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一点也没关系
- (比利时)吕克·斯维宁
- 1594字
- 2021-12-08 15:32:59
6 奖励的欺骗性
除了离线网络、在线网络和交换网络之外,我们的大脑中还有几百种网络,但限于篇幅我无法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举例来说,我们还有记忆网络和恐惧网络,每个脑网络都十分有趣。更有趣的是人们还常常对这些脑网络产生误解,比如很多人都觉得记忆藏在大脑的某一个部位之中。事实可不是这样,我们的记忆分布在整个大脑专门用于记忆的脑网络之中。这非常令人难以置信,也颇有趣味,但我们恐怕要再写作一本书才能讲清这个问题。
本书中会略微提及大脑中的奖励网络,因为它和我们的在线网络有着重要联系。大脑的奖励网络由一部分脑区组成,这部分脑区会产生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我们受到刺激时,比如说吃巧克力、做爱、购物等等,这个网络就会活跃起来。甚至不需要受到真正的刺激就能够将奖励网络激活—有时只需要想想就够了。
奖励网络其实对我们有些欺骗性,因为它并没有真正给我们奖励,而是只给出了一个承诺。当目标实现之后,多巴胺的分泌也就立即停止了。于是,大脑让我们觉得与生存有关的活动也令人快乐。
举例来说:你想吃蛋糕,就从店里买了蛋糕回家吃。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感,你的多巴胺水平也会立即上升。但蛋糕一吃完,快乐就结束了,你甚至会感觉有些不开心,只能再去吃下一个蛋糕。
我的一个朋友对某款名车梦寐以求了十年。他为了攒钱买车省吃俭用,不去旅游也很少出去吃饭。几年后,他攒够了钱,买了车。过了几天,他跟我说,买车的那天是自己一生中最不开心的一天,因为他没有梦想了。多巴胺给了他足够的动力来攒钱,但一旦梦想成真,快乐也就不见了。所以,拥有远大的理想是件好事,即便你可能一辈子也实现不了它,但会受益于因此而产生的多巴胺。如果你对这一方面感兴趣的话,请务必去读一读凯利·麦戈尼格尔(Kelly McGonigal)的《变化的神经科学》①。
一切都始于我们注意到周围的环境中有以前曾带给自己快乐或满足的东西。此时此刻,多巴胺出现了,让我们能够想象到已经得到这种东西的满足感。于是产生多巴胺的奖励网络就让人们行动起来,走上追寻快乐的道路。但快乐和幸福本身不是由多巴胺引起的,这些感觉都来自其他网络。
多巴胺又被称为“意志力激素”,能够让我们把“想要”和“快乐”混为一谈。这种物质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意外发现的。两位学者在老鼠的大脑中放置了一个电极,并对这些可怜的动物进行电击,想要在恐惧网络中引发恐惧反应。但老鼠们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回来了,好像还想寻求更多的恐惧。老鼠有受虐倾向吗?电击似乎对于老鼠来说反而是一种奖励。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电击“奖励”,让老鼠向任何方向奔跑。这些老鼠是有灵性还是受虐狂?很快,两位学者就发现,是电极的位置放错了。电极并没有被放入恐惧中枢里,而是插进一个当时还无人知晓的脑区:多巴胺网络(奖励网络)。
奥尔兹和米尔纳并没有真正搞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们决定做一个新的实验。他们安装了一个巧妙的设备,让老鼠可以通过一个小杠杆电击自己,但使用杠杆的话就够不到自己的食物了。结果两人发现:和食物相比,老鼠更喜欢电击。它们一直忙于电击自己,不去进食,直到最终幸福地饿死。
这个实验前所未有地展现了多巴胺的成瘾性。多巴胺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它给我们提供了走向外界、艰苦奋斗的意志力;当奖励近在眼前的时候,它也会让我们感到愉快。但一旦将奖励拿到手,多巴胺就停止分泌了,大脑中的幸福感也会消失,你就只能再去寻找新的刺激。
如果你觉得人类比老鼠更聪明的话,那我可就要让你失望了:随便去一家自助餐厅看看吧,你觉得这些食物会让人们更快乐吗?或者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否也容易因为一封新邮件、一条新闻更新或一条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而分心?别弄错了,这也都是多巴胺搞的鬼。我在本书的开头写过,每受一次刺激,我们都会收到一剂新的多巴胺,于是人们就会去寻找更多的刺激。但是,就像暴饮暴食一样,过度的刺激也并不会让我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