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别名 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 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

原植物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8m。全株均被黄色柔毛,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状披针形,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卵形,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心皮常4,卵圆形,花柱反折,紧贴子房。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生于石灰山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除去果壳及杂质。

药材性状 干燥成熟的果实呈长圆形或卵形,两头稍尖,长6~10mm,直径4~7mm。表面灰黑色,有不规则多角形的网纹,底端有凹陷的果柄痕。外壳质硬而脆,破开后内面灰红色或灰黄色,光滑而油润。内有黄白色种仁,呈卵形,外包抽皱的薄膜,富有油性。无臭,味极苦。以质坚、仁白、油性足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主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用法用量 内服:多去壳取仁,用胶囊或龙眼肉包裹吞服。治疗疟疾每次10~15粒,治疗痢疾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制成鸦胆子油局部涂敷。

注意事项 孕妇、小儿及脾胃虚弱、呕吐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