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亦称为肾脏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及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发生在4—7月和10月—次年1月,以后者为多。鼠类为其传染源。根据病情演变,临床分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等五期。

本病属中医“瘟疫”“疫疹”“冬温时疫”“温毒发斑”“少阴伏气温病”等病证的范畴。

【湿热与发病的关系】

本病的发病有地区性,多发生于低洼潮湿,杂草丛生,水位较高,雨量充沛的地带,再结合临床症状和传染性,有些学者认为其病因与湿热疫毒有很大关系。清代医家张石顽尝云:“时疫之邪,皆从湿土郁蒸而发。”当然,本病也有因温热疫毒等引起者。湿热疫毒是外因,而机体由于劳倦过度(如农忙季节)、饮食不节、触冒风雨、妇女经产期等因素,导致正气不足,尤其是肾精亏虚,抗病能力低下,使湿热疫毒乘虚而入,这是发病的内因。湿热疫毒首先侵袭肌表,阻遏卫气,从而出现卫分证候,但为时短暂,病邪迅即传入气分,脾胃受伤,表现为气分证候,或卫气同病。盖湿为土气,脾胃属土,同气相求,加之湿性黏腻,与热相搏,如油入面,难分难解,因此气分阶段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继则湿热可内传营血,而气分之邪每多未尽,从而出现气血两燔的证候,此时邪热炽盛,或上扰心神,或迫血妄行,或引动肝风,引起一系列危重症候,尤以出血为明显。若湿热壅滞气机,阳气郁伏不宣,可出现“热厥”的证候,也可因正不胜邪,致气阴耗竭,阳气欲绝,出现“寒厥”虚脱的证候,前者以邪实为主,后者以正虚为急,不可同日而语。若湿热蕴结下焦,肾和膀胱气化不利,水道闭塞,可见尿少、尿闭,亦可由于肾阴耗竭,水源枯涸而见尿闭,两者虚实有异。恢复期多呈现正虚邪恋,即湿热余邪未尽,气阴损伤。总之,湿热病邪常贯穿病程始终,与发病及病情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相关临床表现】

1.湿热郁于肌表,阻遏卫气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身重,眼眶痛,腰痛,全身困乏,小便短少,轻微浮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腻,脉象浮数。

2.湿热侵犯气分,脾胃同病

症见壮热汗出,或身热不扬,头身重痛,口渴引饮,或渴不多饮,面红目赤,气粗,颈胸潮红,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腰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象滑数或洪大。

3.湿热内传营血,气血两燔

症见高热或潮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神志呆滞,时清时昧,或神昏谵语,皮肤出现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红绛,苔腐腻或浊腻,脉象滑数或细数。

以上多见于发热期。

4.湿热壅滞气机,阳郁不宣

症见发热,烦躁不安,神志淡漠,神识昏蒙,胸腹灼热,四肢厥冷,小溲短赤,便秘腹胀,舌红苔黄腻,脉象细数或模糊不清。多见于低血压休克期(不包括气阴耗竭,阳气欲脱的证型)。

5.湿热蕴结下焦,气化不利

症见身热,少腹胀满,大便不行,小便赤涩量少,甚或尿闭不通,或有血尿,尿中有血性膜状物,面目肢体浮肿,腰痛,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或细数。多见于少尿期(不包括肾阴耗竭,水源枯涸的证型)。

6.湿热余邪未清,气阴损伤

症见发热退而未尽,或夜热早凉,口渴心烦,易汗,精神疲乏,头昏腰酸,小便频数量多,舌淡红,苔薄腻,脉象濡细或细数无力。多见于多尿期或恢复期。

本病一般按卫气营血并结合三焦、六经等辨证方法进行辨证分型,但由于病势发展迅速,症情错综复杂,往往各阶段症状交叉互见,重叠出现,难以截然分割,临床须灵活掌握。

【相应治疗方法】

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祛湿,常贯彻病程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病机和证型,辨证施治。

1.湿热郁于肌表,阻遏卫气

治宜轻清宣透,方用银翘散合三仁汤加藿香、佩兰、青蒿等。

2.湿热侵犯气分,脾胃同病

治宜清气泄热,祛湿解毒,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合甘露消毒丹化裁。湿偏重者选用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之类。

3.湿热内传营血,气血两燔

治宜清营泄热,凉血解毒,兼以祛湿,方用清瘟败毒饮酌加芦根、白茅根、滑石等;血热妄行而出血者,宜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大青叶、茜草根、大小蓟等;湿热夹痰蒙闭心窍而神识异常者,用菖蒲郁金汤合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之类。此外,清营汤、清宫汤等亦可随宜选用。

4.湿热壅滞气机,阳郁不宣

治宜清热宣郁,行气开闭,方用四逆散加藿香、佩兰、菖蒲、郁金等;大便秘结者,酌加大黄;神窍闭塞者,配合苏合香丸(湿重者宜之)、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热重者宜之)之类。(至于气阴耗竭,阳气欲脱之“寒厥”证,治法又当别论,一般以生脉散、参附汤、四逆汤之类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5.湿热蕴结下焦,气化不利

治宜宣清导浊,通利州都,方用宣清导浊汤、八正散、导赤承气汤之类。

6.湿热余邪未清,气阴损伤

治宜清理余邪,扶正固本,并根据病性病位,随证施治。若湿热未清,气阴两伤者,用王氏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或清络饮加北沙参、麦冬、花粉、石斛、玉竹等;若肾气虚衰,湿热未尽者,用参芪地黄汤合白茅根、滑石、芦根、黄柏之类,又肾气不固,封藏失职者,则用缩泉丸加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等,复加清利湿热之品;若脾虚气弱,湿热逗留者,用参苓白术散合藿香、佩兰、芦根、猪苓、泽泻、滑石之类。

【验案举例】

例1 杨某,男,28岁,工人。1979年9月5日入院,出血热轻重分型:中型。

患出血热第4天入院。患者恶寒发烧,午后热重,身热不扬,咳嗽吐痰,头蒙沉胀且痛,呕恶心烦,便溏不爽,小便短赤。球结膜轻度水肿,目赤红肿,嗜睡神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8.2℃,血压110/70mmHg。小便化验:蛋白(+++),血常规:白细胞14 100/mm3。确诊为出血热发热期。患者素有湿热内蕴,起居不慎,暑湿乘虚入侵,新感触动伏邪,湿热内阻,阳明热盛。治则:表里双解,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化裁:杏仁10g,苡仁15g,白蔻仁 6g,川朴 10g,半夏 6g,通草 10g,滑石 20g,淡竹叶 6g,茯苓 10g,藿香 10g,淡豆豉 6g。

9月7号,服上药2剂,恶寒止,午后热重,身热不扬,烦躁谵语,时而循衣摸床,大便溏而不爽。球结膜水肿充血。胸前红疹少许,鼻衄。舌质绛红、苔黄垢腻,脉洪数而滑。此乃湿热久羁,由气入血,湿热互结,气血两燔。治则:解毒化湿,清气凉血。苍术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化裁:苍术10g,石膏60g,知母 10g,犀角(水牛角代)3g,赤芍 15g,丹皮 15g,苡仁 30g,通草 10g,双花 15g,连翘15g,丹参10g,茅根30g。

服上药2剂,热退身静,鼻衄止。后湿热化燥,进入低血压期,经治疗病愈出院。(邓邦金.流行性出血热湿热型辨证治疗体会[J].陕西中医杂志,1981(4):9-11.)

按:本例初诊湿热阻滞卫气,故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芳香宣透,清热化湿;次诊邪已内传营血,气血两燔,而湿热尚未完全化燥,故治仿白虎合犀角地黄汤清气凉血,复加苍术、苡仁、通草以祛湿。唯初诊辨证为“湿热内阻,阳明热盛”,用药似可增强清热。

例2 周某,男,18岁,经西医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住院治疗。初次会诊时,口舌溢出鲜血,腋下有出血点,面红如醉而略浮肿,呕恶欲吐,脘腹胀闷,小便不畅。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0~1个 /HP,脓细胞 4~6个 /HP。脉象迟滑,舌质光红而胖。证属湿热蕴结营血。治拟透湿转气:藿香、佩兰、竹叶各6g,生地、大青叶、连翘各15g,丹皮、白薇各12g,生甘草4.5g,仙鹤草30g。1剂后复诊:口舌血止,腋下红点亦减,脘胀显减,小便增多,脉缓,舌苔转为薄黄。前方加半夏12g,珍珠菜30g。服2剂,小便增多,日约2 500ml,舌苔转为厚腻微黄。原方续服2剂后再诊,脉象滑数,舌苔黄而厚腻,湿邪已由营血透出气分,治拟清热化湿:藿香6g,佩兰、滑石、生地各9g,连翘15g,珍珠菜、仙鹤草各30g。2剂后,舌红苔黄,诸症消失,前方去连翘、珍珠菜,加丹皮、白芍、生甘草以善后,5剂后病愈出院。[张锡林.湿陷营血(流行性出血热)[J].浙江中医药,1977,3(5):37.]

按: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有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本例初诊即现舌质光红、出血等症候,显系邪陷营血,治仿叶氏之训,用“透湿转气”之法,1剂后即现薄黄之苔,2剂后舌苔转为厚腻微黄,症状亦随之减轻,说明内陷之湿热已由营血转出气分,乃佳象也。于是治以清热化湿继之,病情渐入坦途,终获痊愈。从其病邪传变来看,本例颇似伏气温病。

例3 吴某,男,28岁,干部。1988年1月3日入院。

发病3日,病起发热(40℃),微恶寒,全身酸痛,头昏重,视物昏花,面红目赤,尿少便结,口苦,渴喜热饮,有“三红”症,无皮肤出血点,软腭可见散在出血点,舌红苔薄黄,脉浮弦数。初予柴胡桂枝汤合剂250ml,次晨体温39.4℃,软腭及舌下见多个出血点,心烦不寐,舌红苔黄,脉有洪象。遂改用加减清瘟败毒饮合剂500ml分2次直肠滴注,“清开灵”10ml静注,银翘解毒合剂200ml口服。药后体温反升至40.2℃,憎寒壮热,额汗量少,身重腰痛,恶心,口不渴,尿短黄赤,脉濡数。经细加辨析,知其证非温热,而是湿热,且湿重热轻所致。乃改投达原饮合剂100ml,柴胡口服液30ml,青蒿口服液100ml,频频口服。药后体温迅速降至38℃,次晨继续下降至37.4℃,诸症为之大减,从而直接进入恢复期,住院8天,痊愈出院。(宋祖敬.当代名医证治汇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和治疗几经周折,最后确诊为湿热而非温热,且湿重于热,治用吴氏达原饮加味,清热除湿,宣透膜原,病情迅得转机,遂入坦途,终获痊愈。

【临证备考】

用清热解毒祛湿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80例,分毒邪在气营和毒热夹湿两型,前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佐以利湿,方用清热解毒汤(板蓝根50g,金银花 30g,生石膏 60g,知母 15g,生大黄 6g,丹参 30g,生甘草 10g,玄参 30g,白茅根60g),日服1~2剂;后者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活血,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板蓝根、丹参。治疗结果:78例痊愈,治愈率为97.5%,2例死亡,病死率为2.5%。住院最短6天,最长39天,平均为15天。(靳涛,乔富渠.清热解毒祛湿法在出血热发热期应用体会——附八十例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84(1):26-27.)

薛氏等认为湿热疫毒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学上有重要意义。湿热疫毒多因肾精不足的情况下侵入人体,由表入里,呈现一系列湿郁热伏,邪正相争,毒盛血瘀,阴阳失调,肾亏精耗等基本病理过程。其病理特点是发病较急,复杂多变,病情重笃,病程缠绵。并从临床实践中证实清热解毒祛湿法是行之有效的,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湿热疫毒”是出血热主要病因的认识。(薛涛,乔富渠.试论“湿热疫毒”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中的重要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1983(9):5-7.)

邓氏报道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5例,其中8例属“湿热”类型,可见湿热在本病发病上的重要地位。出血热之湿热型,是根据出血热各期临床主要脉证,结合时令节气,出现湿热证候及脉舌而提出的。该型开始即见中焦、气营分症状,很少见到单纯卫分症状,其原因很可能是夏令触动伏邪而发病。湿热型的辨证,观察舌脉变化尤为重要,湿热之脉多濡数或滑数,舌苔腻是其特点。有些患者起病即为湿热型,有些开始湿热不明显,进入少尿期湿热较盛。部分患者开始为湿热证,后又湿热寒化。亦有开始为湿热证,中间低血压、少尿期湿热化燥,多尿,恢复期又出现湿热证,即两头湿热,中间燥热。部分患者从发病到恢复期一直为湿热型。该型低血压休克,四肢不温,多因正虚邪陷,湿热内蕴,阳气不达所致,治当利湿通便,扶正达邪;该型多尿期往往善饥多食,小便频数量多,治当健脾燥湿,益肺固肾。(邓邦金.流行性出血热湿热型辨证治疗体会[J].陕西中医,1981(4):9-11.)

马氏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过程中,对湿邪的治疗注意祛湿宣畅三焦,收到较满意的疗效。1988年冬季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病人87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44例)和西医对照组(43例),结果中医治疗组在治愈率、死亡率、肾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而认为,早期治湿,全程治湿,是使病情轻缓化,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关键,而用药偏温,忌纯用寒凉和滥施攻下,重在调畅气机,又是治湿的基本原则。(马超英,万友生,万兰清.祛湿法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199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