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参与反董会盟的并没有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当时的刘关张三人还在公孙瓒手下呢,公孙瓒本人也没有参与反董联盟),倒是匈奴单于於夫罗(只是於夫罗见袁绍实在是不成事,便联合张扬反叛了袁绍,于是董卓诏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和一个黄巾军的首领参与了此事,这个黄巾军的首领便是定陶穆公子。
当时黄巾军余部的黑山军、白波谷军、青州军、以及颍川一带的黄巾军余部,无论哪一处都有十几万人马,仅仅其中的一支白波谷郭太的军队,就可以打败董卓的主力大军,可见当时穆公子实力之强!
可以说,当时的黄巾军才是反董的主力。
再说了,穆公子有这么几支庞大的军队,连董卓都不敢等闲视之,那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不处理好在自家门口黄巾军的关系,怎敢倾巢而出的攻击董卓呢!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穆公子,是董卓和关东联军都在积极争取的重要力量。
在关东联军的眼里,穆公子屯驻在河西、河东两郡的十几万大军才是正真的反董主力。
当时的穆公子就是十八路反董诸侯之首!
而且,穆公子也是东汉反董第一人,在河东郡,提前打响了反董的第一枪!
正是穆公子带着郭太、张飞燕的大军进驻河东,并打败了董卓的大将牛辅,给袁绍等人壮了胆,才使袁绍等人敢义无反顾的围攻董卓。
也就是在我打败董卓大将牛辅的两个月之后,既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古函谷关以东地区,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各地的州牧郡守见穆公子击败了董卓主力军,才见机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当时因为穆公子的军力确实过于强大,且出自定陶穆家,再加上曹操等一些士人的极力拥护,有不少州牧郡守便计划推举穆公子做反董的盟主。
说实在的,我就是一个穿越回来的过客,并不想在这件事上陷得太深,所以,便以身体欠佳为由,力辞之。
由于袁家四世三公,是东汉豪门士族的代表,于是,北方诸州郡,又推举渤海郡(今河北南皮东北)太守袁绍为盟主,共同对抗董卓。
于是,诸州牧郡守,各拥兵数万,起兵讨伐董卓,袁绍给自己封号车骑将军,与河内(今河南武徙西南)太守王匡屯兵于河内;与屯兵于河东、河西两郡的穆公子形成了掎角之势。
韩馥屯兵于邺城;孔伷屯兵于颍川(今河南禹县)。
刘岱、张邈、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桥瑁、山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太守袁遗、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鲍信、代理奋武将军曹操等人皆屯兵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
王匡派从事韩浩率领兵马,在孟津(离当今HEN省孟县西南方三十五里一带,隶属于河内郡河阳县)驻守,并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阳津驻守。
这里交代一句,东汉末期的“泰山兵”,可是曹操手下并列于“虎豹骑”、“青州兵”、“虎士”的四大王牌部队之一。
但是,历史记载中,“泰山兵”最早的使用者就是王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