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用奇术,大破贼寇

对敌作战,有时用一种计策可以奏效,有时却需要多种谋略的综合运用。王式智破贼寇,就是诸多谋略综合应用的结果。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现了一伙以裘甫为首的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由于裘甫多次打败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的盗贼以及其他地方的无赖亡命之徒,纷纷云集于裘甫的旗帜之下,部众很快发展到3万余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大量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锻造军用器械,其浩大的声势震动了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前去镇压,全为裘甫所败,于是郑祗德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道郑祗德懦弱胆怯,也正在议论选派武将去代替他。但有谁能够担此重任呢?大臣们议论纷纷,都拿不定主意。宰相夏侯孜说:“浙东地方有山有海,阻拦通路,只可以用计谋攻取,难以用强力夺取。朝中武将没有谁可以说是有智谋。前安南都护王式,虽然是儒家文士的儿子,却在安南使当地华人夷人都归服于他,他的威武之名远近都知道,可以任用他往浙东征讨裘甫。”诸位大臣都认为夏侯孜说得有理。于是唐懿宗任命王式为浙东观察使,替换郑祗德。

王式入朝问对,懿宗问王式有关讨伐裘甫贼军的方略。王式回答说:“只要给我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

有个宦官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王式对这些只会阿谀奉迎的宦官不屑一顾,说:“实际上调发的军队多,将贼军迅速消灭,所用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调发的军队少,不能战胜贼军,或者是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益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就将蜂起响应。现在国家的财政用度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阻挠,使财赋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自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那样耗费的费用岂可胜计?”宦官无言以对。唐懿宗于是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交给王式指挥。

王式进入浙东观察使治所越州,与郑祗德交接政务后,便开始重新修订军令、军纪。经过王式的整治,先前叫嚷军饷用度不足的人不再吭声了,声称患病卧床的也起来干事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再说话了。

王式还了解到,先前,裘甫派间谍潜入越州,越州军府官吏竟收藏他们,给他们提供饮食。州府文武吏也往往暗中与裘甫军通款,以求城被贼军攻破的日子,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儿女。州府中的秘密和暗语,裘甫军全都从他们那里得知。

王式暗中将这一切查明,把通敌将吏全部逮捕处斩,严格门禁法规,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这样裘甫无法再探听官军的虚实。

巩固了后方以后,王式开始布置对裘甫作战,实施自己的战略意图。

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储粮,用以赈济贫苦乏食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要用,不可散发。”

王式说:“这就不是你所能知道了的。”

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敬报贼寇的来犯,以及报告来犯贼寇的远近、众寡。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应。众将士不知王式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有人甚至怀疑王式会不会用兵。

对裘甫贼军的进攻开始了。王式挑选出懦弱的士兵,让他们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前去料敌。

部下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但也不敢多问。

官军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大败贼军,最后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在庆功会上,王式与大家痛饮,欢笑。诸镇将领对王式的指挥作战的奥秘仍不理解。于是前来向王式请教说:“我们这些人生长在军队行伍之中,久经战阵,今年能够随从您攻破裘甫贼党,实在是荣幸,但我们有些事仍然没有明白过来,敢问明公: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极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屯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

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容易理解,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的人民,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

诸将又问道:“您不设置峰火台,这又是为什么?”

王式说:“设锋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都开拨,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士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诸将又问:“您派懦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淡淡的一笑,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锋利的兵器,遇到敌人就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搏斗战死,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

众部将听完后,一一点头,都十分佩服王式有谋略,并说道:“这都不是我们的智力所能达到的!”

【简评】

王式之“儒”,并不在于他仅仅只能舞文弄墨,吟弄风月,而是用兵有道。观其破贼寇的整个用兵过程,大有汉将韩信的风度。其多调派军队、整肃军纪、开仓赈灾、弱兵侦察等等做法,虽孙、吴用兵不过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