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尊卑上下

无论是先秦文献还是出土实物,都显示西周是一个重视饮食的时代,那时候人们关心的不仅是吃什么,更注重的是怎么吃,将吃这件天大的事上升到礼的高度。在《周礼·天官·冢宰》中,负责王饮食的官员数量庞大,大约占所有官员的 60%以上,分工也非常细,有膳夫、庖人、腊人、内饔(yōng)、酒正、酒人、凌人、浆人、醢(hǎi)人等,这些人负责的不只是简单地满足帝王的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与饮食有关的祭祀、宴飨活动的礼节规矩。

列鼎制度 所谓列鼎就是将一定数量的鼎和簋,按大小依次排列在一起,而鼎、簋数量的多与少,则是划分人们身份高低的标志,数量越多,地位越高。反之,则低。通常说天子“一言九鼎”,就是说,天子的身份用鼎、簋的数量来表述的话,就是九鼎八簋,低于天子的诸侯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西周时期不仅在用鼎、簋的数量上有限制,就连祭祀时用什么肉、可以吃什么肉,也有严格的规定。天子的祭祀叫太牢,第一个鼎内盛放牛肉,以下依次为羊、猪、鱼、肉脯、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少后两味;卿大夫第一鼎盛放羊肉,以下依次为猪、鱼、腊、肠胃;上士只有猪、鱼、腊三味;而普通百姓祭祀祖先时只能使用鱼。因此一个我们熟悉的成语——“鱼肉百姓”也就出现了。

◎列鼎制度

◎儿鼎、儿簋

西周中期,宝鸡国墓地茹家庄一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20 世纪 70 年代中叶,在秦岭北麓,渭水之阴,清姜河东岸的冯家塬上,宝鸡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西周时期(yú)国的一代国君伯的墓葬,墓葬中一组代表墓主身份的鼎、簋,被认为 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较早的一组列鼎。墓主的葬具为内棺外椁,有陪葬小妾 1 名,殉葬者 7 人;共出土文物 563 件(组)。其中,青铜礼器 197 件(组),玉石器 344 件(组)。这些随葬品在墓葬中排放有序,组合规律。在墓主头端棺椁之间单独摆放着一组五件大小相次,形制、铭文完全一致的鼎,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四个风格一致的簋,显然不是作为生活用具随葬,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体现墓主身份的列鼎。在伯墓旁边还有一座车马陪葬坑,出土了三辆豪华的马车。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伯高贵而显赫的身份。

周代的宗法制下,人们奉行的是“事死如生”丧葬观念。“事死如生”就是严格按照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的标准来安葬死者,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简而言之,逝者生前吃什么、用什么,死后就陪葬什么,甚至更多;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会倾一家之力,厚葬死者;有爵位者则更胜一筹,代表身份的青铜礼器、金玉珠玑的华丽服饰,自然不在少数;若是男子,还有各类武器、车马陪葬;甚至还有多则数十人,少则数人的人殉。身为伯爵的伯,其身后丰富的随葬物品及数人的人殉,是这种丧葬理念的真实再现。

民以食为天。所以,在我们的国家,熟人见面总会客气地问候一句“吃了吗”,言下之意是问好,而不是吃,以“吃”代“好”的问候可谓独特,足以反映出“吃”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周代饮食与礼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许多重要的礼仪场合,如分封诸侯、庆功赏赐、报捷献俘、祭祀神灵、检阅军队等,往往都有宴飨在其间。《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这种飨礼常和射礼、祭礼等一起举行,从座席的位置、使用的餐具、吃的食物,以及饮酒赏赐的仪轨中,把森严的礼制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顿饭而已,周人也要根据吃饭的对象分出许多的不同,其礼数之繁缛可见一斑。

分餐制中的食器 考古资料显示,分餐进食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西周时期,在分餐的习俗中融入了礼的成分,使分餐进食的方式制度化、礼制化。宝鸡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中,鼎的数量、种类较多,而且器形普遍较小,鼎腹底部多有烟炱(tái)痕迹,显然是实用器,因而多多少少可以反映当时人们分餐进食的一些风貌。夔足带盘鼎是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件,器形较小,通高只有 15.2 厘米,口径14 厘米,鼎腹较浅,深仅 7.8 厘米,重 1.8 千克。下面还有一个带“十”字镂孔的盘,三个夔形扁足昂首承鼎,穿过盘身卷尾支于地。双层设计,显然不是装饰,应该有它特殊的功能。

◎夔足带盘温鼎

西周中期,宝鸡西周国墓地茹家庄1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铜匕

西周中期,宝鸡西周国墓地茹家庄2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西周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遵循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吃饭是每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时间大约在上午九时左右。因此,古人把辰时称为“食时”。第二顿饭叫餔(bū)食,又叫飧(sūn),时间在下午四时前后;餔食多半是把朝食剩下的熟食热一下就吃,不再做新饭。这类鼎就应该就是“餔食”时用来加热食物的鼎。西周王朝礼制森严,地位身份不同的人在进餐时吃的食物、用的餐具是有差别的,也决不允许混淆。因此,他们多采用“分餐制”的方式进餐。不仅如此,在正式的宴席上,餐具及饭菜的摆放也是有规矩的。据《礼记·曲礼》记载:进食的礼节,左边是肴(带骨的熟肉),右边是胾(zì,切好的熟肉),饭放在人的左边,羹放在人的右边,脍(切碎的肉丝)和炙(烤肉)放在肴胾的外面,醋酱放在肴、胾的里面(靠近人吃饭的那面),葱放在醋酱的左边,酒放在羹的右边。这里提到的各种肉制品,往往盛放在造型各异的鼎中加以区分,带盘鼎也可以是这种合中用来温热酱料的温鼎。分餐过程中还有一种关键的分食器叫“匕”。匕长得像大勺子,只是勺柄宽扁厚重,不似现代勺子那般精巧。不同的是,匕部前端是尖的,边缘部分也非常锋利,其功能就是用来挹(yì)取饭食、分割肉食。匕边缘锋利的刃是用来分割肉食的,用匕尖插入分割好的肉中,将其分别放入分食的小鼎中;而勺的功能不言而喻,是用来挹取饭食的。一器多用,简单的工具却有着多种功能,古人的智慧的确不容小觑。

古人餐桌上的礼仪 古人吃饭用手抓饭,所以饭前必须洗手,吃饭时如果有搓手的动作,是对一起吃饭的人不尊重(搓手意味着手不干净);热饭上来也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食物,只顾自己吃饱;不能与人争夹菜肴,不能将拿过不吃的食物再放回去;吃黍米一类主食不能使用筷子;喝汤不能大口喝,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要细嚼慢咽,也不要给自己的汤羹里加调料(表示嫌弃主人汤羹不合自己口味,对主人不尊重);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吃肉食不能直接用牙咬,应该用手撕开吃;吃烤肉也不能一下吃一大块;不能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吃完饭也不能当众剔牙。

饮、食不分家,食当然离不开饮。能与“食礼”相匹配的自然是“酒礼”。《尚书·酒诰》曰“无彝酒,饮惟祀”,意思是“不能经常喝酒,只有祭祀的时候才能饮酒”。祭祀乃国之大事,周人将饮酒纳入祭祀的范畴,可见其对饮酒的慎重。这种态度致使周人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叫“禁”的酒器,而且不再追求酒器的奢华和数量,更注重饮酒过程,强调仪式感。仅祭祀的酒器就十分的考究,有专门用来盛放祭祀用酒的容器曰“卣”,祭祀用的酒曰“秬(jù)鬯(chàng)”,行燕礼用“爵”“觯”等。

◎伯各卣

西周早期,宝鸡国墓地竹园沟七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祼(guàn)礼中的酒器 祼礼是商周时期一种以酒祭祀的礼仪。许多重要的礼仪中都有酒礼,其中的祼礼则是最先实施的一项内容。如周代的“籍田礼”,《国语·周语》中是这样记载的,“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礼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可以看到,在“籍田礼”当天,首先举行的仪式就是“王祼鬯”,“祼”通“灌”,把鬯浇灌在地上,请神(先祖)降临来享用,这个过程就叫“祼礼”。《礼记·郊特牲》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周人祼祭用的“鬯”是什么?用什么来盛装呢?

关于盛装鬯酒的容器,文献与金文都有记载,明确卣是用来盛“秬鬯”酒的容器。“秬鬯”又名鬯酒,秬是黑黍,鬯为香草。《说文解字》云“鬯,以秬酿香草,芬芳条畅以降神也”,意思是这种加入香草调和的酒,香气能引神灵来降福,因而鬯酒是专门祭祀神的酒。古人认为,神不饮食,但喜欢香味,以香气享神明称为“歆(xīn)”。因鬯酒中加入了香料,发出的味道更为浓烈,鬼神更乐于享用其“芬芳条畅”之气,升歆灌地,上、下交泰。所以鬯酒是祭祀天地、鬼神时用的酒,并不供人享用。用来盛装这种敬神的鬯酒的容器——卣是当时最高级别的盛酒器。所以在青铜酒器中,卣最为精美华丽,伯各卣也不例外。伯各卣一大一小两件,与伯各尊组合成一套盛酒器。“伯各”是卣主人的名字,为国一代国君。伯各卣以端庄典雅的造型、华丽繁缛的纹饰、巧夺天工的工艺而著称。伯各卣装饰纹饰满布全器,四道华丽的高扉棱自器盖纵贯至圈足,将卣体纹饰分为四个区域;纹饰由内到外分为四层:地纹、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通体以云雷纹衬地,浅浮雕的夔龙或回首或探首,分布于盖折沿、卣颈及圈足部位;夸张的高浮雕大饕餮兽面占据器盖盖面和腹部的主要位置,神秘威严;兽面以高扉棱为鼻展开,圆目、巨口、卷角翘出器外;提梁不仅在表面以龙纹装饰,而且在提梁的弯折处又以形象写实的圆雕牛首点缀;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提梁末端套环处的圆雕羊首,羊双目有神,宽额高鼻,长吻微闭,夸张的羊角卷曲近三百六十度;纹饰层次清晰,疏密有致,线条流畅自如,一气呵成,完全没有拼接痕迹;而盖与器扣合得严丝合缝,提梁前后活动的角度也恰好能把卣盖打开。这些都得益于工匠娴熟、精湛的铸造技艺。

不难看出,伯各卣由内到外都散发着做器者对祖先的崇敬之情,所以才会把这件祼祭礼中的盛酒器打造得如此精美绝伦。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但不能使用卣,更不能饮用卣中的美酒。即便是饮酒,也要遵循繁缛的礼节。

飨礼中的酒器 “飨”在金文中写作“”,中间是“”(簋),两边为两人相对而坐,中间为两人共食一簋的样子,意思是两人一起吃饭。飨礼是天子和诸侯、公卿大臣为招待宾客而举行的一种饮酒礼,常与祭礼、射礼、献俘礼等结合在一起举行。西周时期的飨礼很有仪式感,设有专门的“司仪”负责劝食、劝酒,参与引导整个礼仪的执行。飨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是“献”,关于这个仪式,《诗经》是这样描述的:

◎爵

西周早期,宝鸡国墓地竹园沟八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幡幡瓠(hù)叶,采之烹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fán)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zuò)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chóu)之。

“献、酢、醻”合称一献,有四个环节:古代的酒多是自家酿制,所以主人在“献”酒前先品尝酒味,这个环节叫“尝”;宾客入席后,主人取爵到宾客前奉于宾,称为“献”;宾客取爵还敬主人称为“酢”;主人将酒注入觯内,先自饮,然后劝宾客随饮叫“酬”。“一献”之后,主、介(司仪)之间,主与众宾客(主宾以外的其他来宾)之间,还要分别进行献、酢。在这个环节中只是敬酒,并不真正饮酒,旨在表达主人对宾客的尊重;接着主人请宾客品尝美食。飨礼之后是燕礼,“燕礼”通俗讲就是饮酒的礼数,这时才开始真正的饮酒,还要由乐工奏乐助兴,直至尽欢。我们在这个饮酒的环节中可以看到,凡是敬酒都用爵,自己饮酒用觯。这些献爵、酬爵、酢爵也不能随意放置,据《礼记·少仪》记载“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僎(zhuàn)爵皆居右”。“客爵”就是主人在“酬”的环节敬宾客的爵,这个爵里的酒是不饮的,所以放在左边;“其饮”指主人在“献”这个环节敬宾客的爵,这个爵里的酒是要饮的,所以放在右边。“介”类似“司仪”,“僎”是参加这个飨燕礼的贵宾。主人给他们在“献”这个环节敬的酒爵,还有他们在“酢”这个环节给主人敬的酒爵,都要放在右边……先不说他们为饮酒要履行多少程序,单在每人的席位上要放的为履行这些程序用的酒具数量,就不在少数。

◎觯

西周早期,宝鸡国墓地竹园沟八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周人的这种饮食礼俗,不仅仅是体现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对人的尊重,更是为了“明尊卑,分上下”,达到“上下有序,则民不慢”的教化结果。

古人酒桌上的礼仪 我们今天许多饮酒的礼仪,其实都来自先秦时期,比如“干杯”,古代宴席中也有“干杯”的仪式,不过他们不说“干杯”,而说“釂”(jiào);往往是长者提议,但长者没有喝光爵中的酒之前,其他人是不能先喝的。如果年长的人为晚辈斟酒的话,晚辈要赶紧起身,走到放置酒樽的地方向长者行拜礼后才能接受酒,长者对晚辈的行礼要客气推辞,晚辈返回座席后才能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