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产业集群及价值链协同理论分析

2.1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集聚效应

2.1.1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城市群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论著较丰富,如《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王缉慈等人)、《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邵继勇)、《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李凯等人)、《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全球化》(藤田昌九等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论述的“五种模型说”,认为产业集群按不同标准可归纳为不同的模式体系。

1. 轴轮式产业集群

轴轮式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相关中小企业围绕一个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大企业的带动下,各中小企业一方面按照它的要求,为它加工、制造某种产品的零部件或配件,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面又完成相对独立的生产运作,促进自身的发展。日本的丰田汽车城是轴轮式集群的典型。在丰田公司的250多个供货商中,有50个供货商将总部设在了丰田城,其余供货商也聚集在半径为5小时车程的范围之内。所有的供应商都紧紧地围绕着丰田,形成一个整体。丰田要求供货必须准时,货到后不进库房,直接按计划时间上线,即时作业。这套标准化流程是连续花费了3年时间,集合了250多个供应商,通过不断开会、讨论、训练而形成的。标准化生产链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把成本降到了最低。

轴轮式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①有一个大型企业构成集群的核心,带动周围的中小企业发展;②核心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品牌优势,控制着整个系统的运转,并给周边企业以指导;③整个集群的运作以核心企业的生产流程为主线;④相比集群外企业,集群内众多小企业能够提供更低的运费、更符合要求的配套加工产品。

2. 多核式产业集群

多核式产业集群是指众多小企业围绕几个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形成初期,这种模式往往只有一个核心企业和一些相关配套企业,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会出现多个核心企业,形成同一集群内多个主体并存的局面。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这三大全球知名企业带动了众多规模不同的汽车企业。美国有1/4的汽车产于底特律城,全城400多万人口中,有90%的人靠汽车工业谋生。

多核式产业集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以几个企业为核心进行运营;②围绕不同的核心企业形成了多个体系,同一体系内部密切合作,体系间又存在着明显的竞争;③集群中的竞争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即选择外围合作企业(如供货商、服务机构等)和争取顾客,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的配套企业间的竞争,即外围企业竞争对自己企业发展更有利的核心企业。

3. 网状式产业集群

网状式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交叉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网状式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是:①集群中企业的规模小,雇员的人数很少,企业的类型大都属于雇主型企业;②由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流程较少,企业能够独立地完成生产,所以相互之间较少有专业化分工与合作;③生产经营对地理因素的依赖性较强;④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大多是沿袭传统生产方式形成的;⑤供应商和顾客群比较一致,竞争较为激烈;⑥在对外销售方面具有较强的合作性。

4. 混合式产业集群

混合式企业集群是由多核式产业集群与网状式混合而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既存在几个核心企业及相关的小企业,又存在大量没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混合式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是:①多核式产业集群与网状式产业集群并存;②核心企业不仅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发展,也为散存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③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散存的中小企业主要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④技术创新是集群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5. 无形大工厂式产业集群

无形大工厂式产业集群是由诸多在生产流程上相连接的中小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应变迅速,形成了实际上的“无形大工厂”。这种集群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规模较小,但有弹性,形成了一个具有可伸缩性的生产体系;②商业中介和服务组织较为活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为明显,企业间的合作较为密切;④整个集群犹如一个巨大的工厂,其中各个中小企业相对独立地经营,共同维持着整个体系的运转。

2.1.2 产业集群集聚机理分析

很多产业经济学的论著认为,产业集聚是指某一核心产业或几种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产业优势的发展过程。企业集群的形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区位优势、产业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是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李凯等人)论述了链条链接模式、齿轮链接模式和沙滩链接模式。

1. 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沙滩链接模式

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通常是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组成,它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如产业传统优势区域、配套供应商聚集地、原料或燃料集中地、产品的主要市场、交通运输枢纽地、信息和技术发达地、政策红利、廉价劳动力集中地、基础设施优势等,形成各类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把基于区位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称为沙滩链接模式。沙滩链接模式比较松散,集群网络的行动企业间没有显著的供应商—用户关系或者竞争合作关系,有些企业甚至对于原材料等资源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企业之所以能够集聚主要因为公共投入和特殊区位优势。

沙滩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集群网络组织,它是一种外因驱动下的产业集群雏形,经过网络充分发育以后可以向稳定的产业集群组织转化,沙滩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如图2-1所示。此类组织虽然具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态,但是产业网络关联度很低。网络内部的每一个主要生产企业周围可能存在若干小企业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配套,但是,主要生产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却很少,彼此对网络参与程度也很低,结构比较松散,相互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对公共服务、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共享,网络内部的隐性知识交流是影响网络结合度的最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主要生产企业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却十分紧密;企业的关键技术来源、核心知识获取、目标市场,甚至高级人才的招聘均来自集群区域外部。

图2-1 沙滩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

沙滩模式构成的产业集群只不过是外来核心制造企业的暂时栖息地。显然,这样的产业网络结构缺乏集群的根植力。

2. 基于纵向分工网络的产业集群—链条链接模式

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集群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每个企业都在产业链上占据合适的位置,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的状态。在这类产业集群中,通常还会存在为每一个生产环节提供服务的外围联系,如供电、供水、运输、社会服务和产业服务等。

链条链接模式形成的集群网络中,生产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专业生产分工,一般分化出了五级成员:核心制造企业、直接配套企业、二级以下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最终客户。其中,直接配套企业是指专业化生产核心企业所需要的原料、零配件等产品或半成品的生产性企业;服务企业是指为核心制造企业及协作企业群提供科技资源服务及销售/代理/分包等服务的专业性服务企业。此模式对产业集群网络行动者之间的产品配套、服务配套、技术协同及隐性知识共享有较高的要求。

各成员企业通过价值链形成密切的上下游关联关系,围绕该产业的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共同分享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众多服务企业为集群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包括科技服务业在内的智力资源保障、人才保障及基础服务等保障。

链条链接模式的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产品复杂,集成度较高;②产品集成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较高;③核心制造企业的规模优势明显,固定资产存量很大,生产系统复杂,而配套企业在单件产品的生产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或者技术优势。显然,产业链条长的产业往往以链条链接模式为构建取向,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依据自身优势与利益的市场化分割,进行专业化分工,最终形成基于同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外部环境资源配套的区域经济要素耦合模式。

链条链接模式的集群网络结构以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为背景,网络中的行动者依托各自的分工优势参与到集群网络生产中来,链条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如图2-2所示。这种高度的专业化能够保证集群组织内部分工的高效率,并能保持适当的生产弹性,是一种高度柔性化的组织形态。这种“弹性专精”结网模式的集群结构使整个组织兼具竞争力和灵活性,比纯粹的市场组织或者企业科层组织分工效率更高,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另外两种组织形态的替代。

3. 基于横向竞合网络的产业集群—齿轮链接模式

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通常以区域内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由于这些群体之间相互享受着彼此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因而充满了活力。

图2-2 链条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

产业横向关联主要以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是一种齿轮链接模式,集群网络内部存在着数目众多的行动者—制造企业,它们类似于精密仪器中结合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齿轮。通常,该类模式的制造企业之间往往不是供应商—用户关系,而表现为竞争—合作关系,齿轮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齿轮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网络链接结构

齿轮链接模式下的生产企业并非因为分工和生产协作的需要才聚合在一起,大多数的企业是在相同生产环节上从事类似的生产经营活动,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业内竞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集群组织专用性资产的通用化,并有助于集群网络组织内部非人格市价的形成。而且,由于众多企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了知名度高的行业品牌和地区品牌,有助于降低外部市场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从而对外部市场消费者产生吸聚效应。同时,各企业均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技术专长,存在优势互补的可能性和内在动力。

齿轮链接模式中网络行动者间的良性“咬合”是保证整个系统完整、功能实现的关键和保障。显然,参与网络行动者(生产企业)的数量及网络内部隐性知识共享对齿轮链接模式集群网络的结构稳定性意义重大,相比而言,产品配套、服务配套与技术协同对集群网络的存续作用不明显。适当数量生产企业的存在可以使齿轮链接模式的集群网络中形成对内部市场的挤压、垄断和对外部市场的强吸聚力,从而实现网络内部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并在竞合中保证整个集群网络组织的延续。

但是,相似企业的过量集中则会导致恶性竞争。由于生产产品的雷同,各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淘汰赛式的激烈竞争,在利益的驱动下,极可能出现内部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出现某个行动者(企业)逃避集群网络的齿轮耦合义务,破坏内部的潜规则,那么最直接的结果是各要素之间出现恶意竞争,最终很可能会导致整个集群网络结构的分崩离析。

2.1.3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

1. 离散型集聚及集聚效应

离散型集聚是最简单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是指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区域空间内的集聚。包括自然型离散集聚,如不同产业的制造企业自发地沿交通要道的集聚;园区型离散集聚,如没有产业关联的开发园区。区位优势是形成这类产业集群的因素之一。

离散型集聚的企业之间只有简单的空间集聚,没有产业内在的逻辑联系,产业关联度很低,因此只能产生低层次的集聚效应。这种集聚使企业共享集聚区域空间公共资源,主要是道路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等,降低了企业设立阶段的进入门槛和成本。离散型集聚可以提高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形成区域空间内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带,从而以非均等均衡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离散型集聚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集聚企业之间缺少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既不存在市场竞争,也不存在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因此,这种集聚效应既不产生竞争剩余,也不产生合作剩余。

2. 同质型集聚及集聚效应

同质型集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型企业群在区域空间内集聚。同质型集聚分为自然型模式和规划园区型模式。同质型集聚一旦形成,不仅可以获得离散型集聚产生的那种集聚效应,而且还产生竞争剩余。同质型集聚企业不仅可以从集聚效应中获得好处,而且还可以分享竞争剩余,因此这种集聚属于较高级的集聚。区位优势和产业横向关联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主因。

同质型集聚竞争剩余是指同质型集聚企业之间的竞争所产生的特殊集聚效应转化成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导致产业平均利润率下降之间差额。成百上千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同质企业的集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以赢得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价格竞争会降低这一产业的平均利润率,这是竞争给同质企业的集聚企业带来的负效应。

同质型集聚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产生不同于离散型集聚的特殊的集聚效应。一是同质型集聚企业的竞争会形成区域范围内某一产品的特色产业品牌。特色产业品牌的形成,不仅节省了单个企业进行品牌经营的投入成本,而且也降低了企业进入和开拓市场的营销成本。二是同质型集聚企业为追求超额垄断利润的竞争,从整体上会提升集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对相同的市场客户,要想获得超过其他同类企业的高额利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企业必然的选择。同质型集聚企业都这样做可以吸引某一产业的专业人才和科技成果向集聚区域集中,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同质型集聚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同质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同质型集聚企业的竞争会形成区域某一产业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是同质型企业集聚形成的,本质上属于群规模,群规模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的经济规模同样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同质型集聚企业的竞争产生的特殊聚集效应,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同质型集聚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远远大于因竞争而导致的产业平均利润率下降,产生了同质型集聚竞争带来竞争剩余。由此可见,竞争剩余产生于同质型集聚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集聚的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会产生竞争剩余的。

3. 产业链集聚及集聚效应

产业链集聚发展模式属于复合立体集聚模式。产业链集聚的复合性是指这种集聚包容了离散型集聚和同质型集聚,立体性是指以某一产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主轴的,辅之以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的立体交叉集聚,形成由点到轴,再由轴到面的三维立体集聚空间结构。产业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区位优势助长了集群更大程度的发展。

以有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为标准,可以把产业链集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高度分工协作为基础的,被称为“小狗经济”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龙头企业的带动为特征的产业链集聚。因为包容了离散型集聚和同质型集聚,所以产业链集聚既可以获得离散型集聚的集聚效应,又可以获得同质型集聚的竞争剩余。同时,这种集聚以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为联系纽带,由此产生合作剩余。

合作剩余是指因产业链集聚的各个环节上企业之间的高度分工协作,使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倍增乘数效应。在数值上,合作剩余等于产业链集聚企业之间高度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与不分工协作的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之差。

竞合剩余不是竞争剩余与合作剩余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集聚新质基础上产生的超出孤立的竞争剩余和合作剩余之上的竞合协同效应。在数值上,竞合剩余是指产业链集聚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分工协作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与只竞争不协作(同质型集聚)或者只协作不竞争(被称为“斑马经济”的大而全式企业集团内部产业链)企业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之差。

竞合剩余不仅来自产业链条各环节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且包括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的立体交叉集聚效应,即来自于某一产业链相关的各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这是属于区域经济集聚发展最复杂的一种空间结构,这种网状空间结构本质上是以一条产业链为轴心,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围绕这个轴心立体交叉集聚,各产业链的网状集聚派生出更高档次上的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