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工建筑物(第二版)
- 陈胜宏主编
- 1837字
- 2021-10-22 19:14:32
第四节 21世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展望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借助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更好地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起到防洪抗旱、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洪水径流的调控作用以及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不言而喻,而水库大坝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和作用。最明显的是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深层次影响,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水库优化管理和调度,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化解用水区域之间的矛盾:既能使水库大坝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利影响。因此,水库大坝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和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
中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气候条件的季风性以及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加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资源开发的要求愈来愈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世界上许多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国家相比,中国水资源问题和水电开发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地节水节能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深入研究论证、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水资源及水能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库大坝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要求是:①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抑制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②严格用水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④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⑤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要比2008年降低50%。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20m3和65m3,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主要江河湖库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退减超采地下水和挤占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现状。到2030年,全国供需基本平衡的年水量为7100亿m3,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70m3和40m3,江河湖库的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图1-6为未来新增供水量用途示意图。
图 1-6 未来新增供水量用途示意图
中国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在巩固提高中东部地区防洪和供水能力的同时,加强西部水利建设,兴建环境保护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民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为优化水资源配置,采取东西互补、南北互济,以丰补枯,多途径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继续做好“南水北调”和“北水南调”的工程建设,争取尽快投入运行。建设必要的大中型骨干水库调蓄工程,增强对天然径流的调控能力。通过提高水资源配置与调控能力,改善重点地区、重点河段、重要城市及粮食生产基地的水源条件,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构造以“南水北调”和“北水南调”为骨干,点、线、面结合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体系,基本解决我国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恶化问题。
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中,除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GDP指标外,规划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实现中央政府提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两个目标”展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
水电开发目标是: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2.8亿kW(不包括抽水蓄能),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3.5亿kW(不包括抽水蓄能)。水电开发重点是:基本完成长江上游、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湘西、闽浙赣、黄河中游和东北等7个水电基地的开发;重点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黄河上游干流等6个西部地区的水电基地;推进雅鲁藏布江、藏东南“三江”等西藏自治区的水电开发;进行国际能源合作,开发缅甸、尼泊尔、老挝、泰国等国家的水电。“十二五”期间,中国部分新开工大型水电工程列于表1-9。
表 1-9“十二五”期间部分新开工大型水电工程
与20世纪水电开发不同,“十二五”水电开发的政策将有所调整。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水电开发和移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创新移民安置思路和方式,加强流域水电规划,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