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元曲三百首》收选了300首传世的元曲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兼顾元曲创作的历史事实,既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家作品,也收录了富有趣味的一部分佳作。元曲文风刻露尖新,雅俗共赏,特色鲜明,众体荟萃。它们韵律优美,文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元曲三百首》是在前哲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中甄选了六十多家,三百首曲作,编成此书。

元曲散失不少,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名姓可考的作者有二百二十多位,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曲四百七十多套,杂剧一百六十多部,这与唐诗、宋词的数量实在是相去甚远。但它的题材和内容并不逊于唐诗,也不输宋词。《元曲三百首》不但收录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经典作品,还收录了其它八十多位元曲大家共二百余首千古传唱的佳作。

元曲的兴起适应了元朝的政治环境,对于我国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曲一出现就和其他艺术奇葩一样,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广泛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元曲题材丰富多彩,视野开阔宽广,反映的生活鲜明尽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语言又通俗易懂,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无可替代的珍贵遗产。

元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元朝立国到南宋灭亡,首先兴盛于北方地区,所以又有“北曲”之称。这一时期的元曲通俗口语化、质朴自然。其中以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人的成就最高。关汉卿的杂剧风格独特,情节曲折,富有生趣,他的小令活泼质朴,雅俗共赏。马致远的创作题材广泛,意境深远,音律和谐,文字优雅,被誉为元散曲第一大家。第二时期是从元世祖元年到元顺帝期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由专业的文化人担当,散曲成为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等人。第三个时期从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散曲以弄曲为专攻,讲究格律严整,词藻精致,崇尚婉约细腻,代表人物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元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元杂剧,一类是元散曲。杂剧是一种把歌曲、说白和舞蹈结合在了一起的形式;散曲则是诗歌,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则只含一支曲子。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而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却又并不死板,定格中允许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唐诗、宋词相比,元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虽然流传不如唐诗、宋词那么广泛,但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独具特色,使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我们这次注释的《元曲三百首》,在考虑入选曲家及曲作时,力求兼顾元曲创作的历史实际,还对每首元曲的内容深入浅出的注解,以简练的文字对曲作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提高鉴赏作品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