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
- 郭锦丽 高小雁 胡靖
- 2979字
- 2024-12-21 06:21:11
病例25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性,54岁,主诉:左髋关节疼痛15年,加重伴活动受限5年,门诊以“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收入院。
一、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
(一)入院时
1.诊疗情况
入院后查体:
体温36℃,脉搏7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患者主诉左髋关节疼痛15年,加重伴活动受限5年,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关节疼痛,与活动相关,休息可缓解,有夜间痛,有活动受限,行口服药,理疗,按摩治疗,症状逐渐缓解。5年前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下蹲,上下楼困难步行小于200米。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左),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良好、因疼痛出现失眠。患者无不良嗜好,大小便正常,生活自理。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遵医嘱按时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mmHg。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胃肠道、肝胆系疾病史。否认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药用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专科查体:
跛行入病房,骨盆向左倾斜,左髋关节无畸形,未见切口瘢痕,关节红肿,左髋关节腹股沟压痛(+),纵向叩击痛(+),明显活动受限。左侧4字征(+)左侧Thomas征(-),左侧Trendelenburg征(-),Allis征(-),左侧Ober征(+),双下肢未见水肿,无感觉减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
X线示左髋臼发育浅宽,股骨头包容性差,关节间隙有狭窄,股骨头形状不圆,髋臼及股骨头负重区可见囊性变,Shenton线不连接。24小时动态血压:收缩压101~152mmHg,平均值113mmHg;舒张压87~100mmHg,平均值83mmHg;平均动脉压134/92mmHg。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有时不齐,R-R间期1~56秒,房性早搏,2次/23小时,成对房早1次/23小时,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率变异指标正常。心率68~96次/min。
异常化验结果:
谷丙转氨酶 85mmol/L(0~40mmol/L),谷草转氨酶 59mmol/L(0~40mmol/L)。
思维提示
[1]患者出现疼痛:疼痛部位为左髋。需做好疼痛的护理。
[2]患者出现睡眠型态紊乱:因疼痛出现失眠、易醒,需做好睡眠的护理。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需监督患者定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压。
2.护理评估
患者主要症状为左髋疼痛。患者因疼痛出现失眠、易醒。患者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mmHg。患者多次咨询术前注意事项及康复护理要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
3.护理思维与实施方案
(二)实施手术后
1.诊疗情况
手术当日,体温 36.6~37.2℃,脉搏 80~92次 /min,呼吸 18~20次 /min,血压 135~151/83~94mmHg。患者在全麻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左)”,术毕安返病房,伤口外敷料包扎完整,无渗血,双下肢感觉活动同术前,尿管及引流管通畅,尿液为淡黄色、清亮,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及吸氧。告知患者麻醉恢复前需去枕平卧、禁饮食,麻醉恢复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日晚患者伤口敷料有2cm×2cm渗血,患者主诉疼痛,难以入睡。术后第1日,体温36.9~37.5℃,脉搏85~98次/min,呼吸18~20次/min,血压137~143/81~92mmHg。伤口敷料渗血未见扩大。24小时后护士协助患者进行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48小时拔除尿管,并向家属讲解患肢一定要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脱位,学会正确使用拐。
思维提示
[1]患者主诉疼痛,难以入睡,与手术切口有关。
[2]患者麻醉恢复前需去枕平卧,拔除引流后可在保护下下地行走。卧床期间患者处于独立移动躯体能力受到限制的状态。不仅出现自理能力的缺陷,还面临着发生褥疮的危险。
[3]患者术后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脱位。
2.护理评估
患者麻醉恢复前需去枕平卧、禁饮食。术日晚患者伤口敷料2cm×2cm渗血,患者主诉疼痛,难以入睡。
3.护理思维与实施方案
(三)出院前
1.诊疗情况
出院前行患者行复查X线及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回报,未见下肢静脉血栓,护士给予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各项检查无异常后可带药出院。
2.护理评估
做好出院时患者心理、药物知识水平及康复期的护理宣教。
思维提示
[1]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拐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如何使用拐。
[2]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期护理注意事项。
3.护理思维与实施方案
二、护理评价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理上给予了一系列护理方案的实施。入院时为患者做好疼痛、睡眠型态紊乱、血压的监测及控制,手术后不仅满足了患者术后的基本生理需求,对患者的睡眠、伤口等均进行了良好的护理,避免了术后伤口的感染,有效地避免了跌倒、坠床、压疮的发生。出院前,给予患者系统的知识、术后康复期的护理。在整个发病期,术后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
三、安全提示
1.有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
患者手术后翻身有坠床的危险;24小时下床活动时发生跌倒的危险。护士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神志、肌力等。评估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定时巡视患者,固定好病床脚刹、加床档、合理安排陪护;嘱患者穿防滑鞋,保证病房地面干燥,灯光照明良好、病房设施摆放合理。
2.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患者术后3~5日卧床,护士需了解患者皮肤营养状况;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
3.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患者住院期间需服用降压药物、止痛药物、辅助睡眠药物等,护士需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四、经验分享
1.心理护理
因患者左髋关节疼痛15年,加重伴活动受限5年。护士可告诉患者手术实施后疼痛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1)感染:
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可导致关节置换术失败。为防止感染,一般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也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外敷料清洁、干燥,患者的切口引流接引流袋,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每日倒引流液,一般术后1~2日拔除引流。
(2)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黏滞性增加、血流相对缓滞、血管内膜损伤,是DVT的三个条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DVT发生。
(3)肺栓塞:
肺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39%~74%,发生致命肺栓塞的概率是0.19%~3.4%,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生原因是由于术前下肢活动减少,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可激活全身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增高;术后疼痛,长时间的被动体位以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一般发生于术后2~8日,因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发红,甚至浅静脉充盈曲张,严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4)髋关节脱位:
脱位发生的原因除与关节类型、手术入路、假体安放角度有关外,与护理的关系极为密切。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成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失败的四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精神和身体打击很大,其发生率为0.6%~7.0%。发生原因与术后搬动、下床时过伸、外旋髋关节引发,或翻身时患髋内收、内旋、下蹲、改变体位坐位变站位时引起。因此,术后要保持外展中立位。
3.下肢肌肉锻炼方法
(1)髋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秒,重复做,直到感到疲惫,每日练习做,同时练习绷腿运动,每日2~3组,每组20~30次。
(2)早期活动早期的坐、立、行走的锻炼。
(3)扶拐行走3个月,患肢免负重。上下楼梯行走上下楼梯时,患者需要他人的帮助及扶手的支持,每次只能上下一层楼梯,切记“上用健肢,下用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