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三民主义歌*

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作品简况】

程懋筠作曲。歌词系1924年6月16日,在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由孙中山作为该校训词首次公佈。1928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将此作为中国国民党党歌歌词,面向全国征集谱曲。同年末,此歌从139首参评作品中最终入选。1929年,被国民党常务委员会确定为党歌。1930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明令:在国歌产生之前,一般集会唱歌均将此歌作为中华民国代国歌。在1936年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这首作品被选为“世界最佳国歌”。1937年,国民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以这首歌作为国歌。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投降后举行的各种受降仪式上,由此歌曲改编的军乐被一次次奏响。

【作者简介】

胡汉民(1879-1936),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分别任评议部议员与书记部书记。1909年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会议主席、立法院院长等。1935年被推为国民党中常会主席。

戴季陶(1890-1949),即戴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同盟会。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出生于美国华侨家庭,1893年回国。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1921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和广东省省长。1924年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并担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邵元冲(1890-1936),字翼如,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国民党将领。“西安事变”时被士兵枪击,抢救无效死于西安。

*此首歌词署名的另一版本为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