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不偏激,无观点”

越“坚定”,越能提升观点留存率

“没有人比我更懂……”是特朗普演讲时的常用语,省略号的内容每更改一次,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是一种“偏激”的演讲方式带来的效应。真的是他最懂吗?当然未必。每一个领域都有无数的专业人士可以比特朗普更能讲出道理来。但又有什么关系?他是美国总统,践行观点的资源有很多,他的话传播得最广泛,人们会记住他的观点。

“在座的都是杀人犯。因为你们都没有采取措施制止这起事故的发生,最终导致了人员伤亡。”这也是一种“偏激”的表达方式,事实上,现场没有杀人犯,但会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演讲者让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它的核心观点很明确:每个人都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人都要高度重视,必须改变起来。

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实际上他们表达的内核没有变,“偏激”的只是语言表达方式而已。特朗普并没有在所有领域都成为专家,人们不这么认为,他自己也没有这么认为,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在这个领域他的政策是正确的。同样,第二例子里,会场里也并不会有人因为演讲者说过是杀人犯而被警察逮捕,但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不偏激,无观点”这句话除了要用新颖吸引人的方式来表达之外,还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演讲内容要和听众密切相关。

提升观点留存率,首先就要确保自己所讲的内容对听众有价值。价值点越高,留存率越高。如果谈话内容本就是听众想听的,人们会非常认真地听你发言,甚至忽视你的某些错误,比如世界杯期间,大家本就很想听足球解说员的“激情演讲”。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听“汇报”,是因为跟自己“不相关”。人们不喜欢听“广告”,是因为广告多半是为了把听众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

提供对听众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上一节里谈到的,要对听众有“可迁移知识”。换句话说就是,“不偏激、无观点”是建立在以听众为中心上的“偏激”。具体做法如下:

(1)分析自己的听众及其构成,识别、理解和排列你的听众,把听众分成ABCDE等各个群体。

(2)头脑风暴列要点,罗列出各个群体想听的话题、不想听的话题、不想听也必须讲的话题。

(3)列定表达的要点内容后,搜集最能与听众引起共鸣的素材,组织表达的策略。

第二层意思是,对自己要表达的重点要有所“倾斜”。

什么都说,一定会让听众觉得太琐碎,等于什么都没讲。整个演说过程一定要紧紧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和关键,从而让听众印象深刻,听众才会帮助演讲者传播。演讲者要有清醒的认识,技巧是为了让内容的感染力更强,把内容深深地烙印在听众心上,而非让听众感觉演讲者在“自我炫耀”。

第三层意思是,态度要肯定。

作为一个演讲者,不能自降权威。模棱两可的态度会降低主讲人的“权威”,让听众感到你在自我否定。当你对自己的话题重点,做足了准备,就要用确信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和声音说出来。试想一下,比尔·盖茨演讲时,开场的这句话,如果从原来的“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变成“也许,我们每个人不妨找一个教练”,作为听众会是什么感觉?准备的意义就是在这里,能够让你表达自己观点时充满底气。

听众只能记住“3”个要点

无论你讲了多少要点,听众只能记住3点。

比如,听众有5个主要群体,想听10个话题、不想听4个话题、不想听也必须讲的有6个话题,把这些要点都罗列出来,分门别类做出应对。演讲中不会有那么多时间讲太多要点,大部分演讲一般只包含两三个要点。不管一个演讲要讲多长时间,如果你有太多的要点,听众肯定记不住。

如果演讲者觉得每个观点都很重要,那就没有什么重要性可言了,必须要有所舍弃。如果列出的要点太多,可以将它们分成几类,分别做减法而非加法。通过内容“漏斗”筛选之后,留下来的才是“关键点”,需要表达的重点。

围绕表达的重点,组织素材,选定最佳表达策略

抓住重点,才能深入人心。要点和顺序取决于三个方面:演讲主题、演讲目的和主要听众构成。确定了要点之后,还需要排列它们在演讲中的顺序。这同样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观点的清晰度和说服力。

一切为中心论点服务,才不会乱出牌乱章法,把核心观点搅浑。公众演说的策略,和向领导汇报一样要讲技巧。表述策略不当,特别是重点不明晰会模糊演讲目的,听众会觉得演讲人思路很混乱。

大家可能听过这样的演讲,演讲者在举例时牵出了另外一个话题,由于自己或听众特别感兴趣,结果讲这个话题讲了十几分钟,最后主讲人自嘲道:“好像有点跑题了,跟我们的主题有一点不相关,好,我们再回到原来的主题。”

我见过很多演讲者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总是特别拖沓。拖沓的感觉就是说话很多,但是听众能入耳的很少。“婆婆妈妈”式演讲反而激起听众的排斥,入心的就更少了。对于听众而言,平淡无奇、过于琐碎的内容等同于无观点,因为分享的“信息”无助于他们记住你的观点,反而成为让听众“走神”的因素。就像一个聊天时天南地北什么话题都能扯的人,总让人觉得不够真诚。演讲时不紧扣主题,也会让听众觉得没有做足准备。

多次重复,就能让你的观点和想法更深入人心

演讲是说的艺术,如果你不会讲很有冲击力的语言,观点的冲击力也会减弱不少。而精于此道的人,即使很普通的话语,也能深入人心。平时表达自己观点时比较温和,不好意思“发难”的“内向型”演讲者,不妨运用一个简单的“超级外挂”来提升观点在听众心中的留存率。这个“超级外挂”就是重复。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发表了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标志着20世纪黑人民权运动进入高潮。这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演讲之一,后来,演讲的内容被刻在了纪念堂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的这次演讲就用了“反复”这种修辞方法,更确切地说是“首句重复”,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愿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愿景的力量至今没有褪色。2013年8月28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也站在这个地方发表讲话,以此纪念《我有一个梦想》发表50周年。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短语连续八次出现在了句头,简直成了语气词。这一点是任何演讲者都能轻松模仿的。

有一次李敖接受采访被问道:“台湾最有学问的人是谁?”李敖回答:“第一名是我,第二名是我,第三名还是我。”于是,人们也轻松地记住了李敖的语言和观点。简单地重复强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观点的留存率。演讲的最初级目标,就是要人记住自己的观点。

演讲是抢夺眼球和耳朵的艺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偏激”的表达是一种办法,“重复”也是一种方法。

“左顾右盼”的坏习惯将降低观点留存率

第一,没有时间概念,长篇大论。

长篇大论的演讲,应该每个人都听到过。我们可以理解演讲者的心情,总是想把所有的要点都讲到,每个要点都想讲得特别清楚,但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高度关注。当下面向社会公众的会场演讲已经被安排得越来越短了,从最初的一个小时到几分钟。演讲者应该适应新形势,训练自己在10分钟、3分钟,甚至极端情况下在30秒之内把一个话题说清楚。

第二,使用不接地气的语言。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听够了那些不接地气的演讲,这样的演讲不需要再举例了。那些让耳朵都起茧的词汇和概念,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我能想到的最好用途就是催眠了。

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说法呢?为什么不能更接地气一些?原因也很简单,演讲者害怕说错话,认为语言不严肃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没人听的风险。这种演讲只是走走过场,耗费台下所有人的时间,他并不需要对此负责。

第三,总想着面面俱到。

演讲中,想要提到所有的点,想要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想要把每一句话表述得滴水不漏,这样的演讲稿一定也准备了很久,但它同样没有生命力,它是死的语言。你会发现,这样的演讲词里每一句都有好几个定语、补语,那么它就像法律条文一样严肃。

大多数人不会有那么多时间,什么都要讲,那就没什么重点可言了。撒胡椒面式地呈现观点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每一个提到的要点,也要尽量简短地表达,能讲故事的就不要用数字,能用数字的就不要用文字。如果演讲者每提到一个名词都要规规矩矩地讲它的专业定义,那么整个演讲过程就成了读专业词典了。

第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整体的表达策略。

策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述策略不当会让演讲目的不明确,听众会觉得你的思路很混乱。再加上人类大脑的临时记忆里,一般上限就是7个元素模块。策略顺序不当会加大元素模块的记忆负担。

演讲内容的每一个部分都要呼应主题,不管是讲故事也好,示例也好,自己丢出去的飞盘,总要能接得回来。从小学就开始锻炼的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些基本功可千万不能丢了,它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