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力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 卢平 张琦编著
- 14字
- 2021-10-29 22:13:42
第二章 颗粒污染物捕集技术基础
第一节 气溶胶与粉尘
一、胶体及其分类
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悬浮于流体媒介中的粒子团。它是一种均匀混合物,也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是分散相(分散质,disperse phase),另一种是连续相(分散剂,dispersant)。分散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其大小一般在1~100nm之间。
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胶体可分为3类:
(1)气溶胶(aerosol)。它是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或固态。如:云、烟、雾等。
(2)液溶胶(lyosol)。它是以液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AgI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
(3)固溶胶(solid sol)。以固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有色玻璃、烟水晶、水晶。
按分散质(胶粒)不同,胶体可分为两类:
(1)分子胶体(molecular colloid)。胶粒为单个大分子的分散体系,如: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等。
(2)粒子胶体(particle colloid)。胶粒由许多小分子聚积而成的分散体系,如:Fe(OH)3胶体、土壤溶液等。
胶体的外观较为均一、透明,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发生丁达尔(John Tyndall,1820—1893)现象(丁达尔效应),也能产生布朗运动、电泳、渗析、聚沉等现象。
二、气溶胶及其分类
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粒子)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气溶胶的分散质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粒子),其粒径大小为0.001~100μm,分散剂(分散介质)为气体。气溶胶属于粗分散体系,在气体介质中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可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环境科学中一般所说的气溶胶是指大气气溶胶(atmospheric aerosol),即为悬浮在大气中尺度为几十埃(Å)到几百微米(μm)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体系。目前,大气气溶胶主要包括沙尘气溶胶、碳气溶胶(黑碳和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铵盐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等6大类7种气溶胶。
气溶胶粒子(aerosol particle)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气溶胶粒子具有分布不均匀、变化尺度小、复杂性的特点,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对云的凝结核、雨滴、冰晶形成,进而对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气溶胶甚至可以改变云的存在时间,能够在云的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决定降雨量的多少,影响大气成分。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空气中的气溶胶还能传播真菌和病毒,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
气溶胶按其形成途径可分为一次气溶胶(primary aerosol,以微粒形式直接从发生源进入大气)和二次气溶胶(secondary aerosol,在大气中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生成)两种。气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源(natural source)和人为源(anthropogenic source)两大类。自然源是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人为源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
根据气溶胶粒子粒径的大小,大气气溶胶可分为以下5大类: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a)≤100μm的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也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一般而言,TSP中大多数颗粒粒径在10μm以下。
(2)降尘(fall dust):是指在TSP中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是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由于粒子自身的重力作用,大气中的这部分颗粒物会很快沉降下来。
(3)飘尘(floating dust):是指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且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如:煤烟、烟气和雾等。
(4)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不大于10μm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该部分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μm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μm以下的颗粒物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5)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又称为PM2.5。细颗粒物是造成气象学中“灰霾天”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出版的《空气质量准则》尤其是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WHO规定PM2.5年平均浓度为10μg/m3,24h平均浓度为25μg/m3。2012年2月29日新修订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浓度限值指标,其年平均和24h平均的一级浓度限值分别为15μg/m3和35μg/m3,二级浓度限值分别为35μg/m3和75μ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属于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6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35μg/m3、75μg/m3、115μg/m3、150μg/m3、250μg/m3、300μg/m3和500μg/m3时,AQI即分别达到50、100、150、200、300、400和500。
三、粉尘及其分类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微粒。实际上,粉尘是分布在以气体为分散剂的气溶胶中的固体微小尘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线。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粉尘几乎到处可见,也可根据许多特征进行分类。
(1)按粒子的来源,粉尘可分成自然源粉尘和生产性粉尘。自然源粉尘是指来自于自然界,如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土壤和岩石风化后分裂成的许多细小颗粒,它们伴随着花粉,孢子以及其他有机颗粒在空中随风飘荡。生产性粉尘是指人类生产活动(如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生产性粉尘主要来源如下: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农林产品加工等。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尘粒,如金属熔炼,焊接、浇铸等。
3)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类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等。
4)颗粒操作与转运过程产生的尘粒,如粉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
5)二次扬尘所引起的尘粒,如机械振动、气流反吹等。
(2)根据粉尘的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3大类。
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及其化合物等)和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兽皮、毛发、蚕丝、角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木材、烟草、棉麻、甘蔗、谷物、面粉、茶叶等)和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是指以上述各类粉尘中2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为多见。
(3)按粒子的大小,粉尘一般可分为灰尘(降尘)、雾尘和烟尘。
1)灰尘:也称为降尘,是指粒子直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在静止的空气中,呈加速沉降,几乎不产生扩散。
2)尘雾:是指粒子直径介于0.1~10μm的颗粒物,包括微小的尘粒和雾滴,其中雾滴是由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在静止的空气中,符合斯托克斯(George G Stokes,1819—1903)定律,呈等速降落,不易扩散。
3)烟尘:是指粒子直径为0.001~0.1μm的颗粒物,主要为炱(soot,烟气凝聚而成的黑灰)等固体颗粒。因其粒子大小接近于空气分子,受空气分子的冲撞呈布朗运动(不规则运动),几乎完全不沉降或非常缓慢而曲折地降落。
(4)按粉尘粒子的大小及光学特性,可将其分为可见粉尘(粒径大于10μm,肉眼可见)、显微镜粉尘(粒径为0.25~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见)和超显微镜粉尘(粒径小于0.25μm,在电镜下可见)。
需要说明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粒径一般在1~75μm之间,这也是除尘研究的重点内容,但随着工业生产规模和生产量的增长以及环保要求的提升,亚微粉尘(粒径小于1μm)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鉴于粉尘颗粒大小的不同,其在大气中滞留时间的长短和呈现的状态也不同,因此,在大气污染控制中所采取的治理方法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