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膜地形图

随着以Scheimpflug摄像技术为代表的Pentacam等眼前节生物测量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角膜地形图也成为辅助诊断角膜散光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会阅读角膜地形图是每一位从事屈光和白内障手术方向的眼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临床上最常用的屈光四联图主要包括轴向曲率图(或切向曲率图)、前表面高度图、后表面高度图及角膜厚度图 [28]。本节为凸显角膜散光,将后面的测量界面四联图调整为前表面轴向(或切向)曲率图、后表面轴向(或切向)曲率图、前表面高度图及后表面高度图。
1.轴向曲率图或切向曲率图
轴向曲率图是根据薄透镜屈光力公式计算角膜前表面每个点的屈光力所得。一般是通过测量角膜上每一点与特定轴(视轴)相关点的曲率得到,由于角膜为椭球面,在测量角膜周边部时会有一定的误差。轴向曲率图描述角膜中央区的曲率更加准确,通常用于人工晶状体的计算,角膜曲率1.0D的测量误差约会导致白内障术后1.0D的屈光误差,精确的轴向曲率图临床意义重大 [29]。切向曲率图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能更精确反映周边区的曲率,在识别角膜周边部形态的变异较轴向曲率图有优势,常用于角膜接触镜验配的随访,评估屈光手术术后对角膜形态的影响等(图1-1-4)。
图1-1-4 轴向曲率图和切向曲率图的示意图
2.前表面高度图
就如地图中将海平面设为参照面来描述地势的高耸或低矮一样,为表示角膜高度,通常选择最接近于角膜表面的规则球面来作为参照面,称之为“最佳拟合球面”,这样便能描述角膜的隆起或凹陷。前表面高度图可准确描述角膜前表面形态。角膜前表面高度图在屈光手术随访中有重要的意义,能跟踪角膜术后的形态变化。
3.后表面高度图
后表面高度图与前表面高度图的测量原理相同,只不过反映的是角膜后表面的形态,它在圆锥角膜的筛查上有重要作用。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并呈圆锥样突起的疾病,它的病理变化首先出现在角膜后表面。以往的角膜曲率计或Placido盘角膜地形图只能检测角膜前表面的屈光力,只有当疾病进展至角膜前表面时才能被诊断。角膜后表面高度图通过测量角膜后表面的形态,能对许多早期圆锥角膜早发现,早诊断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