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排水沟维修施工工艺

1.9.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堤防排水沟维修施工项目。

1.9.2 施工准备

(1)机械准备:搅拌机、小推车、自卸车、小型振捣棒、模板等。

(2)材料准备。

1)水泥: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一般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PC32.5级。

2)砂(细骨料):现浇混凝土所用的砂为中粗砂,细度模数应在2.4~3.0范围内;砂料应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不得包含团块、盐碱、壤土、有机物和其他有害杂质,以天然河砂为好。砂料中含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其他砂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表4.1.13中的规定。

3)碎石(粗骨料):混凝土的碎石应遵守DL/T5144第5.2节规定,碎石最大粒径、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符合要求。碎石中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的粗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后,才能使用;其他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DL/T 5144—2001中的规定。

(3)作业条件:拟浇筑堤段,坡面状况较好或坡面损毁后已经回填夯实的,可以进行排水沟浇筑作业。

1.9.3 操作工艺

1.9.3.1 工艺流程

1.9.3.2 施工操作要点

(1)测量放线。按维修养护方案对排水沟定位并钉控制桩。根据控制桩测定沟槽的中心线,在沟槽的起点、终点和转角处均须设控制桩。

(2)土方开挖。浇筑排水沟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尺寸,现场土方开挖适合采用人工开挖,使用人力小推车对开挖的土方进行转运。

(3)混凝土浇筑。

1)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

2)底板浇筑:人工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质量、尺寸、平整度及混凝土强度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模板:底板浇筑后,达到《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要求强度后可以进行侧边模板支模,模板采用木模板按设计图纸要求制成框格,模板采用楞木加以固定。

模板制作和安装要具备支立牢固、板缝紧密、表面平整、线条顺直、标高一致、易支易拆等特点。现浇混凝土模板框格安装净距沿排水沟纵向的允许偏差值为±10mm,沿排水沟宽度方向的允许偏差值为±20mm。

4)混凝土拌制:原则上应机械拌制。由于实际施工中,每条排水沟间距较远、较零散,一般采用人工运输及搅拌。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严格控制水灰比,拌和好的混凝土须及时运往浇筑现场。

5)侧壁浇筑:浇筑前应将模板先进行湿润,然后在模板底部先铺设一层50mm厚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封堵,防止沟壁底部产生烂根现象。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6)拆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在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模,并对模板及时清洁、整修以备再用。

1.9.4 质量标准

排水沟通畅,无损坏、孔洞、蛰陷、断裂、阻塞现象,排水沟内无淤泥、杂物,接头无漏水。

1.9.5 成品保护

拆模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或用草苫子、稻草等覆盖洒水养护。

1.9.6 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浇筑混凝土应做到连续进行。

(2)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准。

(3)排水沟侧壁浇筑时,应对称进行,以防模板偏移。

(4)喇叭口处维修时底面低于堤顶5cm,以利于排水顺畅。

(5)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观察模板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1.9.7 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帽,穿反光服。

(2)工程开始施工前,项目部应及时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单,并有双方签字确认,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现场人员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