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曰:如何理解《本草经》上、中、下品的基本含义?

答曰:这得首先温习《本草经》原文,分三段解析。

1.上品药

药性纯正也。《本草经》原文:“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为了说明“养命应天”这一关键词,需先理解“应”字在此处之义,并非简单的人与药物相适应,而是人与自然在“气”与“德”方面的统一;也有师天地之义。建议有兴趣者可参考阅读《庄子》中的“齐物论”“山木”两篇。之后,再解读“无毒”二字。《周礼·天官冢宰》云:“聚毒药以供医事”,这里所言之“毒”,不能理解为对人体的毒害之义,《本草经》言“无毒”亦非指现代毒理学的“毒性”,而是针对药物的气味正偏而言的。清·石寿棠云:“药未有不偏离者也,以偏救偏,故名曰药”。明·张景岳云:“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盖气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本草经》从与谷食之气相同与否,悟到了上品药区分的标准是“久服多服不伤人”。也就是说,上品药气正似谷食,可充饥,因不属谷食,自然也不会当饭吃,只是可让食者处于节食状态维持生命,久之,就会产生轻身益气、延年的效果。这在《道藏》中的记述甚多,如灵芝、人参、石菖蒲、茯苓、石斛等。明白了“无毒”,再读“养命应天”就容易多了。《抱朴子内篇·仙药》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就是“养命”。应天是上药为君,与天道对应,是相对后面的人、地而言的,也是古代养生家主导的观念在认知本草方面的反映。归纳起来,对上述原文文献的理解可得出四种观点:①古人识别了药中之君120种;②其共性是无毒,养命应天;③判断上药的标准是久服多服不伤人;④通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轻身延年”的作用。

2.中品药

药性杂广也。《本草经》原文:“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

这一段中如何理解“养性应人”是其关键。“养性”是调养性情的意思,也是针对人怀性情而言的。那么,性与情又当如何解呢?荀子云:“性者天之然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意思是:人有秉彝,本乎天性,人的“性”是先天赋予的,“情”只是个性特征的一种质朴的表现,“欲”则是受外境影响而产生的反应。“性”是个体本身固有的,所以有“性命”之称,可养不可亡,可调不可变,“性”调养好了,“情”的表达也就遂意了,实际上包含了古圣既治身病又治心病的观念,药物的作用也莫过如此。调养了性情,就能起到“遏病”的作用,遏有缓治之意,与下品治病不同,中品药有预防,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那怎样使用药物才能遏病?“斟酌其宜”,就是说,此类药气味有偏与不偏,有毒与无毒,调性情就要合情,因为选择余地很大,也可是补药,所以要先辨人之性情,后择同气之物以养之。中品药使用范围广泛,如麻黄、秦艽疗风,芍药、川芎除痹,通草、防己利窍,牡丹皮、紫菀、栀子、合欢皮安五脏等。

3.下品药

药性烈疾也。《本草经》原文:“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理解此原文的关键是“应地”,陶弘景云:“地体收杀,故云应地”。也就是下品药有效法地的“收杀”之功,有祛除邪气之意。“治病”就是针对邪气而言的,《灵枢·刺节真邪》载:“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陶弘景云:“夫病之由来虽多端而皆关于邪,邪者不正之因,谓非人身之常理。”邪气种类虽多,但从性质分只有寒热两大类,从阴阳分,表现为“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两种形式。所以下品药虽多,无非是通过“除寒热,破积聚”而发挥治愈疾病的效果,如:附子、乌头、蜀椒之祛寒;连翘、夏枯草、贯众、蚤休、败酱草之清热;桃仁、大黄、虎掌、天雄、白头翁之破积聚等。

至于下品药多毒,乃是指“毒药攻邪”,用其偏性,恢复正气,不可单纯理解为“毒性”,正如清·黄宫绣云:“毒有法制以疗人病,则药虽毒,而不得以毒称。”也如清·郑寿全云:“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药是否以毒取效,还有配方、剂量、制法等因素的影响,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