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言

中华文化最大的传统是什么?

是随时随地重视人的心性塑造与行为养成。

无论是唐以前所推崇的五经,还是宋元后所重视的四书,都关注于君子人格的培养、注重道德人格的完善。中华文化一直坚信: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就能够改善一个家庭;培养几个君子,就能改变一个家族;培养出一代君子,就能改良整个社会。因此,中华文化关注的核心命题,便是人该如何发展、如何完善、如何提高、如何超越,通过反省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锤炼自己,成长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君子,进而承担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责任。

汤用彤先生曾说:“大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1]要了解某种学说的立场,就看其意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在中华文明中,儒家学说之所以被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关注于人的发展成长,关注于人的立身处事,期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读书明理,成长为具有君子人格和道德人格的人,把自己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春秋时期的“国”,是指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大者数千里,小者数十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区而已。周秦时期能接受教育的多是贵族子弟,其被作为王朝、诸侯国的储君培养,所谓的“治国”,便是在自己的封地上实现国泰民安,然后再来说天下如何如何。也就是说,无论理想有多大,都要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起,先扫一屋,再扫天下。扫一屋,便要管好家人,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慈子孝。要做到齐家,需要先修身,就是自己先成为家人的榜样。

如何才能修好身呢?要先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心正则身正,心邪则行秽,心坦荡则人光明,心龌龊则事鄙陋。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对别人真诚,不撒谎不吹牛;对自己真诚,不欺骗自己,不心存侥幸,不好高骛远。诚意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要建立在致知的基础上。致知就是有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这就需要对人情洞明、物理通达,这就是“格物”。

这样一来,儒家认为培养人有八个基本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循序渐进,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仿佛打游戏闯关一样,心性修炼、行为锤炼也要一关一关地过,一级一级地升,坚持不懈地做,毫不疲倦地走,不知不觉就会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睿智干练的精英。

这是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模式:锤炼了一个人的心性,也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点燃了一个人的梦想,就启动了一个人的发展;培育了一个人的习惯,便塑造了一个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