说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多是砖石结构。

砖造楼阁式塔是完全用砖依照木结构的形式在塔的外表做出每一层的出檐、梁、柱、墙体与门窗,在塔内也用砖造出楼梯可以登上各层。后来这种砖塔在外形上逐渐起了变化,就是把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而将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呈密叠状,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砖塔。

著名的密檐宝塔有小雁塔、千寻塔、天宁寺塔、嵩岳寺塔。其中,嵩岳寺塔为这类佛塔中建筑最早的,但是十二边形的风格却是国内孤例。

延伸阅读

锁塔烧蟒

相传很久以前,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为人很勤劳,专管清扫塔房,后来他发现自己的两只脚会慢慢地离开地面。小和尚心里想,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会得到西天古佛的超度,自己凌空飞起,是佛祖对自己的恩典。但是想到自己一走就剩下师傅一人在此,心里就难免有些惆怅。所以,有一天小和尚对他的师父说出实情,老和尚感到非常惊疑,决定一看究竟。第二天老和尚在外面偷看,发现一条巨大的黑蟒把小和尚吸了起来。老和尚大喝一声黑蟒缩回了头,小和尚落在地上。老和尚急忙把塔门销上,使用柴禾烧死了蟒,也烧掉了塔内的物品和塔梯,从此嵩岳寺塔成了空塔。

凤凰展翅的“印象”——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是雨林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傣族浓郁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傣族的文化历史与民族情怀,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骄傲。傣族竹楼在中国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

傣族民居俗称竹楼。它是古代民族发明干栏式建筑时,因建筑材料取之于竹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干栏式建筑在华夏大地上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然而,这种建筑却在中原大地上突然消失。不过,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等民族至今仍然居住在干栏式的竹楼里。

竹楼是我国典型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俗称高脚房屋,又称“干栏”、“干阑”、“高栏”、“阁阑”、“栅居”等,其特征是房屋离开地面,用石柱、木柱、竹柱支撑着,房的屋脊长于屋檐,正脊两端向上翘起,具有防潮、通气等优点。我国傣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高山族、布朗族、苗族、瑶族、哈尼族、基诺族至今仍然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

傣语称竹楼为“很”。它是由傣语“哄哼”演变而来。“哄哼”汉语意为“凤凰展翅”,竹楼即“凤凰展翅楼”。

竹楼传说

据说,竹楼是傣族先贤帕雅桑目蒂所创。远古时候,傣族的祖先靠采摘树叶果实和猎狩为生,居住在大树上搭建的棚子里。傣语称为“怂”,汉语意为“树上的房子”。帕雅桑目蒂看到树叶能遮挡风雨,便在森林空地上用树的枝叶建盖出“树叶房”。后来,他受狗在雨中坐立姿势的启发,建造了傣语称为“杜玛先”的窝棚(汉语意为狗头窝棚)。然而,帕雅桑目蒂对自己发明的这些房屋都不满意,但又想不出更好的住房样式。当他冥思苦想之际,受感动的天王帕雅英变成了一只凤凰,冒雨飞到帕雅桑目蒂面前,展开双翅,低头藏尾,暗示住房要盖成人字形的屋脊,有四个坡面,高脚木柱支撑。帕雅桑目蒂受到启发,立即动手构建。不久,凤凰展翅的干栏式傣家竹楼诞生了。

竹楼与傣族民俗

傣族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成的,竹楼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含义。走进竹楼就好象走进傣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傣家的主人会一一告诉你它的含义。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

传统上的傣家人等级、辈份非常严格,这一点也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比如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无人字架,显得异常宽敞明亮,竹楼的木梯也有规定,一般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一般较差一些,首先高度要低于长辈的竹楼,其次木梯也只能在7级以下,室内的结构也显得简单许多。不过,随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变,部分傣族竹楼更加轩敞明亮。

延伸阅读

竹楼里的中柱

传说帕雅桑目蒂有一次盖竹楼时,砍了一棵龙登天的大树做柱子。于是这条恶龙顺着柱子爬进竹楼,杀害帕雅桑目蒂,霸占了他的妻子。一天,有位商人借宿时,发现恶龙仍在竹楼作恶,便砍来一截芭蕉树,消灭了恶龙。今天傣族建造竹楼时,要用芭蕉树捆在柱子上,火塘下垫芭蕉叶,以驱赶恶魔。在傣家习俗中,中柱不能拴牲畜,人不能靠,只有当老人过世时,才能靠这两棵中柱,按男左女右的习俗洗礼。

矗立在田野的梦——开平碉楼

碉楼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杰出代表,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生动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碉楼散落在开平的村落田间,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有1833座。这一座座碉楼,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堪比斜塔的边筹筑楼

边筹筑楼位于开平市蚬冈镇春一村,是开平市众多独具特色的碉楼中的一座。一走进蚬冈镇春一村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向东南方向倾斜的碉楼,距离越近发现该楼越倾斜,走到楼边简直有楼要崩塌的感觉,观者叹为观止,仿佛看到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据当地史料记载,清朝末期,春—村一带因地处开平县蚬冈镇和台山县三八镇交界处,盗贼猖獗,经常成群结队在附近四处掠夺。为防止盗贼抢劫,春一村的村民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自筹资金,在村旁建筑南北中三座品字形的碉楼以防盗贼。其中,南楼5层,中楼6层,北楼7层。在建筑南楼和中楼时较顺利,很快就建好了,但在建筑北楼时,却遇到资金不足和地基松软的问题。

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担任施工负责人的黄福兰只好慢慢等待村民边筹资金边施工,致使工程时断时续,建了两年多才建好该楼。为纪念这段艰难历程,碉楼建成后,村民将此楼命名为边筹筑楼。

由于边筹筑楼建设时东南有小水沟,地基出现松软问题,黄福兰将整座碉楼的基础挖深到3米,用大石和混凝土加固地基。然而,在建筑到第3层楼时,整座楼还是向东南方向倾斜了10厘米,这使黄福兰焦急万分,于是他叫人在楼基东南水沟边又打桩又填大石进行补救。可是,此时已无济于事,碉楼还是继续倾斜。在碉楼建筑到5层时,已倾斜了20多厘米。为了掩饰,黄福兰想了个绝妙办法,碉楼顶部按中世纪欧洲平台式风格建筑,在平台四周加建一条台裙,以掩人耳目,使村民一时无法觉察。但随着地基不断下沉,碉楼向东南方向越来越倾斜,竣工不久后住在该楼的更夫要用两块砖头将床铺的东南角垫高才能睡下。

到目前为止,该碉楼的中心线向东南偏离2米多远,倾斜角度达15度。有人测算过,这座碉楼的倾斜程度超过了扶“正”后的比萨斜塔,而“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开平碉楼的特点

开平碉楼融合中西建筑艺术,是多层塔楼式单体建筑,占地面积不大,追求高度,有做为家族住所的居楼、村民集资共建以备应急的众楼和主要用于放哨的更楼。早期建筑材料多为三合土、砖石和木料,后来加入钢筋、水泥、铁板等造价昂贵的进口材料。楼顶有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各种建筑形式、风格。一般来说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设有嘹望台,配备火炮、枪械、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其建筑风格拥有多种欧式建筑的风姿。

延伸阅读

开平的中山楼

“中山楼”是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珩先生于1912年兴建,为纪念孙中山而取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一度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中共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中山楼”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因此,这个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诗意的飞越——吊脚楼

吊脚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式建筑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的历史

封建时代对土家族实行遏制政策,土家人被驱赶到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明清时期土司严禁普通百姓在吊脚楼上加盖瓦片或者土石,只允许使用茅草或者杉树皮,俗称“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允许盖瓦。普通的吊脚楼三间,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左右两间为生活场所。

根据造型,吊脚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吊脚楼的传说

相传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迁居鄂西,当地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设置火堆,埋设爆竹,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仍然常常遭受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族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空中住房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吊脚楼。

吊脚楼的特点

吊脚楼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还可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宇宙空间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包含在人们的生活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延伸阅读

土家人这样建造吊脚楼

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在,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等。

佛陀的足印——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这座独具一格的古塔,表现了傣族人民在建筑技术上的成就,同时,由于飞龙白塔具有缅甸佛塔的风格,还体现了中外建筑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有较高历史价值,已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佛塔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曼飞龙塔。它是西双版纳最著名的佛塔群,又称“金刚宝座塔”。傣语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是大头笋塔之意。还有人因其洁白,唤作“白塔”。

曼飞龙塔的传说

据傣文经典记载,曼飞龙塔始建于傣历565年(1204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由三个印度僧人设计,又由勐龙头人和高僧祜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在曼飞龙塔的一个佛龛下,有一块岩石,上面有一个人脚印状的痕迹。人们说那是佛祖释迦牟尼留下的脚迹。当地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来到大勐龙那一年,孔雀飞满了坝子,当时正在筹建这组群塔,但却不知建在哪里好,释迦牟尼知道后,就用他的左脚在大青石上一踩,那里就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人们就在他的脚印边建了这组塔。

曼飞龙群塔的结构

曼飞龙群塔属砖石结构,整座塔由塔座、坛台、钟座、覆钵、莲花、蕉苞、宝伞、风标8个部分组成,塔基为圆形的须弥座,周长42.6米,在塔基上面建有由大小9座塔组成的塔群。主塔的基座直径3.9米,高12.9米,围绕主塔的8座小塔高9.1米,为多层圆形盒状体叠压而成的塔身,层与层之间有环形仰莲浮雕。塔刹是喇叭形的莲瓣立雕。每座小塔的塔座都有一个屋脊外延的佛龛,里面安放着一尊佛像,内壁则排列着整齐的佛像浮雕。佛龛正脊和垂脊上均饰有龙、凤、孔雀等陶塑,佛龛券门沿面有花草、卷云纹饰。佛龛上的雕饰,都刷着鲜艳的朱红颜色,连同那闪闪发光的塔刹,白色的塔身,构成了一幅绚烂的图画。刹杆上装置着上下串连的华盖和风铎,微风拂来,叮铛作响,悠远肃穆。从曼飞龙塔的形式看,似与泰国北部13世纪的马哈达特塔相近,但从细部结构看,以莲花座托上的舍利塔为主,又具中国内地佛塔特点。

悠久宗教建筑

曼龙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八百多年以来,不但在国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敬献上自己心爱的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龙飞塔具景洪县城约60公里,和云南各处有便捷的公路相通,因此每年宗教节庆,都有大批佛教信徒前往,加强了各地人们的交流。

延伸阅读

曼飞龙塔的由来

据西双版纳民间传说,这座曼飞龙塔是按佛祖释迦牟尼的旨意修建。据说释迦牟尼到此讲经传教时,该寨名为曼桂。佛祖正在苦口婆心地讲经之时,西双版纳曼桂人不知何故而奔跑回村,并呼之“尾龙”(意为快下)。佛祖十分生气,便指责曼桂为“曼尾龙”,意为迅速下逃之寨。后来,人们自行把“尾”字改为“飞”字,使西双版纳寨名成为如今的曼飞龙。事后,西双版纳当地人信佛建塔,当人们为选塔址而争执不休时,佛祖便在山上留下一个足迹,示意人们在山顶修建佛塔。

中国名塔中的伊斯兰风——苏公塔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维吾尔族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的木纳村,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纪念塔。额敏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该塔,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苏公塔的建筑风格

苏公塔是灰砖结构,为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不拉欣所建,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粗实实的一个圆形柱。圆柱蜿蜒向上,同样使用方砖砌起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凭阶拾级而上,可一直登临塔顶。塔身内部十分幽暗,隔相当距离才洞开一点小孔,透射进来一点点光线,简直难以看清脚下的虚实,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

修塔的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师们,通过塔体显示了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艺术传统。高达40米的砖塔,自底到顶,一色灰黄,为了打破平淡的土砖本身的沉闷、单调,维吾尔匠师们在别具匠心的砌叠中,用一块块土砖砌成了10多种风格的几何图案:波浪、菱格、团花——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立身塔下,抬头仰视,就如置身一幅复杂而变幻的装饰画前,堪称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纪塔碑

巍峨的苏公塔塔门入口处,有两通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文,一为汉文。分别记载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修建砖塔的目的。碑文明确的说,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表达对清朝皇帝的忠诚。

苏公塔内部构造

苏公塔内部,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砖砌出72级螺旋式阶梯作为中心柱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级梯登上塔顶,这是木材奇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别出心裁的创举。

苏公塔清真寺

苏公塔下有一个清真寺,是一个仍然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宽敞宏大。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有可容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他们都是用阴干的生土坯建筑起来的。以阴干生土坯砌墙盖顶,建屋造房,这在干燥少雨的吐鲁番地区是十分普通而且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方法。

延伸阅读

民族英雄额敏和卓

额敏和卓,新疆吐鲁番的维吾尔贵族,世居住在鲁克沁,原来臣属于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投归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被封为郡王。

中国最古老的联拱石桥——卢沟桥

历史上卢沟桥是北京通往南部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以“卢沟晓月”而知名,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是北京地区现存最长、最古老的一座联拱石桥。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沟桥也称作“芦沟桥”,横跨在北京的永定河上,因永定河原名卢沟河,故而得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精致细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卢沟桥上的石狮

卢沟桥有桥墩十座,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用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石狮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民间传说数之不尽。曾有前人试图搞清楚,但因为有些狮子隐藏的较为隐秘,居然不能完全数明白。1962年相关机构进行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由此结束了数不清的“神话”。但是,在1979年的又一次清点中,又发现了17个。也就是说上一次的清点是错误的。至于此后是否还会有新发现,倒也难说。

桥栏上的狮子,艺术价值极高。罗哲文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说“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可以说道尽了石狮的形态。

造型艺术

卢沟桥为联拱墩式结构,规模宏伟,结构精巧,工艺高超,造型秀美自然。全长266.5米,宽7.5米,桥身下有11孔涵洞,桥墩呈船型。并铸有银锭锁,三角柱起牢固和分水作用。整座桥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桥身用坚固的花岗岩建造,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对石化表,两侧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汉白玉石碑亭,亭柱上雕刻着精美的盘龙纹饰。

卢沟桥的历史

卢沟桥自金代建成后,长期担负着交通重任,曾多次重修。元代和明代都曾予以修护。其中,清代大规模修复有两次,清康熙时期,永定河发大洪水,桥身受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很多古迹也在洪水中损毁。1698年清政府重修后,康熙帝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一事。乾隆帝酷爱此桥,曾在桥东御笔题“卢沟晓月”,即如今桥东侧的碑亭内题字。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不便于仪仗和大型队伍通行,因此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卢沟桥还是一处最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1937年7月7日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此。1987年7月7日,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城内街一百零一号建成抗日战争纪念馆。目前,卢沟桥已不再具有实用功能,而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来供人们寻幽探奇,参观凭吊。

延伸阅读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传说,很久以前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多的数也数不清。有一个县令不相信,就派100个官兵去数,居然没数清,他决心亲自去数。结果自己也没数清。莫非狮子长了腿,会动了?

想到这儿,他有主意了。半夜,四处静悄悄的,只有卢沟桥下的河水在“哗哗”地流淌。县令轻轻地走到桥边,小心翼翼地朝桥上望去。果然,狮子都活了。县令看得也开心极了,情不自禁“啊”的一声叫了出来,狮子立刻都回到原位,一动也不动了。从此,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就再也不会动了。

中国古代第一跨海大桥——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并不在河南洛阳,而在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原名“万安桥”。从宋代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高超,名震寰宇。

造桥传说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从而入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他在京城时,挂念着建造洛阳桥之事。但当时朝廷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有一天,蔡襄陪皇帝游玩御花园,事前,他暗中叫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蘸蜂蜜写了八个大字,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经过这里便顺口念了芭蕉叶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赶紧跪下谢恩。皇带笑着说:“朕只是念叶子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桥名称由来

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当地一条河命名为洛阳江,此桥也因此而得名。

洛阳桥的成就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很容易被摧毁。造桥工匠就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延伸阅读

蔡襄求助龙王建桥

蔡襄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好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名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廿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桥梁史上的里程碑——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赵州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赵州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赵县城南5里外的洨河上,河上横跨一座千古独步,优美秀丽的大石桥,它就是闻名中外的赵州桥,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保存完善的石拱桥。

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撑住大桥东侧,保住了大桥。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回到桥头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至今这些痕迹犹在。

历史传承

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6~618年),历经1370多年的漫长岁月,承受过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碾压,风雨侵蚀,至今岿然屹立,被无数中外桥梁建筑专家称为奇迹。故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之誉。

赵州桥是世界首创大型敞肩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建成700年后,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石拱桥,但还不是敞肩的,而且在1809年就已毁坏。像赵州桥这样敞肩拱桥,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欧洲问世。前后比较,他们已晚了1000多年。

造桥过程

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北上可抵涿郡,南下可达洛阳,交通十分繁忙。但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洨河进入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因此,隋朝大业元年,政府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并管理大桥的施工。他率领属下的工匠来到这里,对洨河及两岸地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经过精心细致的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

赵州桥的成就

赵州桥桥体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它以首创的敞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在中外桥梁史上令人瞩目,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

延伸阅读

小石桥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上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她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像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每个看了的人都无不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像流水一样多。

中国最具诗意的桥梁——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侗乡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性风物,也是传统色彩浓厚的交通建筑。风雨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桥梁中的艺术珍品。

风雨桥也称“花桥”,是侗乡的特色标志。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全木结构的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风雨桥大多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义。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

风雨桥的特征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三宝”之一。风雨桥的桥墩以巨大的石块构成、桥身用巨木,桥梁上建造木质的长廊和亭阁。始于汉末至唐代,风格和汉唐时的古建筑颇为相似,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通常风雨桥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岿然不动。

风雨桥的力学原理很值得称道,桥身以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桥的长廊中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长廊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人休息时欣赏。

程阳桥

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建造长廊,为四柱抬楼式建筑。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永济桥

侗族风雨桥中的永济桥是国内唯一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侗乡桥梁。该桥坐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始建于1912年,于1924年建成,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二台三墩四孔。墩台上建有五座塔式桥亭和十九间桥廊。五个桥亭最有特色,中亭似宝塔,巍峨雄伟,侧面亭似宫阙,富丽端庄。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宛如水上一座长廊式楼阁,雄伟壮观,飘逸俊秀。全桥为吊脚悬柱,不用一根铁钉,均为榫接,穿孔衔接,横直斜套,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风雨桥的特色

在侗乡纵横交错的溪河上都建有风雨桥,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河床的宽度大小,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风雨桥,不过在众多的风雨桥中,以亭楼式的风雨桥居多,这种风雨桥于长廊顶部竖起多个宝塔式楼阁,楼阁飞檐重叠,少的有三层,多的达五层。桥身庄重巍峨,如巨龙卧江,气吞山河,十分壮观。桥面两侧有精致的栏杆和舒适的座位,可供人们憩息。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古香古色,栩栩如生。风雨桥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据传,风雨桥建在溪河上不仅仅是给人们交通提供便利,而且还有镇邪和留财之意。

延伸阅读

风雨桥奖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创造,是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将侗族文学的最高奖项定名为“鼓楼奖”和“风雨桥奖”。“风雨桥奖”主要颁发给那些有重大影响的侗族文学作者以及其他研究成果,包括侗族作家、学者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及兄弟民族作家、学者反映或研究侗族的创作或研究成果。

“风雨桥奖”以精神鼓励为主,目前只颁发印有侗族鼓楼或风雨桥图案的精制奖状或奖牌。采用个人申请与单位或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申报,每人限报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