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变工作方法,目的既不是减少加班时间,也不是消化带薪假期,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成果,得到更多报酬,收获更多幸福。

曾经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往往会得到赞许,并且赞许只来自直属上司。结果,员工评价取决于能否讨得上司喜欢,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上司要是说“去给我买个甜瓜”,即便是在半夜,也会打出租车去买,这样的老实人往往会得到好评。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懂得讨好上司、善于阿谀奉承的人,那些对上司温和、对下属严厉的中间管理层,那些和蔼可亲、从来不会说“不”的人,那些对公司内部政务了如指掌的人,往往会得到好评。

但问题是,这些得到好评的“优秀人才”,却不具备与其他公司打交道的能力。

在消费者喜好不断变化、科技手段快速迭代发展的过程中,赢利方法在变,与此相适应的评价制度也在变。以前,直属上司评价就是绝对评价;现在,除了上司评价以外,员工还要接受管理层360度评价。

所以,只靠讨好上司来安身立命已经变得困难,还必须接受同事或其他部门相关工作者的共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才称得上公平。

另外,随着试用期和人才管理制度的普及,员工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增多,只靠上司的宠爱不能持久。

由我担任责任代表的Cross River公司,迄今为止已经帮助605家公司进行了工作方法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对各公司人事评价“排名前5%”的员工展开了调查,分析他们的工作方法。

我们认为,这些取得显著成果的精英员工,在他们所践行的卓越的工作方法中,应该有复制率较高的原则,也有可以一般化的要素。

在25家客户公司的共同协作下,我们对5%的精英员工和另外95%的普通员工做了研究分析。样本人数加上约9000名普通员工,共计1.8万人。

在各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对精英员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彻底调查。

我们请求作为研究对象的精英员工仍照常工作,通过在办公桌上设置定点摄像头、录音笔、传感器,或者通过云服务、面对面倾听等,记录他们的日常工作言行。

除此之外,还有并不针对个人的数据收集形式,比如分析邮件内容、收集谈话或网上会议记录等。

通过AI(人工智能)和专家分析这些数据,最终总结出精英员工的共同点,以及他们和95%的普通员工的区别。

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每个人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所谓的原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但事实上,这些在调查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成功原则,后来还在29家公司做了实证测验,即便应用在精英员工之外的其他普通员工身上,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当然,也存在效果不好的失败案例,但更多的还是成功案例,这些在这本书中都会有所介绍。

从这些实证测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功或失败,在精英员工的身上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经历失败后最终走向成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调整行动方案,最终取得成功。也就是说,不要一直为如何选择而苦恼,控制风险的同时要多多行动起来,这样才更容易走向成功。在激烈变化中生存,停滞不前本身就是风险。

取得突出成果的精英员工,往往容易被大家看作“能人”而予以特殊对待。但我想说,他们掌握的技能,别人同样可以应用。如此这般,精英员工的成果也会变成别人的成果、大家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得到扩展。

总之,“一旦掌握了简单的行动和思考原则,就有足够的可能让成功不断复制”。

所以,精英员工即便调到其他部门,也同样可以做出成果。甚至两个部门业务完全不搭边,也是如此。

在公司受到好评的员工,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因为他能够从公司或上司那里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例如,在同一部门晋升,或是调到其他部门挑战新业务,或是晋升后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些员工更容易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

一旦有多个选择,你就可以结合自己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在这个基础上自由选择。

“领导让做的,没办法。”这种勉强工作的情况就会减少,我们也就可以从痛苦的工蚁模式中解脱出来。

请把精英员工简单的行动和思考方法与自己的对照一下。如果一样,便可安下心来;如果不一样,就要加强学习。

在对照过程中,要取长补短,行动起来。如果你迈出了改变自我的步伐,不要忘了回顾总结。进展顺利当然更好,一旦此路不通也可以及时止步。这样,把通过内省悟到的道理应用到行动当中,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本书介绍的成功模式,并不会像变魔术一样“啪”的一下快速出成果。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实验素材,让大家在减少损失的同时,朝着成功迈进。

不要读完就了事,一定要试着让自己行动起来。只要有“啊,出乎意外的好”这种感觉,就是你思维转变的证据。

这样循环往复改善行动,应对变化,就能使生命之树常青,保持活力,永不“生锈”。

只需参照5%的精英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你就能在短时间内持续取得成果。

越川慎司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