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莽时期地名的混乱

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他仍都长安,改名常安,称西都京兆尹,又拟迁都洛阳,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在新都周围设左、右、前、后、祈、北六个尉郡,而在西都周围则设立京、师、列、扶、翊[yì义]、光六个尉郡,不过未到迁都时,新朝即被推翻。

新莽的地方政区仍采用郡、县二级制,不过名称改变极大,并且一地名称又常有多次变换。顾颉刚先生等编的《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中说:“诸郡县罢置更易,靡有定规,即当时之吏民已痛感其繁琐,不能复记其名称。《莽传》(按:即《汉书·王莽传》)中言其时郡之改易,岁有更变,一郡且有五易其名而还复其故者,可谓极复杂之能事矣……往往有诸郡属县互易,县已尽,郡已废尚不知……诚滑稽之事也。”

有些郡名虽然仍在沿用,但却不是原来的地方,例如新莽时期的常山郡是西汉时的中山国(今河北定州市一带),而汉代的常山郡,在新莽时已经改称为井关郡(今河北元氏县一带)。又如新莽时的九江郡为西汉时豫章郡(今江西省地),而西汉时的九江郡则是新莽时延平郡地(今安徽寿县与合肥市一带)。

县名改变的频率也很高,西汉朔方郡(辖10个县)在新莽改称为沟搜郡后,有7个县改了名称。西汉的雁门郡在新莽时改为填狄郡,所辖14个县中有12个改了县名,从中可以看出其更改的幅度之大。

在王莽所更改的地名中,对边疆地区居民使用了很多不友好的词语,例如厌戎(西汉陇西,以下括弧内皆西汉郡名)、威戎(北地)、填戎(天水)、填夷(琅笽)、填蛮(长沙国)、获降(五原)、受降(云中)、得降(定襄)、填狄(雁门)、厌狄(代郡),这里的“填”字即“镇”字,“厌”字即“压”字,都是一些不友好的用词,当然会引起边地居民的憎恨与反抗。王莽在即帝位以前认为中国既有东海、北海、南海,也应有西海,所以使人多持金币诱惑今青海湖附近羌酋献地内属,设置了西海郡,但不久又失去,反而使临近郡县也不得安宁。新莽政权仅维持了十多年,就在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被推翻,但大起义的果实却又落入汉高祖后裔刘秀手中,刘秀以洛阳为首都,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

①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