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生产一读通
- 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编写
- 11字
- 2022-01-07 17:53:58
第一章 番茄栽培基础知识
第一节 番茄栽培概况
番茄,别名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是全世界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美国、中欧、意大利和中国为其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番茄。荷兰是番茄种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现代化智能温室栽培面积达1万多公顷,单位面积产量达65千克/平方米。我国番茄的生产历史虽短,但生产发展很快,生产面积已跃居世界前列。然而我国番茄的单位面积产量却较低,远远低于以色列、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低于世界番茄主要生产国家。2005年世界番茄收获面积4503.39千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4256.78千克。我国鲜食番茄栽培面积约1100万亩,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番茄生产多为一年2茬,复种指数高达70%,实际种植面积约为700万亩,亩产量应为5000~6000千克。2006年我国番茄总面积1253万亩,总量已足够,不能再盲目发展,通过追求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而要以品种遗传改良、栽培技术、植保和设施改善等综合水平的提高为重点。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番茄生产是农民增收致富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中国番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模化生产,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新品种的不断推出,番茄的栽种面积及产量也在大幅度提高,并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种植区。栽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自80年代开始逐步出现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等更为先进的栽培设施,实现了周年生产和季节性均衡供应,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番茄产业化的进程。1990—2005年是中国番茄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期,2005年番茄播种总面积超过80万公顷,较1990年增长71.3%,番茄产量的提高是以增加播种面积实现的。2005年以来,中国番茄生产进入平稳增长期,保护地番茄生产发展较快,而露地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番茄播种面积在蔬菜播种面积份额中维持在4.7%。番茄总产量的提高由原来的以播种面积的增加转到注重面积和单产的双向提高上来。
目前,我国番茄的生产现状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不断扩大 我国番茄栽培地域范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为地方区域性种植,种植区多集中在一些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适宜的区域。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番茄产业的发展,番茄种植区域逐渐扩大,产业化生产越来越突出,优势产区逐渐形成,形成了面积较大的番茄种植区。
(2)品种不断更新 在栽培品种方面,形成了鲜食番茄品种、加工番茄品种以及樱桃番茄等多个品种。其中,鲜食番茄品种有中杂10号、苏粉8号、金棚一号、东农711、浙杂205等品种;加工番茄品种有立原8号、石番15号、新番39号、新番41号、红杂35等品种;樱桃番茄品种有美樱2号、哈串珠203号、金曼、碧娇等品种。
(3)栽培技术不断发展 为了实现番茄的周年生产,一些新型的种植模式不断被研究出来。如春大棚种植、春露地育苗种植、春露地直播种植、夏露地种植、秋露地种植、秋大棚种植、秋延后温室种植、越冬日光温室种植、早春温室种植、冬露地种植以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等。
(4)不同地区栽培技术、播种时间及适宜品种各不相同。
番茄品种多、适应性强,既可露地栽培,又可保护地栽培,因地制宜的茬口、多种形式的栽培基本上可以做到周年供应,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此外,建立加工用番茄的生产基地,为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不但能满足国内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创汇。综上所述,番茄在我国蔬菜商品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