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终端化的延伸思考
感知终端化是现代生活的一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列举有趣的实例。上面我相当随意地描述了几种我们熟悉的现象。还有很多其他现象,可以从终端感知这个角度来看待。这里讲几句初步的观察。
我们都知道,现代生活似乎充满了风险,有人干脆把当代社会叫做“风险社会”。从各种指标看,现在的生活远比从前安全。然而,我们的风险感为什么不断增加呢?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远为安全的世界,但一旦灾难发生,灾难的规模有可能极其巨大。另一个方面则与感知终端化相关:由于我们缺乏对事件过程的了解和掌控,我们不知道危险来自哪儿。这两个方面都是技术造成的,今天我们涉及的则主要是第二个方面。上面提到,吃进嘴里的东西,从前我们看着它怎样种到地里,怎样长起来,怎么加工;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终端产品,在超市买到,甚至在打开快餐盒时才刚刚看到。即使商品包装上有蝇头小字说明产品的来历,即使你读了,即使说明是诚实的,你只是知道了这些,你还是没有感知。从前你把钱借给邻人,这总是有风险的,不过,你认识他和他的亲友,你了解他拿这钱去做什么,你了解他做得怎么样;现在,一笔钱打出去了,随之进入一个复杂的周转迷宫,有时候金融监管部门也查不清它的来龙去脉。古代人面对很多危险,但他大致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危险大致从何处来;现在人的麻烦则是,我们身周世界的一切,我们都不大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我们缺乏对事件过程的了解和掌控,我们不知道哪些事情安全哪些事情危险,危险会从哪里冒出来。于是,现代人更多谈论的不是危险,而是风险。
终端感知跟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也有联系。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在我个人看来,有意思的不是人工智能赢了人——这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阿尔法围棋的设计者并不知道它是靠什么理路赢下来的。我跟围棋高手下棋,不论他多高明,我们两个都是在用同样的“围棋语言”思考,他使用这种语言向我解释他这样行棋的道理,我慢慢懂得了这些道理,棋艺逐渐提高。而阿尔法围棋依靠的根本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我们”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而且也包括阿尔法围棋的设计者在内。阿尔法围棋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思维方式运行——如果能把那叫作思维的话。
我们不要被“深度学习”这个说法误导,好像电脑的学习变得更像人类的学习。实际上,我们,包括程序的设计者,都不再了解电脑是怎样学习的,我们所知道的,是它最终赢了人类棋手。赫拉利这样论述AlphaZero战胜Stockfish 8:AlphaZero从零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在跟Stockfish 8的100场比赛中,AlphaZero赢了28场,平72场,这样惊人的成绩是怎么来的?“AlphaZero完全没向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许多获胜走法和策略对人类来说完全是打破常规的。”22我们知道电脑赢了,但我们不知道它怎么赢下来的,不理解它的思路。在一个差不多的语境中,赫拉利说:“没谁知道这套算法背后的道理。”23这是因为,如拉斐尔·阿尔瓦拉多与保罗·汉弗莱斯在《大数据与不透明表征》一文中所言,“现代机器学习方法是针对计算机的需求而不是针对人类量身定制的”24。我同意这两位作者的结论:我们不大需要对满怀恶意的机器人将要统治世界这类事情惴惴不安,对人类带来更大挑战的是数据域里的神秘世界。25
很多论者注意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标识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根本转变:用统计模式来代替因果模式。这一转变也与感知终端化的转变相呼应——能够确定的是最后的结果,于是不必再问也不能再问中间过程发生了什么。深入研究这一呼应关系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这里只能稍作提示。
我们的感知不断转向终端感知,这一点也反映在现代的哲学反思之中。我不是说,哲学反思十分关注感知的终端化,我说的是,很大一部分哲学反思在不自觉之际把终端感知错当成了感知的典型形态。刚才说到,今人普遍把快乐乃至幸福视作一种与过程无关的感知。与此相应,当代关于意识的讨论往往集中在感受质(qualia)之上,仿佛把意识与无意识区分开来的终极标准是主观的红色感、疼痛感,理论上,人工智能人在一切方面都可以跟人一样,但它也许仍然不能拥有感受质。意识本来是一个宽广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人的感知、行为、语言渗透着意识,并通过意识获得了新型的联系。与此相应,意识现象的探究必然要在感知、行为、语言这样广阔的原野上展开,但在相当一批理论家那里,意识变成了薄薄的一层感受质。这样的进路,正与生活中的终端感知遥相呼应。在我看来,与其向感受质这样的终端感知方向去寻找“何为意识”的答案,不如从“在意”来理解意识,例如,在意友人。26
跟过程连在一道的感知是深度感知、厚实的感知,与此对照,终端感知则是失去了景深的平面感知。海德格尔把技术时代称作“世界图像的时代”。世界本来不是一幅画面吗?于是我们有了“世界观”这样的观念。不,世界本来是我们参与其中、被卷入其中的种种过程。是近代科学和技术把世界转变成图像,像美术馆里悬挂的图画一样跟我们面面相觑。这个对象化世界的一个特征就是人类感知的终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