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电池
- 周文利 胡松 林一歆
- 1156字
- 2021-10-22 17:12:17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两端开口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形貌
图3-1所示为升压法制得的无衬底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薄膜平整、无裂纹出现,呈现出浅黄色。
图3-2为升压法制得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底部的FE-SEM图像。与第2章里所看到的完全封闭的底部不同,这里的TiO2纳米管的底部全部是敞开的。整个底部表面高度均一,形状规则,无缺陷。从图3-2中可以看出,底部的纳米孔呈现出被截去顶端的圆锥体形状。
图3-1 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数码照片
图3-2 升压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底部FE-SEM图像(插图为底部放大图像)
升压法能够打开封闭的TiO2纳米管底端其原因为:在强电场作用下电解液中的离子聚集加强了局部的腐蚀导致底端的TiO2溶解。一般地,对于离子扩散运动而言,沿着运动方向出口的尺寸大于入口尺寸更有利于其运动。如果是阴离子F-离子的作用导致开口,则TiO2纳米管的管口就是入口,底部TiO2阻挡层与Ti片之间的界面就是出口;如果是阳离子的作用导致开口,则入口与出口和前述的正好相反。由图3-2可以看出,从纳米管的底端看上去,形状是一个削去顶部的圆锥体,这就表明是阴离子F-离子的作用导致开口的,如图3-3(a)所示。否则,如图3-3(b)所示,底端开口的纳米管的形状应该是一个倒置的被削去顶部的圆锥体。当电压升高到120V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大量的F-离子沿着电力线的方向运动到TiO2纳米管的底部,由于一开始底部是封闭的,F-离子不断聚集并加强了化学腐蚀,随着时间的延长,底部致密的TiO2不断溶解直至开口。当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自动从Ti片上剥离下来后,就形成了一个被削去顶部的圆锥体的形状。
图3-3 底端开口的TiO2纳米管形状形成示意图
1—强电场导致阴离子的运动聚集腐蚀底部开口;2—强电场导致阳离子的运动聚集腐蚀底部开口
图3-4是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从Ti片上剥离后残留在Ti片基体上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表面FE-SEM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TiO2纳米管的直径约为100nm,与底部开口的纳米管管底直径相匹配。这些残留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是在120V高压制备底部开口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后期生长的,可以将其当作是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第一步,然后经过700℃的热处理,进行第二步阳极氧化,电压为60V,时间为10h,再利用120V的高压打开封闭的底部,如此循环就可以重复利用Ti片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很好的节约成本的工艺。因此,升压法制备两端开口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4.2 XRD分析
升压法制备的两端开口无衬底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是非晶的,当其经过450℃的热处理后的XRD图谱如图3-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峰都与锐钛矿结构的TiO2相匹配,并没有金红石结构出现,这就说明两端开口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在450℃热处理后完全转变为锐钛矿结构。
图3-4 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从Ti片上剥离后残留在Ti片基体上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表面FE-SFM图像
图3-5 两端开口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经过450℃热处理后的XRD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