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
- 周振民 徐苏容 王学超
- 5字
- 2021-10-25 20:55:09
第1章 绪论
1.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从古至今,暴雨洪涝灾害一直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近几年,中国的暴雨洪涝灾害愈发严重:2016年7月19日河南省安阳市特大暴雨,日降水量高达727mm;2014年7月12日,哈尔滨多处上演“水漫金山”;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2011年6月18日,到武汉看“海”;2008年深圳“6·13”特大暴雨……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城市暴雨不仅说明暴雨洪涝已成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多城市的通病,还说明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种种问题。暴雨洪涝灾害对城市水利、农业、交通、工业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同时导致人口死亡、疫病爆发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程度更是难以估计。
造成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城市建设等。从气候角度来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产生变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城市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主要是城市建筑和硬化面积过大,植被覆盖率过低或者遭到破坏,城市的吸水、存水能力差,其次是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重建轻管等问题。
1.1.1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灾害加剧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灾害风险增加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挑战。其中,洪水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气候变化对极端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洪水灾害的变化受到国际气象、水文及灾害风险等领域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me,UNESCO-IHP)第二阶段研究将全球变化定为5个主题之一,并重点关注其对极端水文灾害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给区域洪水灾害风险防范带来新的挑战,洪水灾害变化的动态评估已成为灾害管理的现实需求。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异常的背景下,中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1.2 快速城市化引发的水环境问题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1981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20.16%;2012年城市化率首度超过50%;2014年城市化率达到54.77%;而2015年达到了56.10%。与此同时,城市建成区范围也快速扩张,由1981年的7438km2增长至2015年的5.21万km2。目前,中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形成了世界级城市群,其他地区也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城市群,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建制市近656座,建制镇接近2万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景观格局在不断改变,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将明显影响自然水文系统,在城市化地区,不断增加的不透水地表和地下排水管网,降低了雨水自然下渗的机会,肆意的城市开发还将会破坏天然水生态系统滞蓄雨洪的能力,使得城市地表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大幅增加。而市政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却落后于城市化速度,导致径流量超过其设计容量,引发城市洪涝灾害。城市化也引发了雨水径流面源污染,雨水初次冲刷地表后产生的径流污染物含量甚至高于城市污水,在径流流经区域将直接导致自然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此同时城市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城市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据统计我国656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处于水资源缺乏状态,其中110多个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统筹协调雨洪问题和水资源短缺这两个矛盾的关系,尊重自然水文循环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为实现城市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雨洪管理方式的转变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缓解城市雨洪问题,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
过去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病”十分突出,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城镇化进程中河湖水系格局和微地形变化,河湖调蓄能力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二是城市污染物排放负荷超过了河湖水环境承载能力,产生了水环境、水生态恶化问题,并加剧水资源短缺;三是水资源供需压力日趋明显,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普遍。这三大方面的城市水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和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3 传统排水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从目前我国城市传统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功能效益来看,排水基础设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应对复杂的城市雨洪问题。其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落后于城市化进程;第二,已建成的排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普遍偏低;第三,技术措施单一,所能发挥的功能效益有限。
首先,我国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远滞后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排水要求。雨洪问题带来的大量地表径流,远远超出了市政排水基础设施的容量。而城市传统的排水基础设施扩建和改建的难度大、成本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大部分城市目前仍只能依靠最初建设的管道系统进行排水。这些老旧的排水管网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标准低等原因,导致其排水能力明显不足。
其次,排水设施设计建设标准过低,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4—2006)中规定:城市雨水管道重现期一般采取3~5年一遇,重点地区也仅仅5~10年的标准。以北京为例,一般地区根据3~5年建设标准执行,通常只能抵御36mm/h的降雨,重点地区5~10年设计重现期,也仅天安门和奥体公园周围的排水管网能达到5年一遇的标准。而北京降雨变率大,一般年降雨总量的80%集中在6—9月(汛期),近年常出现大于70mm/h降雨,其重现期都在20年一遇以上,势必会引发城市洪涝灾害。对比发达国家的设计标准:纽约10~15年一遇、东京5~10年一遇,我国的规划设计标准不论在设置和施行过程中都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以“快速排放”为唯一目标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虽然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却破坏了自然系统的长期雨洪管理能力,随着雨洪问题的日益严峻,最终只能修建更多更粗的管网和更高的堤坝,传统排水管网模式的缺陷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这些“灰色”的排水基础设施缺乏生态效益,功能单一,将雨水当作废物排放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城市地下水的回补,破坏了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忽略了雨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将继续进行市政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这些设施只能调节径流的排放过程,并不具备从源头上削减径流量、积蓄雨水、降低污染等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只依靠传统排水基础设施被动控制雨洪的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严峻的城市雨洪问题,城市雨洪管理的方式和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转化。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绿地景观相结合,从“灰色”基础设施过渡到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绿色、高效、科学且具有多重复合功能效益,更具弹性的城市雨水处理方式,研究适合我国发展情况的新型生态化雨洪管理体系对缓解城市内涝和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1.4 城市公园在雨洪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的稳定快速发展对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成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成环境中最大的绿色生态系统,具备雨洪管理的巨大潜力。但是就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城市公园所取得效益来看,城市公园在雨洪管理方面明显能力不足,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4.1 对待雨水的思想观念陈旧
一直以来,我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基本是把它当作一种“废物”,偏重于防洪排涝控制且以简单、直接的“排”为主,显然,对待雨水的传统观念有悖于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目前我国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到10%。
1.1.4.2 规划设计方式落后
城市公园在规划层面缺乏对雨洪管理的专项规划,仍停留在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美化的角度,缺乏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忽略了对自然水文过程的考虑,肆意破坏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使得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受到严重影响。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缺乏对雨水就地控制利用的雨洪管理意识,对待雨水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快速排放”,偏重于雨水径流量控制,造成了公园雨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具体地块的设计过程中,很少与场地地形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以及种植设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与其他专项设计同步进行。设计阶段对雨洪的考虑也相对简单,往往是在景观整体设计大致完成后,再补充有关雨洪管理部分。而在美国,雨洪管理在方案设计初始阶段,就与总体布局、铺装、种植、水景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践中,还存在过度追求平面构图形式美的情况,建造人工大水景、不透水铺装大广场等缺乏生态功能的景观,不仅不能对雨水径流就地滞留渗透、净化调蓄利用,而且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还将浪费大量水资源,忽略了城市公园空间理应发挥的重要生态效益。景观设计者亟须探索雨洪管理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结合点。
1.1.4.3 相关规范、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可持续城市雨洪管理规范政策体系,涵盖了从评估、建设过程到后期维护、效益监测等多个环节,大量的设计手册和技术指南也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工具。美国经过几十年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1987年修订《联邦清洁水法案》,将雨水径流污染治理纳入国家污染物排放清除系统(NPDES),51个州相继发布各自的雨洪管理手册或指南,如2003年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低影响开发实践》、2004年美国国防部《低影响开发:统一的设施标准》等。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在1995年提出的LEED即《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评定标准》,应用范围广泛,在国际上影响力大,是多个国家多项标准制定的参照。法律的约束和政策的引导使可持续雨洪管理在美国得到顺利推行并取得成功。德国也颁布了相关法律规定:降水不能直接排放到公共管网,开放场地实现排放量零增长,征收雨水排放费,优先选择对雨水进行利用等等。我国近年也相继开展了城市可持续雨洪控制利用研究,但由于起步时间晚,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技术支撑,总体发展水平滞后,缺少针对城市可持续雨洪系统建设的强制效力规范标准、政策及管理体系,使各项措施在实行过程中效力较弱。
目前在我国城市公园雨洪管理系统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主要参考《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4—2006)等,主要针对竖向排水设计,与景观设计结合度较低,且标准不明确。在行业内也未能归纳形成全面的指导性的标准图册和技术指南,导致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相关系统性指导,制约了城市公园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的发展建设。
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国城市公园雨水资源利用不足,在外排过程中还加大了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增加了城市内涝的概率,而且为达到景观效果还可能浪费大量水资源。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来,在城市公园内设计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不仅能对雨水径流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能够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完全可以实现园区内雨水基本不外排和满足用水需求的目标,甚至能够对周边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处理,真正实现城市公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雨洪问题首要的是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思想的转变是行动的基础,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推动建设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特征和雨洪管理现状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雨洪管理方式。
1.1.5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城市的水文条件,影响了城市的水循环过程,从而加剧了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环境水质污染等严峻的雨洪问题。
城市的水文循环系统是由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组合而成的综合循环系统。水分在蒸发到大气云层后,冷凝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地面,一部分落入城市水系,另一部分通过土壤和透水层的净化和过滤,形成土壤蓄水层。当蓄水层的土壤水分饱和或者降雨速度大于入渗速度时,雨水就会汇集形成地表径流。随后地面上的水分再次蒸发,周而复始,形成水文循环系统,见图1.1。
图1.1 城市水文循环系统
1.1.5.1 城市水文特征的改变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
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密度不断增高。天然的土地逐渐被不透水的下垫面所替代,城市中的绿地地表土壤和河床也被压实硬化,极大地影响了雨水的下渗,阻断了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增加了地表径流,见表1.1。而汇集的大量地表径流单纯依靠市政基础设施难以完全排放。根据住建部对我国300多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仅2008—2010年,就有60%多的城市因暴雨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以北京为例,2012年“7·21”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城市内涝,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表1.1 径流系数参考表
续表
1.1.5.2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城市化建设一方面改变了城市的下垫面,增加了地表径流,加剧城市内涝灾害;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又促进了生产所需的水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水质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城市降水将会更加不均衡,高强度降水将更为频繁。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见图1.2。
图1.2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1.1.5.3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1)城市化地区雨洪径流的一般特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区土地利用情况发生改变,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以及整治排水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直接改变了当地的雨洪径流形成条件,使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例如,雨洪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加高,峰现时刻提前。又如,河道中水流流速加大,径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有增大的趋势。这些变化往往加剧了城市本身及其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同时河道中污染荷载量显著增加(表1.1和表1.2)。
第一是流域部分地区为不透水表面所覆盖,如屋顶、街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等。不透水区域的下渗几乎是零,洼地蓄水大量减少。在两次暴雨之间,大气中沉降和城市活动产生的尘土、杂质、渣滓及各类污染物积聚在这些不透水面积上,最后在降雨期被径流冲洗掉。没有被不透水物质覆盖的城市地区,一般都经过修饰装点,如覆盖以草地、植物并施加肥料和杀虫剂。这些风景修饰往往增加坡面流,进而增加污染物的冲洗。其结果使城市地区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增加。
表1.2 城市化可能出现的水文效应
第二是水道增加了汇流的水力效率。城市中的天然河道往往被裁弯取直、疏浚和整治,降雨量汇入设置道路的边沟、雨水管网和排洪沟,使河槽流速增大,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洪峰流量提前出现(图1.3)。
图1.3 城市化影响条件下的洪水过程
此外,河道中流速的增加,加大了悬浮固体和污染物的输送量,也加剧了河床冲刷。这样,在汇集城市径流的下游,污染物荷载量将明显增加。例如,可以用生化需氧量(BOD)及悬浮固体的浓度排出率的增大来说明。当雨洪和污水的排水道合流时,污水处理设施的能力一般是按旱季水流设计的,在多次暴雨期间就可能大大地超过了,而引起合流式下水道的冲刷和未经处理的污水的溢出进入受纳水体。
城市雨洪径流增加后,使已有排水明沟、阴沟以及桥涵过水能力感到不足,以致引起下游泛滥,造成交通中断、地下信道淹没、房屋和财产遭受破坏等。下渗量的减少,使补给含水层的水量减少,致使城市河道中枯季基流有下降的趋向。
(2)城市化对径流形成的影响。
当土地开发为城市用地时,这个地区便从自然状态转化为完全人工状态,使流域中的不透水面积增加、汇流速度加大且蓄水能力减弱。当建筑物覆盖面积达到100%时,地表的天然植被和下渗接近于零。
图1.4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一个是自然流域,另一个是完全城市化流域。在自然流域内,部分降水被植被拦截,而其余部分经填洼、下渗,在植被和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超渗雨就形成地表径流,壤中流也就开始流动。由于壤中流比地表径流慢,所以壤中流汇入到河道的时间较长。
图1.4 自然流域与城市化流域比较图
在城市化流域内,因填洼和下渗几乎减少到零。相对来说,地表径流产生的较快,使降到城市流域的雨水很快填满洼地而后形成地表径流,所有超渗水增大了河流流量。
很多研究者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证实了不透水面积对洪水过程线有显著的影响。罗伯兹和克宁曼作过试验研究,试验了透水面积为0%、50%及100%在相同降雨强度情况下流量过程线的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透水面积的减少,涨洪段变陡,洪峰滞时缩短,退水段历时亦有所减少,如图1.5所示。
图1.5 城市化后单位线变化
研究了有关城市地区洪水流量后可得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区,其单位线的变化为:城市化后单位线的洪峰流量约等于城市化前的三倍,涨洪历时缩短1/3;暴雨径流的洪峰流量预期可达未开发流域的2~4倍,取决于河道整治情况、不透水面积的大小、河道植被以及排水设施等。
大多数城市排水设施采用下水道。安德森在研究了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地区之后指出:排水系统的改善,滞水可减少到天然河道的1/8,由于滞时的缩短,以及因不透水面积而增加径流量,使洪峰流量增大为原来的2~8倍。
(3)城市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
在城市化条件下,蒸发的变化相当复杂。由于较大的受热量和蒸发表面积造成了城市蒸发能力提高(约高5%~20%)。同时,由于汇流迅速,城区可供蒸发的水量较少。
城市地区的年径流比同一地区天然条件下的年径流要大。如果水循环不包括从外流域引进的水量,那么现代化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年径流量的增加为10%~15%,可表示为
式中 ΔR1——城市区降雨的增加引起的径流增量,通常可达10%;
ΔR2——径流系数的增加起的径流增量,是决定河道情势的主要因素,在春汛可达5%。
一般情况下,在年径流量和水流情势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地区,城市地区的年径流量可能是天然流域的2~2.5倍。如果城市供水系统包括深层地下水或从外流域引进的水,那么年径流量的额外增量等于引入量减去引水和用水系统的损失量。但是,由于通过下水道排水可能将部分水量输送到流域以外或直接排入大海,从而也可能造成城市径流量的减小。
(4)城市化对洪水的影响。
洪水对城市化程度很敏感。拉扎诺分析了华盛顿市附近的Anacostia河32年的洪峰年极值系列,分别绘制了城市化前的16年系列和全部32年系列的频率曲线,两者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确证这部分差异的原因是城市化的作用,他又对邻近Patuxent河26年资料系列作了分析。由于两流域气候条件基本相同,Patuxent河流域始终保持天然状态,因此可通过分析相应的Anacostia河城市化后Patuxent河洪水频率曲线有无系统偏离,说明这段时期气候条件是否一致,两条频率曲线交叉在一起,并无系统偏高,拉扎诺肯定了Anacostia河洪水频率曲线的偏差能反映城市化的影响。
1.1.5.4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中由于下垫面特殊,如高大建设群,砖石、水泥、柏油铺筑的路面,因其反射率小,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再加上墙壁和墙壁间,墙壁与地面之间多次的反射和吸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比郊区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为城市热岛的形成奠定了能量基础。
(2)城市下垫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材料比郊区自然下垫面的热容量C大,导热率K高。因而,白天城市下垫面吸收的辐射能,即储存在下垫面中的热量Q也比郊区多。使得日落后城市下垫面降温速度比郊区慢,并使城市热岛强度在夜晚大于白昼。
(3)城市因下垫面储热量多,夜晚下垫面温度比郊区高,通过长波辐射提供给空气的热量比郊区多。这就使得城市夜晚气温比郊区高,地面不易冷却。
(4)城市下垫面有参差不齐的建筑物,在城市覆盖层内部街道“峡谷”中天穹可见度小,大大减少了地面长波辐射热的损失。
(5)城市中有较多人为的热能进入大气,在冬季对中高纬度的城市影响很大,故许多城市的热岛强度冷季比暖季大。
(6)城市中因不透水面积大,降水之后雨水很快从人工排水管道流失,地面蒸发量小,再加上植被面积比郊区农村小,蒸发量小,城市下垫面消耗于蒸散发的热量远较郊区小。而通过湍流输送给空气的显热却比郊区大,这对城市空气增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7)城市建筑物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扩散。
由于有热岛效应,城市空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城市中水汽充足时,容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城市化后,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尘埃及工业烟尘,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排放,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太阳辐射的入射量及日照量减少,大气中的凝结核增多,热湍流及机械湍流发生的概率增加,影响到城市的降雨特征。
有关观测研究表明,城市化可使市区的日照时间大为减少,在晴天情况下,市中心的日照时间平均减少44min,近郊的日照时间平均减少25min,远郊的日照时间平均减少16min。Landsberg的研究指出,城市年降水量比郊区大5%~10%,其中降雪量减少5%~10%,雷暴雨的概率增大10%~15%。
1.1.6 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从前先开发后治理的被动状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合理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统筹城市开发、园林绿化,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滞蓄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生态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发展要求由速度扩张转向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城镇化应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提升公共服务与生态服务。在这一阶段应对城市洪涝是一个关键命题,如何经济高效的解决雨洪问题,保障城市健康发展,既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发展自身需求。这一时代背景对于景观设计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与日益凸显的城市问题,景观设计作为与城市环境密切联系的行业,应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面对日趋严峻的城市雨洪问题,更需要科学的对待,积极探索,加强协调各专业合作,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优势,为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问题,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5年1月,财政部、水利部、住建部联合组织开展了16个试点城市建设;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2016年4月又确定了14个城市为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全国除两批共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外,同时还有一些地区自主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然而,尽管海绵城市建立在低影响开发等已有理念基础上,中国城市水问题治理也有长期的技术积累,但由于中国城市水问题的复杂性,海绵城市建设牵涉到多个不同行业和领域,目前对于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目标、构建途径等均有不同认识,甚至有相当尖锐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