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神的战争: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
- 江逐浪
- 1531字
- 2024-11-04 12:22:48
前言
从公元前12世纪起,一个战争故事在地中海东岸口耳相传。从土耳其到希腊,从黑海到北非,它被无数游吟诗人唱诵了300多年,直到被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整理定型,这就是《荷马史诗》。
无可否认,《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第一颗明珠。英雄VS美人、爱情VS仇恨、江山VS家庭、荣誉VS责任、野心VS忠义、嫉妒VS宽容……所有的矛盾都在特洛伊城下展开,十万将士史无前例地跨海东征,用十年的时光谱写了英雄时代的一曲挽歌。
人类文明中,多少神话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声无息地退幕,甚至人们都看不见众神转身而去的衣角。可是,希腊众神却用一场最惨烈的战争, 抹平了他们在人间的痕迹。希腊文明从此告别被神明主宰的半蒙昧时代,开启了他们的“哲学的突破”——不再满足于以原始神话解释世界,转而对世界的起源、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深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哲学探讨。
人类各大古老文明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连发生哲学突破的时间都很接近,以至于那段时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只是,当其他众多古老文明在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起能够解释世界的高级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等)时,希腊人却甩脱了神话,以哲学、科学和“逻格斯”代替了神话。难怪,在希腊神话的最后一个故事里,众神的祭坛被无情摧毁,神的子嗣自相残杀。这个故事就是特洛伊战争。
很长时间来,人们以为这仅仅是故事。19世纪末,一个《荷马史诗》的超级粉丝用自己前半生的全部财富和努力向世人证明:这不是故事,而是一段真实发生在地中海东岸的历史。当代人认为,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193年至公元前1183年。有人甚至连战争的地点都挖掘了出来。也许,正如电影《指环王》开篇所说:时间久了,历史成为传说,传说成为神话。
追寻希腊神话,也许就是在追寻一段真实的历史。但是,历史被怎样书写,被怎样记忆与留存,却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我曾经一直好奇,为什么古老的文明中都流传着相似的故事:两个国家征战十年,各路神仙分阵营亲身助阵,而那战争的导火索,都是因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被劫。在希腊这个女人叫海伦,在印度这个女人叫悉多,在中国这个女人叫妲己。
故事的开端相似,过程也相似,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在中国,美丽的妲己成为祸国殃民的狐狸精被大快人心地斩杀;在印度,悉多要艰难地证明自己被掳十年却依旧保持贞洁之后才与国王破镜重圆;而在希腊,海伦私奔十多年之后依然用美丽征服了丈夫和众多英雄,无事人一般回到斯巴达继续做她的王后。如果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这个古希腊最后的神话,就已经揭示了后来辉煌的希腊古典文明所推崇的东西。
这本书为大家完整介绍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始末。《荷马史诗》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可是却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史诗的第一部《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因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虽然直接描述了这场战争,可是只选取了十年之战中短短的20多天里发生的事。因为诗人的讲述,这段时间里的故事也就成为特洛伊战争中最高光的时刻,广为世人熟悉。可是,如果仅凭《伊利亚特》的故事,人们难以窥得这场战争的全貌。从海伦私奔到战争全面爆发,中间发生了什么?笼罩在阿喀琉斯那辉煌胜利之上的诅咒到底有没有成真?引爆战争的两个情种究竟落得怎样的下场?《伊利亚特》都没有讲述,甚至连著名的木马计都未曾提及。这一战前前后后的许多故事,散落在古希腊其他歌谣、悲剧里,本书撷取这些素材,为读者展现特洛伊战争始末的全景。
从古典时代的希腊起,特洛伊就是艺术家们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人人都从中汲取灵感,人人试图对它发起挑战。久而久之,它也成了一个艺术史上的一个基本素材库,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也都站在自己时代的文化与审美立场上重新审视这个故事,重新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人性的闪光,唱响英雄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