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
- 李德林
- 5377字
- 2021-11-18 10:40:57
第二章 湘军大计
无路可走,唯有抓牢枪杆子
宿松龙虎会
1861年11月,安庆城旌旗蔽日,千帆肃立。
11月的大清帝国波谲云诡,遥远的密云城血雨腥风,北京卫戍部队包围了咸丰皇帝的送葬大队。两天之内,咸丰皇帝生前钦命的八大辅政王大臣皆成阶下囚,慈禧太后跟恭亲王奕䜣联手成为北京城的新主人。11月的一天,千里之外的安庆城中,两江总督曾国藩正在府邸跟李鸿章密谈。
曾国藩连日来惶恐不安,肃顺一党下大狱后,慈禧太后就派人抄了肃顺的家,希望能找到他与汉族武装集团领导人的往来证据。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手握十万湘军,加上盟友左宗棠招募的楚军,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武装集团掌控的军力已经跟八旗绿营旗鼓相当。
强大的汉族武装集团足以令朝廷寝食难安。曾国藩非常清楚,朝廷清查肃顺就是要找到肃顺和自己串谋的证据。“骇悉赞襄政务怡亲王等俱已正法,不知是何日事,又不知犯何罪戾,罹此大戮也!”11月14日,曾国藩内心的恐慌溢于言表,当天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跟李鸿章密谈政变的细节:“少荃来,道京城政本之地,不知近有他变否,为之悚仄忧皇。”[1]
曾国藩在为北京城的血雨腥风担心之时,更是为自己担心。奕䜣身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同湘军集团毫无关系,对湘军动手自然毫不手软。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军集结数十万大军扑向安庆,奕䜣的海军舰队一旦从海上向南京进发,背腹受敌的太平军极有可能同湘军鱼死网破。
曾国藩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湖北巡抚胡林翼。胡林翼幼年时聪明异常,博览群书,成年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胡林翼考中进士后,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成为官二代,但恶行不改。没几年,老丈人陶澍死了,胡林翼突然性情大变,军事才华显露,在同太平军作战过程中声名鹊起,颇得咸丰皇帝赏识。
9月30日,胡林翼在军中吐血而亡。身为老朋友,曾国藩非常了解胡林翼,这位风流的湘军奇才,可能是年轻的时候身体透支过度,幡然醒悟却已晚矣,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糕,患肺结核多年,尤其在跟太平军交战的过程中,时间跟精力快速消耗着他的身体。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宿松一别竟成永别。一个秘密随着胡林翼的死亡而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那是1861年5月19日,曾国藩的行军大营驻扎在宿松,当时的安庆还在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手上,十万太平军兵临集贤关。曾国藩在这一天将汉族武装集团中最精英的代表召集到了宿松。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秘密会议在宿松悄然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李瀚章、曾国荃、李元度。
汇聚宿松的七人手握大清帝国官场的半壁江山。
李鸿章、李瀚章为兄弟,其父李文安于1838年考中进士,同科还有一位,就是曾国藩。在八股选士的年代,同科联谊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官场纽带。李文安迅速跟曾国藩交好,甚至将自己的儿子李鸿章送到曾国藩府邸,向其学习经世之学。
胡林翼是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婿,左宗棠曾经在陶府当家教,后来同陶澍结为儿女亲家,跟胡林翼的关系自然密切。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李元度是曾国藩的门生,曾国藩在靖港自杀时,李元度死死抱着曾国藩,可谓救主之功甚伟,自然成为曾国藩的铁杆儿心腹。
宿松龙虎会,曾国藩与众人在军中大帐召开秘密会议,其他人等一概不准进帐。会议头两天讨论的内容为攻打太平天国安庆联军的军事部署。因为早在1860年5月,洪秀全就在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发动安庆保卫战。1861年5月18日,胡林翼抵达宿松的当天,陈玉成的部队已经进逼桐城。
宿松的军事会议召开了两天,到了5月21日,参会人员只有三人。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十二日(5月21日),早饭后,与胡中丞、左季高畅谈。”[2]曾国藩并没有记录当时畅谈的内容,甚至连自己的亲弟弟曾国荃、心腹李元度、秘书李鸿章兄弟都不准旁听,可以想象三人会议的绝密程度。
到底是什么会议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如此绝密?军事会议已经召开了两天,在这一天前的5月20日,陈玉成抵达桐城,与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一行召开了战前会议。很显然,5月21日的宿松会议没有了集贤关主将曾国荃出席,反而是湖北巡抚胡林翼跟拥有四品京堂候补的左宗棠参与,肯定不是军事部署会议。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门生也无缘绝密会议,尽管他后来成为大清帝国的擎天柱,可当时在曾国藩与胡林翼看来,将来能够带领湘军走得更远的只有左宗棠。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从小就聪明有志向,可是考中举人之后,六年中三次赴京赶考,就是考不中进士,后来一直在湖南官场给人家当师爷。师爷没什么地位,可是湖南官场那些高官见到左宗棠都要下跪请安。此外,胡林翼的老丈人、大清禁烟名臣林则徐的老上司、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澍,非常看重左宗棠的才干,要让唯一的儿子跟左宗棠的女儿定下姻亲,那个时候左宗棠还是白丁一个。
早在1852年,当时胡林翼为贵州道员,就给时任湖广总督的程矞采写推荐信:“湘阴孝廉左君宗棠,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林翼曾荐于林文忠(林则徐),因文忠引疾,故未果行。文忠至湖上时,招至舟中,谈论竟夕,称为不凡之才。”[3]
胡林翼调任湖北巡抚后,对精修兵法战略的左宗棠更是赞赏有加,写信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廉公刚方,秉性良实,忠肝义胆,与时俗迥异。其胸罗古今地图兵法,本朝国章,切实讲求,精通时务,其才品超冠等伦。”[4]在胡林翼的信中,左宗棠就是一个完人,足见他的军事跟行政才华非同凡响。
曾国藩也是见识过左宗棠的远见卓识的。尤其是在湖南保卫战中,尽管当时左宗棠还是一个幕僚,可是他排兵布阵的才华在三湘大地无人能比。曾国藩在靖港大难不死,左宗棠对其堪有救命之恩。每每书信往来,曾国藩跟左宗棠都直呼其名。左宗棠到宿松时,正在用餐的曾国藩握着筷子就出大门迎接,足见两人情深。
1861年5月21日,宿松一干人马一起用了午饭,午饭后的会谈更为机密,只有曾国藩与左宗棠二人。随后的24日到26日连续三天上午,曾国藩、胡林翼与左宗棠三人都在军营中召开秘密会议。曾国藩的日记中记载,25日傍晚,自己召集了多人讨论江南事,[5]这应该是总结24日伏击洪仁玕部的军事会议。
曾国藩的日记记载,25日上午,自己与胡林翼、左宗棠熟商一切。
到底商议什么呢?湘军的未来成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讨论的焦点。尽管咸丰皇帝对胡林翼很赏识,可是胡林翼看着没落的爱新觉罗王朝,对腐朽的满洲八旗失望至极。在当天的会议上,胡林翼更是力谏曾国藩举事。胡林翼的主张并非是一时头脑发热,因为在他看来,早在185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出征时发表的《讨粤匪檄》文中,口号是保卫中国数千年的礼义人伦,而非满族八旗之江山。
胡林翼鼓动曾国藩:“天下糜烂,岂能安坐而事礼让?当以吾一身任天下之谤!”[6]天下定,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胡林翼担心的是湘军将太平军剿灭了,糜烂的清政府王朝转身就对湘军集团下手,而曾国藩起事是对湘军最大的保护。
那一次会议尽管三品按察使衔的李鸿章参加了部分讨论,但是核心机密他一点儿都不知道;相反,四品京堂候补左宗棠成了主角儿。
宿松会议后,曾国藩安排四品京堂候补左宗棠回湖南招募兵丁,李鸿章继续留在总督府当幕僚。一直希望独自带兵征战的李鸿章自嘲:书剑飘零旧酒徒。[7]高阳酒徒郦食其怀才不遇,一大把年纪才遇到刘邦,最终成为刘邦问鼎中原的谋士。李鸿章无奈自比郦食其,可以窥见其当时的不满与非一般的野心。
改革向左,政变向右
胡林翼死了,宿松会议的三大联盟成为追忆。
一个四品京堂候补,能成为湘军集团未来的领袖吗?曾国藩深知领军的艰难,如果没有肃顺那样的清政府执政精英在权力中枢支持,不会有现在的十万湘军。更何况,一心想搞军事集权的奕䜣岂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湘军?剿灭太平军后,庞大的汉族武装集团会立即成为清政府八旗军队的威胁,清政府执政精英甚至会担心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武装力量上演“黄袍加身”的夺权游戏。
曾国藩需要重新定位宿松结盟,因为没有胡林翼的制衡,三人政治结盟将失去均衡,一旦左宗棠同曾国藩发生冲突,湘军集团内部就毫无缓和的余地。更为要命的是,一旦左宗棠成了湘军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内部冲突加剧,曾国藩将何去何从?如果将左宗棠定位为湘军集团的衣钵传人,那么曾国藩可以在有生之年对其进行有效钳制,可保湘军集团内部稳定,进而能有效地对抗清政府执政集团的政治冲击。
太平军的飓风扫荡已经令清政府执政集团极度恐惧,现在为了消灭太平军而不得不默认湘军的合法地位。一旦太平军被剿灭,以湘军为首的汉族武装集团的去留将成为考验奕䜣跟曾国藩智慧的最大难题。奕䜣跟慈禧太后扳倒了肃顺八大臣,他们不得不选择用怀柔之策来笼络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令其节制江浙四省军务。曾国藩很快掌握了奕䜣跟英国人的交易情报,越来越感到清政府的优渥只是一场权谋。
大清帝国现在正处于八旗绿营、太平军、湘军三足鼎立的态势,在海军舰队没有组建成之前,清政府执政精英们需要利用曾国藩的力量消灭太平军。曾国藩在跟李鸿章密谈的时候显得很是忧虑:“余近浪得虚名,亦不知其所以然便获美誉。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餗负乘之咎也。”
突如其来的军政大权令曾国藩不安。因为当年武昌大捷后,咸丰皇帝原本要实授曾国藩二品湖北巡抚,可是三朝帝师、四朝重臣祁寯藻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8]老祁头儿的一句话让咸丰皇帝的脸色都变青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兵部侍郎,就能够招募上万的兵勇,这对皇帝、对无能的八旗军队来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坐在府邸的曾国藩望着茶几旁的李鸿章,脑子里再次想起京城政变一事。政治犹如一台绞肉机,只要卷入其中就停不下来,在权力与利益的争夺中,只有输家和赢家。曾国藩一介书生,战争将他推向了权势的巅峰,成了清政府执政集团的心腹大患,肃顺的人头落地让他毛骨悚然。曾国藩当天的日记可以窥见这位两江总督对权力中枢突变的心惊:“雨竟日不止,天不甚寒冷,而气象愁惨。少荃来,与之鬯谈。”
湘军的未来在哪里?
改革还是剿灭太平军之后取天下而代之?曾国藩是进士出身,深受儒家文化、程朱理学熏陶,骨子里的忠君思想令他备感折磨。可是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八旗军队的腐败无能让曾国藩对改革颇为迷茫,林则徐二十年前提出的改革策略一直被束之高阁,自己能够推动腐败的大清帝国的改革进程吗?
取天下而代之后,中国又走向何方呢?洪秀全仿效欧美,甚至开始有系统地实施《资政新篇》,但太平天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就开始内乱不已。
尽管曾国藩自己手握数十万湘军,可是湘军之中帮会林立,甚至出现白天小弟坐军帐,大哥执行小弟的军令,到了晚上,小弟长官就要跪在大哥下属脚下请安的现象。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尽管打仗凶猛,可他是个典型的地主老财式的人,只要一打胜仗,就要全军休假三天,自己回家买田置地。亲弟弟都这样,曾国藩还能靠这样的军队征战天下?
咸丰皇帝为了剿灭太平军,让曾国藩回老家组织武装部队,可是从来没有给过曾国藩钦差的圣旨。这导致曾国藩征收军队的钱粮跟化缘一般,中央不供给,全靠地方财政支持,名不正则言不顺,地方督抚对这位湖南来的侍郎要跟地方分钱分粮大为不爽。
粮饷一直困扰着曾国藩,以至于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抱怨:“饷项已空,无从设法,艰难之状,不知所终。人心之坏,又处处使人寒心。吾惟尽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余近来因肝气太燥,动与人多所不合,所以办事多不能成。”[9]
粮饷没有,曾国藩能不肝火上蹿?自然就跟地方督抚的关系更加紧张。取天下而代之,曾国藩无粮无饷,凭什么呢?曾国藩军队所到之处,地方官员都可以以“未奉明诏,不应称钦差字样”“曾经革职,不应专折奏事”“系自请出征,不应支领官饷”[10]等借口嘲讽曾国藩。
曾国藩现在是手中有枪无权。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举事,湘军可是腹背受敌。一方面是太平军,另一方面是清政府八旗的精锐部队。咸丰皇帝将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这一支部队跟英法联军从天津打到北京,尽管败给了联军,但蒙古精锐之师不可小觑。
奕䜣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当年道光皇帝就一度非常看好这位六王爷,甚至打算将皇位传给奕䜣。尽管咸丰最后坐上了皇位,可是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还是要仰仗奕䜣给他收拾烂摊子。咸丰皇帝尸骨未寒,奕䜣就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何况这个狠角色又在联合英国人。
更为重要的是盟友胡林翼的突然死亡,湘军取天下已无可能,留给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武装集团的,只有继续效忠爱新觉罗王朝一条路。庞大的湘军集团要想安身立命,必须由武装集团向文官集团转型。以奕䜣为首的清政府执政集团会不会给湘军集团转型的机会?战争结束后,富国的改革是大清帝国唯一的选择,湘军集团只有抓住改革的主导权,才能立于政治上的不败之地。
改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多么奢侈的大胆想法。
海疆是大清帝国难以抹去的伤痛,现在好了,英国人要帮助大清帝国组建海军舰队,战舰还没有下订单,英国人就将手伸到了帝国的军队之中,这样的军事改革只能是引狼入室。曾国藩非常清楚,朝廷给了自己四省军权,可是海军舰队的大权将落入奕䜣跟英国人的手里,尤其是以赫德为首的海关税务司,已经落入了以奕䜣为首的清政府执政集团手中。财税决定战争的未来,剿灭太平军的最后功劳也将由海军舰队独占。
枪杆子是政治跟外交的绝对保障。
当起事的联盟成为历史,为使中国免于沦为鬼蜮,为了在未来事关湘军集团转型成败的改革中取得主动权,曾国藩决定抓住枪杆子走改革之路。在跟李鸿章喝茶密谈期间,曾国藩还在等待两位幕僚的到来,他们将成为曾国藩改革之路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