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关于这本画集,我其实准备了很久。最初的时候,我只是利用碎片时间,以练习的方式勾画了一些草图。对于《山海经》异兽形象的灵感,也仅限于网络上的一些零碎信息。后来有一次,无意间在朋友的书架上邂逅了一本文言文版《山海经》,让我再一次重温了久违的最初在绘画中充满想象的美好过程。于是,我毅然决定离开奋战了十余年的游戏行业,试着找寻最初在案头前,面对一张白纸时的创作冲动。这期间的创作虽然很自在,但过程的艰辛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这十年的光景中,除练习以外的每张画,更像是严格符合各个指标的产品,关上电脑,仿佛它们就从未存在过。那种感觉可能没有找寻自我那般高深,但至少在那时重新拿起画笔的我,是在试着与过去的自己建立某种沟通。

在尝试了熟悉的勾线笔和马克笔之后,我决定改用墨水和毛笔,虽然我在幼年时的绘画启蒙是靠它们,但如今再拿起却有些陌生的感觉。在用纸上,我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漫画纸、宣纸、水彩纸……这些细节从我的作品中不难发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想象。我渐渐发现绘画的进展有些缓慢,原因可能是我拘泥在了很少的一些绘画工具上,于是我便试着让所有绘画工具齐上阵,让它们所具备的不同特性为丰富的创意服务,这使我仿佛找到了一些出路。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是个极其幸运的人,至少在每一次“瓶颈期”来临的时候是这样的。所以在这里,我必须要对那些曾经鼓励和鞭策过我的朋友们深鞠一躬,你们是我当之无愧的“贵人”;另外还要感谢费心为我的画集写推荐语的诸位挚友。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被《山海经》这部史诗般的著作深深吸引着,在我眼里,它更像是一部将《动植物及矿藏详解》《古代国家地理杂志》《上古人文宗教探秘》《百年饮食医药文化》等有趣的书籍集结起来的科普类杂志,之所以叫它杂志,是因为它读起来会比其他资料类书籍更有趣。全文只有三万多字,配有译文,很多地方都值得反复咀嚼。到底是何人初著早已无从考证,这也让《山海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更愿意相信是禹和伯益初著的版本,因为这个版本赋予了它传奇的色彩)。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纂修订版以来,无数的名仕都曾提及书中的内容,这也让《山海经》成了众多神怪传说的母本。随着对这本巨著的深入了解,每天翻阅一些关于《山海经》的文章和资料,已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我也渐渐开始享受这种先吸收文字营养,再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创作在纸上的美好过程。虽然我一度因为自己少得可怜的对文字类书籍的阅读量而感到羞愧难当,但对于《山海经》中文字的“魔力”我却无法抗拒。我相信你也如此。

历经数月的打磨,如今这部画集终于初现雏形,我先是根据《山海经》书中记录的地理方位走势创作画稿,再按照动物的不同类别和习性分类排序,这样做是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有所依照,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刚拿到样书的那一刻,一种奇妙的感觉随着手指触碰书页的瞬间进入大脑,仿佛那些异兽形象和我的原图很不一样,它们变得更加的鲜活生动。对于缺少出版经验的我来说,根本没有想到印刷出来后会呈现出如此效果,当时的喜悦之情至今犹记。

目前,我还在继续《山海经》的内容创作,但对于之前的一些作品我还是觉得不够满意,认为或许我能让它们变得更好,我也会担心无法让读者读懂我的感受。但无论如何,衷心希望你会喜欢我的故事,喜欢这本画集。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