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循环
  • 车品觉
  • 10799字
  • 2021-10-14 21:59:07

01 谁能早一步用好数循环,谁就能最先赢得数字化转型的红利

今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黑天鹅”事件也远非人类目前的能力所能避免,但是获得数据力可以助你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大数据被广泛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上的一些变革,已经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例如,互联网出现后,人类已经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天然屏障。如今,地球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享受互联网服务。数十年来,在网络效应的推动下,互联网已全面渗透进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模式及生活方式。例如,虽然我居住在香港,但我每天的工作则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连,而熟识前沿科技趋势的网络社群则“驻扎”在像伦敦、波士顿这样的大型城市。如今,城市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处在不同的物理空间中,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个体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中,如购物、社交、娱乐、工作等,它们都独立存储且基本互不相连。每一个“我”的数据被存储在独立的服务提供者手上,而数据之多连使用者自己也无法估量。总而言之,数据已变得越来越分散。

另外,伴随着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算法的普及,人工智能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将数据驱动引领到了全新的阶段。但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关键的收获并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更多的是体现在组织内部因数据思维的变革所带来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若想善用数字经济所带来的红利,首先要明白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网络效应,在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中,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并被互相关联,进而产生新的价值。数据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一周期包括收集、存储、生产、使用、流通、分享等过程,而且数据的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特点:

· 数据资源与智能应用的关系存在强者越强的趋势。

· 数据的存储成本越来越低,但对数据进行首次提炼及治理的成本不菲。

· 数据可以被多场景重复使用,其边际成本最终会接近于零。

· 数据的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因为数据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使用后的效果。

· 数据的新鲜度及完整性,在开始收集的那一刻起就开始逐渐衰减。

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相继普及,数据驱动将对各行各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一项新技术都有可能影响数据资源的分布格局,例如,智能电视所采集到的家庭数据,绝非智能手机所能触达;区块链的出现,则令数据变得更可信等。

数字化转型不全是技术活

大家在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兴奋不已之际,是否想过,为什么真正从中获利的企业还是寥寥可数?其实答案很简单:大多数公司仍然处于大数据发展的初期。别忘了,像谷歌、阿里巴巴这些公司,10年前就已经启动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虽然至今,我们尚不能形容出大数据的全貌,因为大数据这一术语的内涵至今仍处于发展之中。但我依然坚信,未来是一个高速运转的世界,其命脉肯定依赖于海量数据驱动的实时决策与产品设计。大数据将从根本上革新人类的生活方式及企业的营运方式,甚至会催生出全新的社会形态以及产业。由于大数据具备外部性及网络效应等特点,因此,谁能在数据战略上保持领先,谁就有可能拥有明显的先行者优势,而一旦错过了,就不只是失去了机会,更是失去了未来的竞争壁垒。

那么,真实的现状又如何呢?NewVantage Partners公司在2018年的一份对高管群体的调研数据显示:在《财富》1 000强企业中,90%以上高管表示,他们所在的公司正在加快脚步增加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投入,而且大多数高管都认为这个转变迫在眉睫,因为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中许多公司的高管表示并没有从这些前沿科技中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这一事实并不那么出人意料,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报告中宣称已经转型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公司的比例反而下降了。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一比例在近几年持续呈现出下降趋势。转型失败的公司高管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数据战略观,并面临着来自公司文化的挑战,而与技术有关的因素仅占5%。在我看来,实际上大家并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根本所在,正如“数据中台”“数据治理”“城市大脑”等流行语一样,大家都是似懂非懂,尚在摸索之中。

我一直很关注如何加速数字化转型,但我要首先说明本书中论及的数字化转型是相对狭义的,我更多探讨的是数据化及数据驱动如何在企业中激发创新的相关内容。过去几年,我先后在很多大型企业中担任顾问,也为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做了很多次大数据的咨询。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些案例中,组织或机构遇到的问题都很类似,甚至有些问题一直在重复上演。无论是企业想通过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来促进业务增长,还是政府想通过人工智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好像大家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技术解决方案上,而承载着这些梦想的概念包括“城市大脑”“领导驾驶舱”“数据中台”等,从我的观察来看,其中的大部分概念只找到了“药名”,却尚未配出“药方”。所以,即使满怀强烈的数字化转型的意愿,没有正确的实践方案也是枉然。

在我看来,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不是选择什么技术工具,而是找出更清晰的业务逻辑,明确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触动发展的转折点,并且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及模型,然后围绕着此目标制定实践方案。谨记:目标越清晰,数字化转型资源及力量就会越聚焦,也就越有利于效果追踪及迭代,这样一来试错成本就会降低,企业也会变得敏捷。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除了业务逻辑,千万不要低估员工对科技新趋势的逆反心理。当员工(包括管理层)认为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工作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抵制这种变化。对于领导者来说,及时认识到员工的这种抵触情绪非常重要,并要在稳定员工情绪的同时,挖掘成功的案例以引领内部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我们可以把企业的数字化变革看作一个正循环:首先,在高管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运用数据驱动能力增强企业的效能与创新力。其次,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培养全员的数据能力、构建认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文化,进而促成数字化战略及策略的成功。这样看来,数字化变革的起点就应该是盘点企业中促进数据驱动的要素:数据资源及人才储备。

数据在未来将成为企业中的重要资源,而且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企业真正理解业务现状与数据资源使用之间的关系,更遑论找出未来在数据上的需求与当前的差距。可以说,没有得到适当使用的数据如同堆在库房中的垃圾,对企业非但没有价值,反而会消耗更多成本。

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中台,构建持续型数循环的必经之路

数字化转型绝非易事,除了有良好的技术作为保障,也要遵循相应的转型框架,好的转型框架需要包含3个关键部分,分别为数据战略、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

大数据的组成是多源异构的,其中包含4大趋势:跨境、跨域的数据合规,公共数据的开放及共享,个人隐私数据的使用和数据安全,它们虽然与政府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但却间接影响着企业的数据战略。

在数字化转型的3个阶段下,企业若想成功实现突破,应遵循“八步法”。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步法”的具体内容。

我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可以从业务的关键决策需求出发,先定下数据战略范围(步骤1),然后以此作为数据治理的目标(步骤2)及技术保障(步骤3),再由浅入深地引进机器学习算法,以加强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步骤4)。

· 步骤1:关注决策过程,加强数据分析能力。

· 步骤2:建立数据资源,制定数据标准。

· 步骤3:制定管理规范,建设数据治理中台。

· 步骤4:加强对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八步法”中的步骤4“加强对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它是企业数据驱动能力升级的分水岭,也是实现企业海量数据深入分析能力的必经之路。大数据从被收集到能被稳定使用其实是一个数据生命周期,需要一套精密的流程来进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时效、一致性等。

· 步骤5:建设外部数据的战略储备。

从步骤5“建设外部数据的战略储备”开始,已经是从外部视角看数据生态,在这种视角下数据生命周期的边界变得更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自身基础的数据能力建设,如数据分析及治理能力的提升、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后台工具的建设等,都需要随着外部数据的加入而不断加强。在引入外部数据之后,企业应关注以下3个步骤工作的开展:

· 步骤6:建立数据的外部创新能力。

· 步骤7:推动自身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 步骤8:优化数据产业的战略布局。

当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数据治理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时,才是引入数据中台作为技术支撑的最佳时机,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我认为,数据中台的精髓在于把企业内共享的数据资源沉淀、整合并进行工具化,帮助企业灵活快速地改革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堵、独、慢、漏,数据战略落地的四大阻力

虽然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在多数人看来并不是难事,但是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导致很多企业半途而废,被新生代的公司挤出了时代。通过深入研究,我认为企业数据化运营的所有转型困境都可以用“堵、独、慢、漏”四个字来形容,企业中的“CXO(4)”、管理层,甚至基层员工都应该对此感同身受,这四种困境不但暴露了企业数据治理方面的不足,也显示出企业数据治理能力的缺失,以及内部员工对数据化缺乏信心。

· 堵:日常资料、报表信息量大,决策者难以捕捉有效信息。企业内充斥着多个称谓相似但数据口径不太相同的指标,比如,决策者案头上积压着的各种数据日报、周报、月报、研究性报告、市场竞争分析报告等。从如此多的报告中识别与提炼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太难了,所以,管理者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常常缺乏有用的数据来为决策作支撑。

· 独: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缺少有效的整合。企业中各业务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现象非常严重,数据分析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及整合。企业中根本没有人了解信息或数据的分布以及如何获取,因而大数据只能是空谈。

· 慢:业务异动的发现和处理严重滞后。很多企业都缺少应对业务变化的主动机制和长效监控机制,当业务问题出现时,管理者通常被蒙在鼓里,自下而上的信息滞后,错过了修补的黄金时段,导致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严重缺失,进而导致引发多种复杂问题,综合分析及同步处理问题的难度变得更大。

· 漏:关键分析成果取得成效,也难以沉淀。从问题发现、专题分析、解决方案制定再到方案验证,整个过程欠缺管理。资源持续投入,成本不断激增,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对有效方案的事后跟踪等,都没有积累和沉淀经验,最终导致数据治理举措低效和资源浪费。

一旦解决了“堵、独、慢、漏”这四大战略落地的阻力,那么就可以走到数据治理的环节。

数据治理精髓,切忌用短期解决方案解决系统问题

随着无人驾驶、机器人、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普及,科技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无法掌控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企业也需要不断探索“数据驱动”的内涵。首先是运用数据做精准决策,然后致力于把数据决策能力渗入业务过程中。数据创新业务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这也正是业务数据化演变至数据业务化的过程。例如,阿里巴巴从淘宝业务衍生出阿里金融、京东商城孵化出京东数科、腾讯牵头成立微众银行等,都是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华丽变身,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低头努力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一看天空。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了传统企业的纵向分工及信息管理的习惯,这恰好不利于知识的重复使用、共创、沉淀,企业也容易因此失去创新力。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进行数据治理的“三板斧”:

· 以制定数据战略为先。

· 根据战略方向(定出范围)并通过数据治理,解决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汇—通—用”问题。

· 数据中台应该随着前两“板斧”的成熟而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援,并致力于以自动化提高效率。

如前所述,在不同阶段,数据驱动有着不同的数据治理方法及技术要求。例如,业务的分析能力首先更讲究指标口径的制订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度及一致性,但若要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与客户投诉有关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时则应尽量保留数据的原始状态,因为我们既希望整合客户的投诉信息,也希望保留投诉内容的原貌并将其用作其他分析用途。如果企业已经到了数据资产化的阶段,那么数据的品质及安全合规就变得极其重要了。

许多企业在数据治理和业务优先之间举棋不定,加上创新驱动型业务的市场在急剧变化,数据治理与数据复杂程度的不匹配,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结果是,企业不但长期的数据治理工作没有做到位,还会拖累短期业务的开发。

组织架构与配套激励机制,做好数据中台的前提

纽约前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Stephen Goldsmith)(5)曾经跟我分享建立智慧城市的经验。他说:“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传承了百年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能一下子适应新的智能时代带来的种种冲击。在关键的益处到来之前,我们还得循序渐进。”

任何完善的数字化转型都不能缺少敏捷的组织架构和能够打破常规的激励机制。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技术架构和治理组织同样重要,而近年来,很多企业及地方政府也纷纷设立了数据管理委员会。数据转型的核心理念是利用组织的合力去推动“以用促通,以通促用”:这里的“通”不仅关乎数据间的联通,也关乎以人为主体的组织结构间的联通,而且是纵(各职能部门之间)、横(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之间)都要互通。

从本质来看,数据中台就是为了加强后台输送数据资源的速度以支持创新的能力,通过技术加强并提高治理及运营的效率,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利用。总体来看,数据中台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在数据战略指定范围内的数据的沉淀、复用、共享、共创以及快速开发。所以,想要落地数据战略,对数据进行更好的治理,可以尝试搭建一个数据中台。

共享共创,提升数据中台的巅峰价值

数据中台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建立数据孤岛,恰恰相反,企业在数据中台运营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了企业制度及文化上的“立”和“破”,才具备谈论数据共享思维的必要条件。从阿里巴巴到后来请我担任顾问的企业及城市,为了强化数据共享思维,都采用了实际的激励机制。“数据账单”是一种很好的工具,月度数据账单可以让大家知道部门之间的数据供需情况,能够充分促进企业内部对数据中台核心理念(以通促用)的理解。

记得曾经有一年,在阿里巴巴的总裁年度会议中,马云说那一年没有一个总裁达标,因为大家都没有很好地贡献出数据来,所以,数据共享思维这种观念的传播和文化的形成才慢慢得以实现。真正好的数据中台不仅可以给予现有业务高效支撑,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当各部门孵化创新业务时,除了搭建自己的数据平台外,还可以利用中台与其他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联动,即使当前的数据中台与其业务无法做到百分之百贴合,但数据中台上的结构化、高质量、高安全性的数据资源可能更足以支撑新业务的快速崛起。当大家学会了放弃小我、奉献于大我,合理地将数据资源前置到数据中台上实现“共创”时,数据中台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发挥。这也正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数据思维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

在给一些公司高管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认为企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其中也不乏有志将自己的企业塑造成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经历过这个过程的读者应该明白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艰难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中的公司来说,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转型是不可能的。这些年来,我在做顾问工作时与很多高管共同探讨过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议题,下面,我将其中一些有共鸣的话题总结归纳,希望读者可以从这些对话中汲取一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路。

CEO:通过一直以来的观察和思考,我有一个困惑,数字化转型会不会对传统行业来说水太深?因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业务主力在线下,别说数据驱动,有时候连数据收集都很困难。

车品觉:我觉得很多企业都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期待数字化转型能够“大而全”,其实数字化转型最忌讳大而全的做法。因为转型是一个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而且转型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解决团队因为不适应而产生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在冷启动的情况下,最好优先选择定义较清晰的业务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去找数据,或者从传统业务分类中选择部分业务来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前者较保守但风险较低,后者风险较高,但一旦成功影响力会很大。

CEO:我明白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负责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这个项目负责人应该由谁来担任,是业务负责人还是技术负责人?如果由业务负责人牵头,我担心数字化转型项目会变成业务点的工具开发项目,无法跳出当前业务的逻辑,而我们需要的变革是突破传统思维。

车品觉:我认为数字化转型并非一个项目,而是一场波及全公司资源的变革。所以选择的负责人必须直接向CEO汇报工作,而且这个负责人必须具备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懂技术并且熟悉业务,这类综合式人才以内部发掘为佳,再辅之以具有实际转型经验的高管及顾问便可。除了负责人的选择之外,我认为最高管理层的数据战略制定、目标管理、定期复盘也很重要。谨记,数字化转型是倾全公司之力的变革,必须群策群力。

CEO:我们的集团业务繁多,各子公司的数据分布零散,甚至在子公司内部,数据也分布在几十个不同的系统中,所以在数据使用方面,经常会听到各种抱怨,统一管理难度很大,但这又是一项必须推进的事情。那么,从管理组织架构上应该如何做到统一管理子公司内部甚至跨子公司的数据?是应该由各子公司单独管理,还是应该由集团统一管理更合适?

车品觉:数据治理必须从整体的规划入手,即使是从某一个部门开始,也应该有整体的顶层设计。所以成立一个横向的小组来进行统筹很重要,但切忌把统筹工作看成统一管理。例如,数据的分散现象是有其合理性的,子公司为了提高自身发展速度,其数据的架构自然是为了配合其业务发展而形成。然后再考虑协同效应,看一看进行数据标准化或者共享数据能否促成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数据资源的合与分,首先要看业务需要,然后是战略的部署,并且要注意战略部分的比例,特别是公共数据的整合比率不宜过大。这个平衡的取舍要看集团的数据化应用的成熟度,以及数据交换使用的情况,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要增强分公司之间有关数据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如果连这份信任都没有的话,又谈何打通数据呢!

CEO:如果集团层面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台,子公司是否就不用再自建数据中台了?集团的数据中台与子公司的数据中台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车品觉:企业建设数据中台不是为了单纯地把所有数据集中起来,而是希望以业务目标及业务需求为驱动,打通数据共享的通道,但是打通不意味所有人都可以随便使用,数据的安全、合规、治理都囊括在其中。确定了以打通数据作为战略目标和将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后,就可以确定数据的范围,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推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共建。

在理解了这个关键点后,您应该明白集团中台要解决的是跨子公司的数据共享问题,进而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并以此驱动各子公司的业务发展。同时,各子公司内部也有个性化的数据需求需要自行处理,两者并不矛盾。如果子公司认为他们需要成立自己的数据中台,审视的方法应该是:评估子公司建立数据中台对集团的数据中台是增值了,还是仅仅在制造另一座“数据孤岛”。

CEO:最近经常听到数据资产是企业未来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这种说法,我个人也非常认同这种说法,但也只是有限的认同,因为数据也可能成为公司的负债。关于这一点,我想听听您对于数据资产的看法,尤其是如何才能将数据治理成为有用的资产?

车品觉:您说得非常正确,从数据战略的定位来看,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内部的数据现状进行摸底,通过数据盘点清楚地了解企业现有的数据资源与业务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数据的可用、常用、共享等情况。如果企业缺乏对自身数据资产情况的了解,缺少对数据生命周期过程的监控,最终肯定会使得规划和实操南辕北辙。

如果从战略方向来对数据资产进行摸底,情况就有些复杂了,由于大数据的外部性,企业也要注意从外部的视角去看待数据资源。了解外部的第三方数据对内部数据的战略补充,可能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如您所说,在企业中,并非所有的数据都能成为有用的资产,只有符合数据可用性的要求,而且能产生价值的数据才能被称为数据资产。外部数据因涉及成本问题,在收集上可能要更谨慎,否则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别忘了数据治理可是一个需要很大投入的过程。

企业需要根据数据的战略范围(合理假设)来制订一套数据治理方案,这是推进企业数字化的必要条件,但推动整个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实施难度极大,需要对数据生命周期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治理,让数据变成资产而非负债,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这是一项可以长达数年的数据工程,需要根据前期数据资产盘点的情况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规划数据治理的实施路径,并需要明确短、中、长期分别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以及清晰的工作计划。最后,还要有一个衡量数据资产的量化的指标,这是数字化过程中的最佳瞄准器之一。

CEO:我们的业务主要是靠代理人(中间人)在线下开展的,数据收集存在天然的障碍,为了提升代理人的服务水平,我们一直致力于利用大数据赋能代理人,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数据散布于子公司及代理人的不同系统中,且一直没有被打通;二是很多数据是没有收集甚至无法收集的,经常需要人工统计、处理。想听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车品觉:以这个问题为例,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进行思考:

· 从外到内:根据业务需求及目标,能否明确需要从代理人处收集什么数据,并用以解决业务所关注的问题,这对代理人又有什么好处?

· 从内到外:把收集到的客户资料关联到公司的内部数据中,提高对数据的综合分析所带来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联的能力,需要从数据治理角度考虑,管理者要明确获取客户数据的目的和价值,内部数据汇聚时的质量控制策略,包括系统来源、更新频率、数据变更提示机制等。

最后我想说的是,目标越明确,数据越聚焦,也就越能集中精力收集所需数据。数据来源可以是现有的、整合形成的,甚至是可替代的。第三个来源比较抽象,举例来说,如某一竞争对手的店铺销售量很难得到,但可以依据店外的人流量来进行预测,我喜欢称其为代理数据(proxy data)。

CEO:所有子公司都希望能获取其他子公司的数据以发展新业务,但却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数据共享给他人使用,这是不是一种悖论?例如,寿险部门提出希望集团协调其他子公司开放共享数据让保险代理人在开展业务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客户需求,增加产品销售的成功率,但我们提供借贷普(6)的子公司提出类似的需求时,我们的寿险公司却会因为数据安全及监管的理由拒绝,这让我很头疼。

车品觉:回到之前您问到的关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我想以亚马逊及阿里巴巴为例来进行说明,这些互联网的企业都很容易因为客户为先的信念,而高度依赖数据去帮助获取目标客户,提高客户活跃度及客户体验。在这个前提下,不同子公司对于其收集到的数据,有强烈的意愿经过分享加强对客户的认知,但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他们很少会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甚至认为这些数据是子公司所有的,要改变这种思想首先要从战略层面出发,让大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子公司必定有着各自的小算盘,但只要不影响大局就不是坏事。

您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寿险有什么数据?想要什么数据?可以共享给其他子公司什么数据?其中已经在应用的数据是什么?觉得未来有用的数据又是什么?

如果可以让各子公司回答以上问题,我相信促进数据在子公司中流通共享的方案将呼之欲出。因为本质上数据共享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集团可以把共同利益一致的数据划归集团管理,然后为子公司之间的数据分享确定利益分配的机制。

CEO:近些年我们也陆陆续续做了很多数据相关的项目,在寿险成立了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每年的数据收集、处理、开发、存储成本都在攀升,应该如何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来控制成本,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车品觉: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止境地扩大数据收集的范围、增大数据的体量。但很多企业会存在一种执念:万一某些数据有用呢?所以,它们会尽可能地进行数据备份或存档。另外,成本分摊不到位,导致资源浪费也不理会,最明显的行为莫过同一份数据被不同团队重复储存的现象,计算资源被滥用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仅会提高数据存储的总成本,而且维护这些数据的成本也会同步提高。由此可知,数据归档策略的制定不容忽视,这也是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并节省成本的突破点。

数据归档的目标是将不活跃的数据移至数据生命周期之外,集中精力去优化活跃数据的效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对于不活跃数据,企业可以考虑将其分级存储在更具成本效益的档案管理系统中,在进行物理删除之前使其处于可被检索的备份状态。数据归档不是数据方面的新问题,但是随着数据的存储成本不断降低,数据归档的策略也应灵活调整。

CEO: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非常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愿意投入资源来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应该如何衡量投入产出比呢?尤其是,我是否应该把公司业绩指标作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目标?而且,我希望是可以在一年内看到数字化转型给业务带来的变化,希望听听您的意见。

车品觉:这个问题也是很多CEO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回答,因为每一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着力点都会不一样。但我觉得从原则上来看,数据驱动的方式从一份分析报告到多维度的分析软件、自动算法取代人工决策,再到自动化营运等,都意味着数据收集的闭环越清晰,就越容易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但关键是,企业要养成先订立如何量化项目的成功标准,再启动项目的好习惯。我曾经见过的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是,一个企业有着大量的数据转型项目,但居然没有像样的量化指标。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要求员工改变传统的行为方式,颠覆原有的思维方式,只有改变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方式并使人人都具备数据思维,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业务的进化。就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商业从纸面引入互联网系统中,而现在的数字化转型也同样需要彻底改变公司文化以及员工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及作用,否则仍然是停留在做工具的零散点上。

同时,切忌将数字化转型看作一个短期内就能达成业绩目标的运动式项目。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公司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但忽视了传统企业的纵向分工及信息管理的特点,因而没有做好知识的复用、共创、沉淀,也容易因此失去创新力。企业如果想要在短期内看到业务因为数据转型而得以发展,必须要先从客户的价值点出发,从外到内审视是否存在一些该做而未做的机会点,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解决。例如,在新客户到访时,有没有分析工具帮助房产经理了解客户的喜好、最近看过的楼盘,甚至该客户是不是一个投资者?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企业在数据转型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都是同样致命的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