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医学术的发展,需要新学说、新学科的不断建立。当然这种新学说、新学科的建立,绝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断所能完成的。众所周知,任何重大科学成就都是在继承前人已取得的各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综合前人有关成果,分析其已达到的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是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毫无疑义,中医湿热病学的建立,必须建筑在前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即对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加以整理研究,推陈出新,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成为更完善、更科学、更先进的学说和学科,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避免低水平重复。国家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扬提出“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指导方针,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建立中医湿热病学具备以下几个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1.古代文献内容丰富。中医学文献浩如烟海,其中有关湿热病的论述,极为丰富。早在《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中,就有“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等记载,《难经》已将“湿温”列为广义伤寒的五种病证之一。此后,历代医家于此多有阐述,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病的研究有长足的进步,并有不少论著问世,如叶天士《温症论治》中有不少篇幅论及湿热(湿温);薛生白《湿热条辨》堪称湿热病的专著;吴鞠通《温病条辨》对“湿温”的论述更为详尽;雷少逸《时病论》“秋伤于湿”章列“湿热”“湿温”两个病种,专题予以发挥。此外,《感症宝筏》《医理辑要》《六因条辨》《温病指南》和《湿温大论》等书,对湿热病证也有深刻的论述。凡此,均为今天研究湿热病并建立中医湿热病学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文献资料。
2.湿热为患十分广泛。湿热病证,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甚。就地域而言,东南沿海一带,地处卑湿,气候温热,湿热为患更多,朱丹溪尝谓“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叶天士也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湿病(包括湿热病)在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55%~12.16%,且西北地区发病亦多。联系临床实际,不少疾病诸如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急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泌尿系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盆腔炎、湿疹、带状疱疹、不明原因发热等,从中医病因学来分析,常与感染湿热病邪有密切关系,足见其发病之广,危害之大。更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湿热病的发病率已有上升趋势,如工业废气排放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和工作场所普遍使用空调,使人汗液排泄不畅,热郁体内;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嗜食肥甘、酒酪、炙煿之物等,均易招致湿热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湿热病的研究,建立中医湿热病学,从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保障人类健康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湿热理论特色鲜明。中医有关湿热病的理论,包括病因、病机、证候和辨治等,见解独到,如对湿热病邪缠绵难解的特性,病变重心在脾胃,辨证重视察舌,治疗须分离湿热,强调宣畅肺气、通利小便,等等,均富有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建立中医湿热病学,将有利于发扬中医在这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4.现代研究成果可观。现代对湿热引起的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各地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其中不乏大宗病例疗效总结,充分显示了清化湿热、清热利湿等治法的显著效果。近年来有关湿热病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亦有进展。在实验研究方面,湿热证动物模型也已建立,湿热病的微观病理变化逐渐被揭示,检测方法和指标亦有新的发现,特别是对治疗湿热病的有效方药,诸如茵陈蒿汤、五苓散、八正散等做了现代药理研究,探讨其作用原理,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从而为建立中医湿热病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中医有关湿热病的理论和治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经验和理论,因此,建立中医湿热病学是完全有基础的,这也是时代的需要,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在《中国中医药报》(1993年12月1日)上发表了《应建立中医湿热病学》一文,引起了较大反响。2003年编著了《中医湿热病证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后,我们更做了深入的研究,认识进一步提高,并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2016年又申报了“名老中医盛增秀中医湿热病学的构建”课题,得到了有关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肯定,被列入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从而得以付诸实施,本书即是该课题的成果专著,由《中医湿热病证治》扩充深化而成。
最后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着“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名训,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古今大量文献,收录古今医案和临床报道较多,并有机地融入本书相关部分,因此本书信息量较大,希冀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拓宽思路,充实新知,以利提高和发展,这对读者很有裨益。文中凡引用现代文献资料之处,均注明了出处,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批评指正。
盛增秀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