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 李学明 巫山 陈燕萍主编
- 3677字
- 2021-11-06 14:57:04
学习单元1.1 工程造价
1.1.1 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1.1.1.1 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给基本建设项目这种特殊的产品定价,具体来讲有两种含义。
(1)第一种含义(在业主立场)。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设备)购置费,以及其他相关的必需费用。对上述几类费用可以分别称为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其他相关必需的费用等。
(2)第二种含义(在承建单位立场)。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工程承发包价格(建筑安装工程费),换句话说,就是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承发包或其他交易方式,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工程的范围和内涵既可以是涵盖范围很大的一个建设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甚至也可以是整个建设工程中的某个阶段。鉴于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在项目固定资产中占有50%~60%的份额,又是工程建设中最活跃的部分,把工程的承发包价格界定为工程价格,有着现实意义。
1.1.1.2 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对投资行为、工程价格进行预测、分析、计算、监督、管理、控制,达到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一系列行为。
工程造价管理可分为宏观造价管理和微观造价管理。
(1)宏观造价管理。指国家利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工程承发包价格进行的管理;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需要出发,通过利率、税收、汇率、价格等政策和强制性的标准、法规等左右着、影响着建设成本的高低走向,通过这些政策引导和监督,达到对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的宏观造价管理。国家对承发包价格的宏观造价管理,主要是规范市场行为和对市场定价的管理;国家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引导和监控,以保证市场竞争有序,避免各种类型包括不合理涨价、压价在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发展;加强对市场定价的管理,维护承发包各方的正当权益。
(2)微观造价管理。指业主对某一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的管理和承、发包双方对工程承发包价格的管理。谋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取较高的产出,降低建设成本,是业主追求的目标。建设成本的微观造价管理是指业主对建设成本实现从前期开始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即工程造价预控、预测和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以及工程实际造价的计算。工程承发包价格是发包双方和承包方通过承发包合同确定的价格,它是承发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发包双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保证价格的兑现和风险的补偿,双方都要对工程承发包价格进行管理,如工程价款的支付、结算、变更、索赔、奖惩等,这就是工程承发包价格的微观管理。
1.1.2 工程造价的特点
由工程建设的特点所决定,工程造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造价的大额性。能够发挥投资效益的任一项工程,不仅实物形体庞大,而且造价高昂。动辄数百万元、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特大型工程项目的造价可达100亿元、1000亿元人民币。工程造价大额性使其关系到有关各方面的重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工程造价的单件性。建筑产品的个体差别性决定每个工程项目都必须单独计算造价。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用途,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和装饰,不同的体积和面积,建筑设计时要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建筑材料。同时工程项目的技术指标还要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地区构成投资费用的各种价值要素的差异,导致建设项目不能像对工业产品那样按品种、规格、质量成批地定价,只能是单件计价。也就是说一般不能由国家或企业规定统一的价格,只能就单个项目通过特殊的程序(编制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及最后确定竣工决算等)来计价。
(3)工程造价的动态性。任何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而且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预计工期内,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如工程变更,设备材料价格、工资标准以及费率、利率、汇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造价的变动。所以,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期中处于不确定状态,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4)工程造价的层次性。造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工程的层次性。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含有多个能够独立发挥设计效能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是由能够各自发挥专业效能的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与此相适应,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单位工程(如土建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分项工程也可以成为交换对象,如大型土方工程、基础工程、装饰工程等,这样工程造价的层次就增加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而成为5个层次。即使从造价的计算和工程管理的角度看,工程造价的层次性也是非常突出的。
(5)工程造价的多次性。建设工程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因此要按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相应地也要在不同阶段多次计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科学性。多次性计价是个逐步深化、逐步细化和逐步接近实际造价的过程。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招标承包合同价,再到各项工程的结算价和最后在结算价基础上编制的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多层次的计价过程。计价过程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
1.1.3 工程造价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中,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可以达到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自工程立项决策到竣工投产,围绕工程造价进行优化、控制、管理,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确保实现建设项目的效益,保障参与建设的各方获取其合法收益,其主要作用如下。
(1)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建设工程投资大、生产和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项目决策的重要性。工程造价决定着项目的一次投资费用。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是否认为值得支付这项费用,是项目决策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2)工程造价是制订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工程造价是通过多次预估,最终通过竣工决算确定下来的。每一次预估的过程就是对造价的控制过程;而每一次估算对下一次估算又都是对造价的严格控制。
(3)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工程造价基本决定了建设资金的需求量,从而为筹集资金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
(4)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工程造价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工程造价的体系,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它既是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又包含单项工程的造价和单位工程的造价,同时也包含单位生产能力的造价。所有这些,使工程造价自身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它能够为评价投资效果提供多种评价指标,并能够形成新的价格信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5)工程造价为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提供必要条件。招标投标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工程标底和投标报价是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标底为选择最优的承包商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要价和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也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1.1.4 工程造价的职能
建筑产品也属于商品,所以,建筑产品价格的职能也具有一般商品价格的职能,此外,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它还有一些特殊的职能。
(1)预测职能。工程造价大额性和多变性,无论投资者或是建筑商都要对拟建工程进行预先测算。投资者预先测算工程造价不仅作为项目决策依据,同时也是筹集资金、控制造价的依据。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的测算,既为投标决策提供依据,也为投标报价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控制职能。工程造价的控制职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对投资的控制,即在投资的各个阶段,根据工程造价的多次性预估,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多层次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承包商为代表的商品和劳务供应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实际成本开支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赢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危及企业的生存。所以企业要以工程承包造价来控制成本,利用工程承包造价提供的信息资料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
(3)评价职能。工程造价是评价总投资、分项投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的主要依据之一。评价土地价格、建筑安装产品和设备价格的合理性时,就必须利用工程造价资料;在评价建设项目偿贷能力、获利能力和宏观效益时,也可依据工程造价。工程造价也是评价建筑安装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4)调控职能。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也直接关系到国家重要资源分配和资金流向,对国计民生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国家对建设规模、结构进行宏观调控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缺少的,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直接调控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要用工程造价作为经济杠杆,对工程建设中的物质消耗水平、建设规模、投资方向等进行调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