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李陈给新军题了军号“天雄军”。
历史上,卢象升创建新军的军号,也是这个。
天雄军按照新军制,属于募兵制,每月不出征的话,响银二两,出征的话,每月响银五两。
另外,杀敌也有赏金,一个蒙人五两,一个金人十两,流寇只有二两。
战利品按照五一四比例分配,五成交国库,一成给主将,四成归将士所有。
这些规定都直接写在了新军军营墙壁上。
与这些规定一起刻在墙上的,还有十七禁令五十四斩。
新军入伍第一个月,就要背诵这些军规。
背诵不了军规的,第二个月军饷减半,第三个月赶出军营。
如今,卢象升锻炼新军半年有余,原本从各处招来的军伍有三万五千多人,如今只剩下一万五千多人勉强合格,其中骑兵有六千人。
杨嗣昌和曹文诏要出使蒙人各部,按照李陈给的条件,需要各率领三千铁骑。
天雄军一共六千铁骑,一下子就被薅走了。
卢象升早就在自己训练新兵时,就知道这个结果。
所以,虽然心疼,但还是客气的让杨嗣昌和曹文诏挑人。
等两人带着六千铁骑离开,卢象升看着一下子空下来一半的营地,不得不思考,该从哪里补充人手。
新军募兵制,从明面上来看,是阁老徐光启五年计划中的项目。
但是,真正的朝堂中人都明白,这些计划都是李陈的主意。
在大明朝,皇帝要干什么,大臣们如果要反对,只能用阴奉阳违的方式。
卢象升为了筹建新军,真是不容易啊。
李陈不管这些,他给了卢象升尚方宝剑,又每月提供十万白银。
卢象升有钱有权,都把事情搞不好,那他也就不配做未来崇祯大帝的大臣了。
再说曹文诏领了骑兵后,又去户部领取军饷,一共三万两。
三万军饷好说,李陈早就让户部尚书准备好了,一钱银子都不打折扣。
领了军饷,曹文诏心里就有无限感慨,在此之前,如果皇帝赏赐三万白银,到军伍手里,能省下一万两,那就叫有良心。
正常操作,是见面劈一半。
户部拿走三分之一,监军太监拿走三分之一,作为主将还要拿走剩下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三万两能发给军伍五千两银子,才算是正常的。
现在曹文诏领到了足响,心里自然是感慨无限。
“曹将军,该发响了,皇爷还等着咱家回报呢。”
王承恩也就是曹文诏的监军太监,在大军没有离开京师前,需要把曹文诏每一件事都要汇报给李陈。
就算是大军出了京师,有条件的情况下,五天汇报一次。
如果离开了大明疆土,作为监军太监,就要做好每天的笔记。
这些笔记都是以后给军伍论功行赏的依据。
曹文诏作战勇猛,也知道监军太监得罪不起,又见王承恩不卡不要,心里虽然拿不准要不要事后给王承恩补上一份礼物,但是现在该做的事情不能耽误。
曹文诏给所有人发了响银。
一共三千人,这个人数包括了曹文诏和王承恩,以及两人的部曲跟随。
每人十两银子开拔费到手,所有军伍顿时欢天喜地。
十两银子已经足够大家卖死命了。
更何况皇帝还说了,如果战场杀敌,还额外有赏银。
开拔费拿到手,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跟着曹文诏,又去了内库。
内库准备的装备以及粮草也早就准备好了。
一切搞定,曹文诏和王承恩商议确定,明天一早出发,王承恩就骑着马跑回紫禁城,给李陈汇报去了。
回报情况的不仅有王承恩,还有杨嗣昌的监军太监秋雨。
秋雨在历史上应该名不见传,而在这个影视世界里,运道真心不错,竟然是一个万里挑一的练武奇才。
李陈穿越过来,击杀了魏忠贤,又清洗了一部分魏忠贤的铁杆。
紫禁城内阉宦数量一度低到只有六千多人,现在阉宦数量又升到一万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皇陵和全国各地皇庄调回来的。
其中这一万多人年龄不足十八岁的,又占了三千多人。
李陈命曹化淳从这三千多人中,挑选一千多能习文习武的,传授给了这批宦官一种特殊功法。
这功法效果和修炼方法,都和辟邪剑法类似。
李陈给赐名“葵花宝典”。
像王承恩,就属于练武奇才,半年时间,已经学武有所小成。
而秋雨却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半年时间,已经步入大成。
做个大家认知对比。
王承恩如今实力,大约相当于自宫前岳不群的水准。
而秋雨是自宫后岳不群的水准。
“见过秋雨公公,”王承恩到乾清宫的时候,就见到秋雨正在等着李陈召见,走过去,低声打了一个招呼。
秋雨眉若山黛,唇红齿白,脸型柔和,加上身形瘦弱,低眉顺眼,不言不语,倒像个小姑娘。
这副模样在宫中,任谁见了都会想要欺负一下。
当然,在李陈穿越之前,秋雨就是被人叫做“小木头”,谁都喜欢欺负他。
也就是李陈开始传授小宦官“葵花宝典”,秋雨练武天赋慢慢展露出来,这才算是出人头地,没人敢再欺负他了。
“王兄。”
秋雨看到是熟人,微微颔首。
两人站在宫殿外,自有内侍进去通禀。
不一会,内侍传话,让两人进去。
和电视剧中不一样,不需要内侍大声吆喝。
王承恩和秋雨进了乾清宫,李陈正坐在龙椅上,和曹化淳聊着天。
两人老老实实磕头请安。
李陈让他们起身,开始询问两人一天见闻。
王承恩跟着曹文诏,因为曹文诏本身做事中规中矩,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秋雨跟着杨嗣昌,杨嗣昌作为阁老杨鹤之子,各部官对杨嗣昌就非常客气。
李陈听了,也不以为意。
捧高踩低,人之常情。
“这里有两份圣旨,你们拿着,都是给科尔沁部落几位台吉的。”
台吉,是汉语“太子”的音译。
蒙人,喜好汉文化,经常有这样的音译,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皇太极,其实就是“黄台吉”,其中“黄”是一个前缀称号。
后来有人谗言,说“黄台吉”和汉语“皇太子”音同,就改名“皇太极”了。
这是一种说法。
反正,蒙人各部首领,基本上都是“台吉”。
“告诉他们,朕听闻他们部落的郡主格格非常漂亮,连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都非常喜欢,朕也想知道,他们的郡主格格漂亮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和秋雨听到李陈这么说,脸色不变,心里却是牢牢记下来这段话。
李陈继续说道:“朕允许他们蒙人首鼠两端,毕竟作为弱者,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但是,就算是首鼠两端,也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决不能惹怒强者。”
“这次你们北上,朕允许你们覆灭三个部落,以儆效尤,免得他们自误。”
“奴才领旨。”
李陈教导了一阵,主要是提醒这两人做了监军太监,可不能真的自以为是,和曹文诏,杨嗣昌抢夺指挥权,争夺战利品等。
因为时间不早的缘故,李陈也没有说太多,就让两人赶快出宫去了。
两人既然做了监军太监,就不能离开军营太久。
加上明日军伍开拔,两人若是不想因为迟到,而被斩首,晚上最好睡在军营里。
两人这一次同路到了军营,军营大门口有四个锦衣卫小旗等着。
这是李陈赏赐给他们的侍卫跟随,帮他们办差的。
军伍夜间一般都禁止大声喧哗,所以几人进了军营,找个地方就睡下了。
第二天,杨嗣昌和曹文诏击鼓催征。
六千人队伍整齐划一,悄无声息离开了京师,向北而去。
没有任何人相送。
因为这一次出征,朝廷里都以为这一次只是简单的练兵。
只有几位阁老才有资格知道实情。
这些骑兵都是一人双骑,出了城门,加速前进,当晚就出了喜峰口。
第二天,六千人离开喜峰口,就算是进入草原了。
曹文诏经验丰富,杨嗣昌跟着曹文诏学习,一直到了承德,这里是归化蒙人放牧的地方。
早就有两百蒙人骑兵等着,准备一起出发。
其实六千骑兵里就有近两千人是蒙人,这些蒙人骑兵普遍比汉人骑术高明。
三天后,六千人队伍到了科尔沁草原,休整一夜,曹文诏命人找来了杨嗣昌:
“杨大人,这里已经是科尔沁草原了,陛下有命,到了这里,咱们分兵各行其是,咱们也该就此别过了。”
“曹将军所言极是,”杨嗣昌年龄和曹文诏相当,都是三十来岁,这一路上两人也算是互帮互助,杨嗣昌向曹文诏讨教了不少知识。
如今分兵在即,杨嗣昌再次感谢曹文诏的不吝赐教。
曹文诏客气的挥了挥手,就告辞离去,带着队伍向东而去。
看着六千骑兵一分为二,杨嗣昌一时间感慨不已。
“杨大人,咱们也该出发了。”
监军秋雨这时候走了过来,催促道:“皇爷有命,咱们可是要灭掉三个金奴部落的。”
“秋公公所言甚是,击鼓出发。”
杨嗣昌有个文官臭毛病,不喜欢和太监说话,对于秋雨催促,邹着眉头下了军令。
不大一会,原来军营驻地已经空无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