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黄酒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而黄酒又堪称世界酒之鼻祖,这也已运用现代科技探究得到证实。通过对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分析发现,9000年前(新时期时代)已有用大米做的酒。黄酒的起源就来自于谷物酿酒,采用的是双边发酵法。这一研究表明了中国酿酒物质起源的根本所在。

可以说,中国黄酒从早期米酒到成熟黄酒的发展一走就是上千年。唐代之前的谷物发酵酒,还不能称之为黄酒,因为那时的谷物酒还处于低级阶段,远没有达到现代黄酒的高度。唐宋以后,随着酿酒业的进步,黄酒开始出现,而且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在元朝时,中国发酵酒的酿造基本摆脱了浊酒的困扰,进入了黄酒的阶段。酒呈黄色或红色,或赤黄色、棕黄色,这是因为在酿造、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了这样的颜色。

1.1.2.1 先秦时代

先秦时代的黄酒,可以统称为米酒,它最早的名称多种多样,有“旨酒”“甘酒”之说,起码夏朝时代已经有这样的称呼。《孟子·离娄下》谓“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夏书·五子之歌》言太康“甘酒嗜音,峻宇雕墙”。可见,“甘”和“旨”都是对早期米酒的美言称谓。

而“浊”字,是中国酿酒界对早期米酒的术语定义。这是从米酒的酒液形态方面所下的定义。上古酿酒已使用曲糵,一般将谷物原料放入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成熟的酒醪必须经过压榨过滤等程序才能提取出清莹的酒液,最原始的发酵酒以及未过滤的发酵酒均称“浊酒”;同时,人们还将用曲量少、发酵期短、简易速成的谷物酒也称之为“浊酒”,因为这类谷物酒本身就非常浑浊。直到宋元时代中国黄酒趋于成熟,人们才不再使用“浊”字来形容发酵酒。可以说,“浊酒”一词是中国早期米酒的代名词,使用了几千年。

周朝酿造的米酒,能够依据酒体形态、酒液颜色、酝酿时间、酒事用途而划分出多种酒。《礼记·内则》在阐述酒品酒类时有这样一句话:“酒:清,白”。意思是当时的酒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酒,一类是“白”酒。“清酒”是酿造时间长、液感清澈的酒;“白酒”是指浑浊的酒,即古人通称的浊酒,与“清酒”相比,其酒滓(zǐ)更高。“清酒”的出现,说明中国早期的米酒出现了大幅度进步。

周人还使用了其他一些酒类名称来细言酒品,比如“酎”(zhòu)和“醽”(líng)就常见于先秦典籍。“酎”一般指重酿酒,重酿的意思是在已处于发酵过程中的酒醪中再加入成品酒,借以增强酒的发酵力,促使酒质优化,其中“酎”和“醽”都指米酒。

1.1.2.2 汉代

先秦酿酒,使用了曲和糵(niè)两种酒母,曲酿酒而糵酿醴(lǐ)。到西汉时,这两种方法仍然并用,但用曲酿酒的数量逐年增多,而用糵酿醴的数量一再减少,只有酒量很低的人才去喝使用糵酿制的醴。醴属于最低酒度的一类酒,西汉时代仍在酿造。从汉代开始,“醴”逐渐淡出酒界。

汉代酿酒者把主要精力用在制曲方面,想尽办法提高酒曲的发酵能力,以求酿出度数较高的酒品。当时采用的制曲方法是将谷物煮至半熟状态,取出置于阴凉处,让它发霉成曲。制成的曲同时含有糖化所需的淀粉酶和酒化所需的酵母菌,能够促使酿酒原料交替完成糖化与酒化过程。汉人制曲,多用麦作为原料,并由此培育出多种多样的麦曲。由于酒曲制造的技术要求较高,并非每位酿酒者都能掌握,因而汉代酒业中出现了制曲专业人员,他们把酒曲当作商品出售,售给其他酿酒者。

汉代的米酒已有若干名称,或按原料命名,或按酿造时间命名,或按酿酒形态命名。

清酒与浊酒是中国早期米酒酿造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宋元时代,最终被高酒质的黄酒所取代。到明清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清酒与浊酒的区别。

1.1.2.3 魏晋南北朝

东汉以后,酿酒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出现了九酝法酿酒,这表现在成酒中水含量降低而酒精含量增加。东汉末年已能酿造九酝酒,这种酒采用连续投料的方法,分批追加原料,使得发酵液体中始终保持足够的糖分,促使酵母菌充分培养。用九酝法酿成的酒甘香醇烈,酒度自然加高。魏晋时,九酝法普及于酿酒行业。

九酝法酿酒,是东汉末年曹操向汉帝呈献的一种新型酿酒法。当时,已经控制北方,又身兼宰相之职的曹操,特别喜欢喝酒,他把九酝酒的制作方法写在奏折中,呈给汉帝,并传播于酿酒界。九酝酒使用的是连续投料的酿酒操作法,分批投料的次数可达到九次,也可以多达九次以上。这是控制发酵动态、促进发酵酒化的得力措施。如此不厌其烦地多次投料,能够把发酵中的醪液培养成优质美酒,并提高出酒率。同时,九酝酒使用的酒曲属于高效率的“神曲”,因为它的用曲量只有原料米的3%,刚好合乎“神曲”酿酒的比例。这种酿酒方法在当时具有最先进的水平。

1.1.2.4 唐代

唐代的米酒酿造模式,继续分为浊酒和清酒。大批量生产以浊酒为主,其产量多于清酒。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称酿造过滤后的酒为生酒,生酒中依然保留着活性微生物,会继续产生酵变反应,甚至导致酒液变质。因此,唐人学会了给生酒进行加热处理的技术,借以达到控制酒中微生物继续反应和消毒灭菌的双重效果。给酒醪进行加热处理是古代酿酒技术的一大突破。南北朝以前,酿酒业中尚未真正采用加热技术,因而酒类酸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唐人掌握酒醪加热技术之后,酒质不稳定的情况大为改观。当时,酒醪的加热处理有高温加热和低温加热两种途径。

唐代出现了红曲酿酒的迹象。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说的就是这种红曲酒。红曲的发明,为传统米酒升华为黄酒提供了转化条件。

总而言之,唐代的酿酒技术较之前代而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谷物发酵酒中的优质酒从外观色泽上已开始向现代黄酒的标准靠拢。尤其在酿酒工艺的某些环节中,人们逐渐使用了一些先进技术,诸如对酒醪加热处理和使用石灰来降低酸度的作法,都对后代酿酒技术的完善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唐代米酒从综合指数上来看还达不到现代黄酒的程度,这主要表现在酒的甜度过高而酒度偏低,浊酒的产量过大且又米滓漂浮。这说明,当时的酿酒发酵与取酒过滤工艺都有欠缺。

1.1.2.5 宋代

按传统习惯,宋人同时酿制浊酒和清酒,但由于技术能力的改进,宋代的浊酒和清酒已经不像前代那样泾渭分明,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是酿酒技术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宋人虽继续酿造浊酒,但在酿造过程中改良了曲料投入,使成品浊酒的酒精度有了较大提高,这是宋人的成就。宋代浊酒已经渐向较高酒度抬升,出现了前代未有的“严劲”之味。

从酒的外观色泽来看,宋酒呈多种颜色,有绿色、白色、黄色、赤黄色、红色、赤黑色等,这说明了当时的酿酒标准不统一。从宋代以后,绿色的米酒消失,标志着中国发酵酒全面进入黄酒时代。

从酒的口味来看,在很长时段内,我国的发酵酒都始终出现甜味,这是由于在双边发酵过程中,谷物原料充分糖化但未充分酒化而导致的结果。宋代的许多发酵酒仍未突破传统格局,因而醪液中明显带有这种浓重的甜味。甜味酒虽然好喝,但酒度却明显偏低,宋人改进发酵技术,最终酿造出酒精含量相对较高的酒,这种酒的甜度减低而酒度增高,开始呈现苦味。出于对酒度提升的期盼,宋人逐渐开始崇尚苦味酒。

在苦味酒之后,宋酒再度攀升,于是便有了“劲”“辣”“辛”“烈”等词汇,借以表示酒度的提高和酒质的升华。陈藻诗歌中这样描述:“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宋代,无论是清酒还是浊酒,酒味都向劲辣迈进。刘克庄曾用“劲峭”二字来形容浊醪,并有诗讴咏:“醇醪易入醉人乡,劲酒难逢醒者尝。”可见宋人酿制的浊酒,酒度已明显提升,说明中国发酵酒的酿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1.2.6 元代

进入元代,中国发酵酒的酿造彻底摆脱了浊酒的困扰,酒呈黄色或红色,或赤黄色、棕黄色,这是因为在酿造、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了这样的色素。唐宋两代的酿酒者虽然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技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总产量还是有限。元代的发酵酒已经统称为黄酒,这是因为,历史发展到这段时期,发酵酒的酿造工艺已臻完善,并得到普及。而后明清两代,中国发酵酒一直沿着元代黄酒的制造模式向前发展。

元代人酿出的黄酒,呈现出多样口味,除甜味之外,酒度偏高的酒多呈苦辣之味。元代人品评黄酒,使用了很多专用术语,其中有苦、涩、酸、浑、淡、清、光、滑、辣等,这些都属于黄酒的专用形容词。王哲《西江月》词所言“酒饮清光滑辣,果餐软美香甜”,就强调了酒辣果甜的各自味道。

1.1.2.7 明清时期

进入明清时代,黄酒酿造则更趋成熟和完美,同时也在整个发酵酒行业中占有了支配地位。从行业产品来讲,明清时代的黄酒,是指工艺完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耐贮存的发酵酒,或称之为“老酒”,其产品类型与现代黄酒基本相同。传统发酵酒中的低层次米酒虽然还在继续生产,但已经不是中国发酵酒的主体产品了。

明清时期的黄酒还是有了感官及认识上的大体标准。如医家用酒浸药,特别注重黄酒和烧酒的不同效力,开始区分使用。如明人戴元礼《证治要诀类方》卷四《丹类》强调:“接骨,黄酒下;欲下血,烧酒下。”医家所用的黄酒,应是最标准的黄酒。

南方和北方在酿制黄酒的原料选择上略有不同。北方一般使用大黄米。明人周祈《名义考》卷九说:“黍,北人曰黄米以酿酒者。”指的就是酿酒原料。用大黄米酿造的黄酒,俗称黄米酒。黄米酿酒,是北方酒业的传统。南方酿制黄酒,通常使用糯米,人们为此而培育出许多品种。明人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三记载:“酿酒必以糯。”南方糯米品种的丰富,为酿酒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清朝中期以后,江浙一带出产的黄酒攀登到中国黄酒的最高境界,当时称之为南酒。在北方酒类市场上,南酒也已牢牢占据高端地位。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这样表述:“京师馈遗,必开南酒为贵重。”南酒群体注重整体风格,讲求产品质量,这是最终打开北方市场的关键因素。明清时期的南酒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不但在酿造技术方面屡有突破,而且在产品改良方面也时有创新,整体质量稳中有升,品牌效应逐渐增强,这就使得南酒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竞争的优势,以至于人们谈及中国黄酒,常以“南酒”为其主导标志。直到如今,许多传统黄酒仍喜欢标以南酒名号,以显示其优势地位。

从整个产业投入来看,清康熙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以黄酒为主要酿造产业,烧酒所占的比例要低于黄酒;而在北方,黄酒产量也一直与烧酒产量平分秋色。中国烧酒的总产量超过黄酒,是康熙以后的事情。

1.1.2.8 当代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黄酒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黄酒科技攻关已成为更高层面传承传统酿造技艺的必要条件。

发展至今,依托于相关领域一流学科(世界排名第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排名第一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及省部级相关项目,黄酒从微生物、酿造工艺、风味、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在不断纵深,相关基础研究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①微生物群落演替信息——由属水平深入到种水平,超过1420种微生物;②风味物质数据库——500多种风味化合物;③代谢网络形成途径——大于13万条宏基因组序列;④唯一黄酒种质资源库——包含23个省市的样品;等等。

黄酒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发展的,是祖先恩赐给我们最具魅力的“国酒”,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酒中之瑰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形态已从“生存化”消费转向“健康化”“享受化”及“多元化”消费,所以,守正与创新将一直是黄酒科技发展的主题。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对文化传播、人文交流合作重视的背景下,黄酒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以它历史的悠长、文化的深厚、意蕴的丰富,已经担当并更完美地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使者,成为推动中外友好交往、人文交流的助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