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心理看说话的敢与不敢
我们说过跟好好说话比较起来让自己有话可说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也更为迫切一些。毕竟只有有话可说,然后才有运用各种表达技巧把话说好的可能。我们也在上一节介绍了如何才能让自己有话可说,同时也分享了两个非常实用的小方法。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在有话可说和好好说话之间还存在一个是否敢说话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那么就算是掌握了再多的让自己有话可说的技巧、即使拥有再多有趣的话题,也会因为不敢开口而徒劳无功。那么,我们就先从面子心理的角度来聊聊说话的敢与不敢。
事实上,是否敢说话的问题是极少存在的。因为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沟通场景当中,开口说话不管说得好还是不好,都不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胆战心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又有不在少数的朋友因为开口时的怯场而让一场谈话无疾而终。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
“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准备了好多名言金句,我甚至在脑子里把这些话都‘说’了好多遍了。可是到了开口说话的时候这一切就全变了,脑子里空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什么名言金句,就连自己要说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就在开口的那一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大脑空白,舌头也好像打了结一样,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我甚至感觉连站着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就是不敢开口说话的典型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怯场”。对于这些怯场的人来说,不要说开口讲话,就单单是站在台上或者是沟通者的面前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煎熬了。虽然并没有那种被刀架到脖子上的危险,也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但是这种紧张感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吴岩,毕业十几年之后他成了少数几个能让全班同学记得起来的人之一。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那次钻讲桌的经历。大学时期,他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脾气性格也不错。可能是因为人缘的原因,莫名其妙地就被推选为文艺委员。事情就发生在吴岩走马上任的那一天。那天,同学们投票之后,辅导员请吴岩到前面发言,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了。吴岩是脸上带着微笑走到台上的,但是在他面对同学们站好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慢慢地变得僵硬了。然后就是满脸通红,再然后就是额头上渐渐蒙上一层细密的汗珠。于是,整个教室,台上台下都开始变得无比尴尬。正当一旁的辅导员准备出手救场的时候,吴岩出人意料地钻到了讲桌底下,再也不肯出来。最后在同学们的爆笑声中悄悄溜回了自己的座位,全程一直低着头。
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种怯场的感觉就是吴岩在事后讲述的真实感受。
关于为什么会紧张,到底在害怕什么?在不同的场合问不同的人,所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人回答“害怕自己说不好”,有人说“害怕别人笑话”,还有人回答“害怕自己没有自己演练的时候表现得那么出色”,甚至还有人干脆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来由的,反正就是紧张就对了”。其实,不管这些人的回答在表述上有什么细微的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指向,那就是怕丢面子。
“面子”这个词来阐述是否敢说话这一问题是非常贴切的。因为“面子”这个词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常符合国人的文化和心理。毫不夸张地说,“爱面子”是中国文化非常典型的一个侧面。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但是用“面子”来解释是否敢说话这一问题又并非易事,因为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面子”到底是什么?说到这里还得借用鲁迅先生的另一句话:“‘面子’是我们在谈话中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是很多。”没错,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不会很多,也因为细想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对于“面子”我们还没有一个十分精准的定义。不过幸好我们只是用“面子”来解释大家在说话时的怯场问题。我们只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就够了,那么从沟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面子到底是什么呢?从沟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面子就是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对自我角色的期待。我们每个人在跟其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有心理上的一个角色的预期,希望通过沟通能够在对方那里获得这一预期的满足感。但是沟通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因素,到底能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得这种满足感,也是一种未知。于是,这种角色的期待越高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感就越强烈。这种强烈的焦虑感就会演变成难以名状的紧张感。受这种紧张心理的影响,很多人虽然明明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却在说话的一瞬间变得不敢开口了。这种在沟通中的过高的角色预期才是我们不敢开口说话的根本原因所在。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要想在沟通中降低这种紧张感就得在沟通开始之前降低自己的角色预期。这种角色预期降得越低,由此而来的紧张感就会越弱,我们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小。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切实际地把自己的角色预期设定为沟通大师,那么我们将会承受一种什么样的压力呢?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又有多少人敢于开口说话呢?相反地,如果我们在沟通开始之前就能够对自己的沟通水平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的话,我们就有可能设定一个跟自己的沟通水平相当的角色预期,甚至让预期中的角色略低于自己当下的沟通水平。这样一来,对结果的掌控感就会大大增强,再开口说话的时候自信也会增加不少,胆子自然也就会变得大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客观认识自己的沟通水平并合理调整自己在沟通中的角色预期,直到把自己的角色预期设定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让这个预期中的角色给自己带来动力,又不至于被过高的预期所带来的焦虑感而干扰得不敢开口。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分享几个在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之前能够有效缓解紧张感的方法,以此来坚定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1.当你不敢开口说话时,从生理的角度对心理进行调节
人在感到紧张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心跳加快、喉咙发干、冷汗直冒等生理反应,其实都是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的原因。当人的肾上腺素分泌过量的时候,就会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临敌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有一个黑洞洞的枪口顶在自己的脑门上。试想一下,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人能够顺畅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呢?恐怕就连心中所想的都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吴岩同学所说的那样,不要说流利地说话了,就连站在那里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既然生理上的临敌反应是肾上腺素惹的祸,那我们就能通过降低肾上腺素分泌的方式来平复我们紧张的情绪。比如在感到紧张的时候有意放缓动作和呼吸的节奏;比如先停下来让自己做几个深呼吸,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把语速放慢。又比如通过搓手,舒展四肢等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2.当你不敢开口说话时,不妨找一些道具来帮忙
有研究表明,香草、巧克力的气味有助于降低人的焦虑恐惧。如果你在讲话时经常因为紧张而不敢开口说话的话,那么你有必要在这之前就先给自己准备一些帮助自己缓解紧张情绪的小道具。当然,这些小道具是针对一般人而言的。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找到自己专属的缓解紧张情绪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你平时一直随身携带的,或者是你用得得心应手的小物件。你一定要找到它们,必要的时候把它们带在身上或者握在手里。这些专属的小道具,关键时刻能够给你一种心理的安全感。
3.当你紧张到不敢开口说话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这些伟人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会沟通的高手,也不是生来就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的。不管说什么都有艰难的第一次,这一点都不丢人。就像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的话:“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精神刺激。”如果罗斯福的这句话还不能让你坦然接受自己的紧张情绪和由此而来的那些你自认为有些失态的表现的话,那你一定要记住下面的几个伟人,他们在开口说话的时候并不见得比你强多少,甚至连你现在的状态都不如:
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时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
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第一次登台的时候,两个膝盖抖得不停碰撞。
印度前总统英·甘地首次演讲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看听众,万般无奈只好脸孔朝天。
想想这些青史留名的伟人,他们尚且会有因为紧张而失态的时候,更何况是你我呢!所以,所有的不敢开口说话都是看不开、放不下的结果。只要敢于降低自己的角色预期,抱定豁出去的心态,自然也就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