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心理学:把话说到点子上
- 冠诚
- 3880字
- 2021-11-18 16:45:48
三、腹有“诗书”,言之有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说出的话肯定言之无物、苍白无力。人之所以有口齿伶俐与拙嘴笨舌之别,绝不是他们的嘴在生理构造上有什么不同,而完全在于他们积累了多少知识,下了多少工夫。
1.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说话者能够很好地以言辞实现人际沟通的源泉。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和里里外外的礼教,王熙风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肯定难以惟妙惟肖地描写出来;如果《水浒传》的作者不懂得江湖规矩,不懂开茶坊的拉线、收小、说风情,以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婆刻画得有声有色。
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说话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对交谈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交谈者,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1)交际应酬的基础知识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必然有牵连。要想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交际应酬的起码知识,这样才能说出与当时的情境适宜的言辞。如果不懂得这些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某一细微疏忽而讲错话,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导致交际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称呼、访友、求职、待客、赴宴、送礼、赠物、寒暄、探病、致歉、打招呼、打电话、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拒绝、祝贺、吊丧等,所有这些,都各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的,无须特别地学习、钻研;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即可把握。若想提高说话水平,就必须积极投入社会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处世言辞。只要掌握文明、礼貌、得体、合适的原则即可。
比如,你去别人家里做客、拜访,最好先电话预约。不通电话的,或出于其他原因而径直上门的,若人家有门铃,应按门铃;无门铃,应轻叩其门。按后或叩后要稍等一下,若无动静,再按或再叩第二次。一般说来,按或叩第二次后仍无动静,就不宜再按或叩下去。这种情况说明,一是主人不在家,二是此时主人不愿让人打搅。主人开门后,应先向主人问好。待主人请你入室时,应留心是否需要换拖鞋,最好主动提出:“我换双拖鞋吧。”如果来开门的是你不认识的人,则应问:“请问,这里是不是××先生的家?”得到肯定后,还得问:“他在家吗?我是××,有点事儿拜访他。”如果找错了门,应当向开门者表示歉意。如果需向其打听你所要找的那家之所在,无论其是否知道、指点,都应表示谢意。
(2)掌握世事中的基本常识
世事就是世上的事。世事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无须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
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必须知道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风土、人情、习俗和掌故等,一个人即使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如果不谙世事,也会被看成“书呆子”,说话、办事的时候容易闹笑话、受挫折,成为被别人轻视和嘲讽的对象。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你可能具备了甲地的世事知识,而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那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说话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特点,都会自讨苦吃。
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事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
李鸿章的客套话,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但美国却没有这样的习俗,老板冒火也在情理之中。
(3)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这种知识的获得,要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取,言辞的表达才会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知识。一个人处在某个行业,从事某一工作,就应当具备该行业、该专业的知识。在人际交往中,某行业的知识不足,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随意发言,就容易闹笑话,影响说话效果。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即使原来知识积累很深厚,在新的形势下,也会产生许多盲点,如果不认真学习,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本行业言语的交际。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2.遣词造句,提高说话水平
对于遣词造句,可能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小学生才需要练习的。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别人能够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是因为人家掌握的词汇量丰富并善于运用,从而使表达更加顺畅和有效。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遣词造句上多下些功夫,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在说话时遣词造句,大大地激励了当时的人们,使他们决心跟随着这些伟大的人物。的确,善于遣词造句不仅能打动人心,同时更能带出行动,而行动的结果便展现出另一种人生。相反,如果不善于遣词造句,说话时“没词儿”,颠来倒去就那几个词语,一套“学生腔”,“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或者随便把词语拿来用,那就无法准确地表情达意,难以把话说下去,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要想把话说好,就必须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如果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一座语言的仓库,要说话的时候,这些词语就会如风仙花种子似的,弹跳而出;或者像喷泉似的,喷涌而来。
在有了丰富的词语储备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说话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精心地选择最确切、最恰当的词语,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恰当地揭示客观事理,贴切地表达你的思想感情,准确地传递各种信息,做到“意能称物”“隋通意达”,每个字、词、句都用得妥帖、适当,恰如其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只有思想明确、思路清晰,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和怎样讲,才能表达清楚、明白;如果事先没有想好,思想处于混乱模糊状态,那就肯定表达不清楚、不准确。
(2)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和废话。
(3)对所反映的事物和所说明的事理有清楚、明晰的认识,对其外貌、性质、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事理的关系了如指掌,这样,选用的词语、所包容的内涵和所做出的判断,才符合所反映对象的实际。
(4)要真正弄懂每个词语的确切含义和它使用的对象、范围,否则,不是用错词,就是用得不恰当,甚至会闹出笑话来。
(5)要认真辨析词义,特别要仔细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词的风格特点、搭配功能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区分同音词的不同含义和使用的对象、范围。
(6)要把握好词语的分寸,认真区分某些表示分寸的词语在时间、范围、主次、程度、条件、数量等方面的差别,所引用的数字、数据要反复核实。
(7)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仅要体会、揣摩词语的褒贬意味,而且还要琢磨褒贬意味的轻重和情调。
3.生活是语言的“根”
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一个闭门造车、与外面世界无接触的人,是很难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的。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老舍先生在阐释生活是语言的“根”的理由时,反复强调了两点:
第一,“语言是生命和生活的声音”,“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有人曾问老舍先生能巧妙地运用北京话描写“洋车夫”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说他们的语言……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源泉。”
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是令人信服的。他一生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精湛造诣,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他对北京人生活的熟悉,北京社会生活的这部无字天书,北京人的各种人生的密码,都被老舍先生读熟了,读透了,破解了,直至老舍先生感到“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可见,老舍先生的语言的“根”扎得很深,深入社会生活的底层,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活语汇”,这正是老舍先生语言艺术成就卓绝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二,要“寻根”,要深入生活。正因为说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他指出,“到生活里去,那里有语言的宝库”。
语言的丰富源于生活的丰富。能否深入生活,是决定语言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若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定要枯死。唯有深入生活,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我们应牢记老舍先生的忠告:“不要只在语言上打圈子,而忘了与语言血肉相关的东西——生活。”这话含有很深刻的道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神州巨变,即使是村姑野叟、市井平民,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对此,我们就应该及时学习、了解这些方面的语言,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与时代同步,紧跟世界潮流,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