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源 流 探 讨

中医有关湿热病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关湿热病的证、因、脉、治,即有载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是把筋肉拘痿的原因归咎于湿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指出了湿热是黄瘅胕肿的主要病因,其发病与时令节气有很大的关系。《难经》更明确地将湿热所致的湿温病,列入广义伤寒的范畴,该书《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揭示湿温是外感热病中的一个独立的病种,为后世深入研究湿温病开了先河。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虽无湿温病名,但有关湿热引起的病证及治疗,却不乏记载。如所论黄疸、痞、痹、疟疾、湿、呕吐、下利等病证,其辨证论治,每以湿热为着眼点,尤其是所创立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葛根黄芩黄连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方剂,为后世治疗湿热所引起的诸多病证,在立法处方遣药上树立了楷模,影响深远。

宋元以降,对湿温的病因、症状、治疗和禁忌等论述,有了较大的进展。如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云:“病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治在少阴,不可发汗,汗出则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而色变,名曰重暍,如此者医杀之耳。”又云:“治湿温如前证者,白虎汤主之。”朱肱《类证活人书》则以白虎加苍术汤治之,湿热两顾,较之单纯用清热之白虎汤,更为对证。金元时期,名医辈出,对湿热病有进一步阐发,如刘河间倡“六气化火”说,认为湿为土之气,因热而怫郁,不得宣行,停滞为患,并创立天水散(滑石、甘草)等方,开清热利湿之法门,效验多多。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朱丹溪秉承了《黄帝内经》的旨意,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确是对《黄帝内经》湿热病因说的重大发展。对于湿热为病,朱氏认为可涉及外感、内伤诸多病证,如《丹溪心法》认为痢的病因:“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吞酸的病因,指出“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对黄疸病因,尝谓:“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赤白浊的病因,认为“浊主湿热,有痰、有虚”。还强调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其发病关乎“湿热”。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丹溪对于湿热病的治疗,指出“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如下焦肿及痛者,是湿热,宜酒防己、草龙胆、黄芩、苍术。若肥人、气虚之人肿痛,宜二术、南星、滑石、茯苓”,对后世处方用药颇有启发。他创制的治湿热方剂二妙散(苍术、黄柏)及后人据此而衍化的三妙丸(苍术、黄柏、川牛膝)、四妙散(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均是传世名方,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研究湿热病的医家,代有其人,成就卓著。如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他所论述的温疫,尽管否定六淫为患,但从其主要症状“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来看,酷似湿温初起阶段的临床表现。吴氏还指出:“疫之传有九……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其传变之多端,病情之淹缠,与湿温病颇相符合。特别是吴氏创制的达原饮一类方剂,用于湿温邪踞膜原之证,亦甚恰合。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温热经纬》将其更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对湿热病阐发尤多,如说:“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对湿热病的成因和转化,做了深刻的阐述。特别是关于白㾦及其与预后关系的论述,以及在治法上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等分消湿热,保津护阴和化气利湿等方法,对湿热病的治疗,很有指导意义,所创清热化湿的甘露消毒丹被临床广为应用。与叶氏同时代的温病学家薛生白,他对湿热病更有研究,成就益彰,所著《湿热条辨》(《温热经纬》将其更名为《薛生白湿热病篇》),条分缕析地论述了湿热病的因、证、脉、治,其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明确提出了湿热病的发病机制是“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病变部位“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其证“不独与伤寒(指狭义伤寒——编者注)不同,且与温病大异”。并以“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作为湿热病的辨证提纲,执简驭繁,尤切实用。在论治上,根据病位之浅深,湿与热之孰轻孰重,以及邪正之消长等情况,制订了芳香宣透、清开肺气、辛开苦泄、苦温燥湿、清热利湿、清营凉血、生津养液、补益气阴等治法,用药颇中肯綮,堪称理、法、方、药比较全面的湿热病专著,被后世奉为诊治湿热病的圭臬,厥功甚伟。继叶、薛之后,吴鞠通《温病条辨》对湿温病分三焦论治,详述上、中、下三焦各个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法,创制了三仁汤、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宣痹汤等不少名方,大大丰富了治疗湿热病的内容和方法,至此,湿热病的辨证和治疗已蔚成大观,后世始有绳墨可循矣。王孟英是晚清著名的温病学家,他对湿热病也有精心的研究,尝谓“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两邪相合,为病最多”,清楚地指出了湿热病的病理特点。他还创制了“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的连朴饮,后世师其法,效其方,治疗热重于湿之湿热病,效验显著。《时病论》作者雷少逸将湿热与湿温分为两个病种予以论述,在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治疗方法上做了不少发挥,并创制通利州都法、宣疏表湿法、宣透膜原法诸方,很切合临床实用。娄杰《温病指南》将温病分为“温热”(风温)与“湿温”两大类,强调在治法上只须细审温邪之兼湿与否,湿温二邪孰多孰少,区别用药。谢仲墨评价说:“娄氏此论,简明扼要,是温病治疗之大纲。”他还创制金蒲汤治“湿温神昏谵语,舌赤无苔者,邪传心包,化燥伤阴,内窍将闭也”。其组方合理,颇切实用,这是对吴鞠通邪入心包证用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的补充,功不可泯。金子久亦为温病名家,他对湿温的诊治,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阐述非常精辟。在病因上曾说:“时在湿令,所感之气,名曰湿也;湿属有质,伤其清气,气郁化火,名曰温也。”在病机上则说:“大凡湿邪化热,谓之湿温,湿邪蔓延三焦,充斥营卫,外不得汗,内不得下,蒸腾之热,灼津伤液,多烦少寐,有痰无咳”“湿为有形之浊邪,最能阻于气分,气郁邪郁,渐从热化,热炽蒸蒸,蔓延欠解,外攘酿㾦,内扰酿痰”“湿为重浊之邪,最易害及肌肉,阻碍气血流行之所。”并说:“湿温为病,变幻不一,出于阳,有汗而不衰,入于阴,有下而不解,氤氲中焦,蒙闭气分……最虑者,湿热迷蒙不定,酝酿疹㾦,不得不防。”可谓言简意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胡安邦《湿温大论》对湿温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做了详尽的阐述,尤为可贵的是,他提出了治疗湿温的七类要药,第一类辛凉解表药,共九种:豆卷、薄荷、苏叶梗、芥穗、牛蒡子、桑叶、蝉衣、桔梗、豆豉,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表邪病症;第二类芳香利气药,共十种:藿香、厚朴、半夏、佩兰、枳实、陈皮、薏仁、杏仁、蔻仁、甘露消毒丹。此类药芳香化浊,利气化湿,是治疗湿温不可或缺之要药;第三类苦寒燥湿药,共六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连翘、苦参。苦寒燥湿药用于湿温渴甚,舌苔垢腻,或白滑或黄滑之时;第四类轻清甘寒药,共六种:银花、竹叶、竹茹、荷叶、芦根、茅根。轻清甘寒药为清热之重要副药,湿温初中末三期,始终可以任用;第五类下夺逐邪药,共五味:大黄、芒硝、玄明粉、凉膈散、枳实导滞丸。湿温初起便闭者,或数日不通者,或腹满便溏而湿热胶滞者,皆当下夺宣达;第六类淡渗湿热药,共十二种:滑石、猪苓、通草、赤苓、泽泻、车前、茯苓、大腹皮、六一散、益元散、萆薢、茵陈蒿。淡渗湿热药,能分利湿热;第七类养阴生津药,共十二种:石斛、生地、银柴胡、白薇、西洋参、北沙参、花粉、鲜首乌、青蒿、玉竹、地骨皮、麦冬。养阴生津药是阴虚发热之必要药,也是湿温病至末期,将瘥而未尽瘥,或邪去正伤之调养善后之补品。他还拟制了治疗湿温的传世名方辛苦香淡汤。秦伯未评价说:“语多中肯,法合应用;其辛苦香淡汤一方,取辛开苦降芳香淡渗之义,尤其匠心。”何廉臣论治湿温,除了强调首先要辨明湿与温之孰轻孰重外,还要求辨明是否夹有痰、水、食、气、瘀等邪,若有,则一般要以治夹邪为先。何氏说:“盖清其夹邪,而伏邪始得透发,透发方能传变,传变乃可解利也。”更值得一表的是,我省近现代最有名望的已故老中医叶熙春对湿温诊治经验宏富,见解独到。如他强调湿温病的诊断应重视三辨,即辨舌苔、辨二便、辨白㾦,确是抓住了要点。以辨白㾦为例,他认为湿温见㾦,始则见于胸项,粒少而疏,继则渐多渐密,遍及项背,中达四肢,方属邪透之兆。若㾦点粒小而疏,仅见于胸次,兼见神倦、嗜睡、脉数无力等症者,多系正虚邪实,津气不足,无力达邪。㾦点过粗过密,兼见胸闷躁烦,寤寐不安,口气秽浊,或便闭多日,或溏泄如痢,乃属里邪壅盛,出入升降之机窒塞,恐有昏昧痉厥之变。也有㾦出不彻,胸宇痞闷,神倦嗜卧,渴不喜饮,便溏溲赤者,多属热为湿遏,气化不利,肺失宣泄之故。他治疗湿温,提出以宣肺、化浊、渗湿、清热为大法。宣肺常用豆卷、柴胡、葛根、蝉衣、芫荽子、牛蒡子、杏仁、淡豆豉、桑叶等;化浊常用郁金、鲜石菖蒲、连翘心、蔻仁、藿香、佩兰、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紫雪丹等;渗湿常用米仁、滑石、芦根、竹叶、茯苓、通草等;清热常用连翘、黄芩、山栀、银花、知母、石膏、黄连、鲜生地、丹皮、犀角(水牛角代)、羚羊角等。其用药对后人启发良多。

新中国成立后,湿热病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有长足的进步。在临床上,运用湿热理论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阴道炎、小儿夏季热、湿疹等诸多疾病,各地有不少报道,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在实验研究方面,近年亦有所进展,如湿热证动物模型也已建立,为深入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湿热病证的微观病理变化逐步被揭示,检测方法和指标亦有新的发现,这对于湿热病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治疗湿热病证的有效方药,诸如茵陈蒿汤、八正散等,做了现代药理研究,探讨其作用原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逐步深入,湿热病证的本质必将被揭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