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PET/CT图谱·神经和头颈部肿瘤卷
- 姚稚明 李思进
- 986字
- 2021-12-24 11:41:29
序三
PET/CT是目前分子影像中最为成熟的设备,已广泛应用。随着PET分辨率不断提高、消除呼吸运动影响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再加上基于PET/CT影像病理大数据融合的影像组学分析开始在临床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PET/CT检出病灶的精确性和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临床依赖性逐步增强。毋庸置疑,PET/CT是使核医学科在医院地位持续升高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2018年国家发布的18个肿瘤病种规范指南中,有15种肿瘤诊疗规范对PET/CT的临床应用进行推荐,特别是对原发性肺癌和淋巴瘤的诊疗PET/CT被推荐为最佳方法,另外13种肿瘤对PET/CT在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等不同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并推荐有条件时使用。以上彰显了PET/CT在我国的应用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我国约70%的PET/CT由核医学科运行,其他为医学影像中心或放射科主管。PET/CT一次检查全身成像决定了PET/CT整体化、跨学科的诊断模式。为此,从事PET/CT诊断的医生属跨学科人才,既要有非常广泛的医学临床和影像学专业知识,又要有非常深厚的各专科诊断功底。近年来,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PET/CT理论、临床和病例分析的专著,为培养PET/CT专业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世界上商用PET/CT于2001年5月问世,随后2002年国内引进第一台PET/CT,截至2019年已达330余台。按照国家规划,未来3年内,PET/CT数量将翻一番,因此对从事PET/CT的专业人员有更多的需求,培养人才的任务也更为迫切。由姚稚明教授和李思进教授组织我国具有临床经验的PET/CT专家奉献给读者的《肿瘤PET/CT图谱》系列丛书(4册),是我国首部肿瘤专科领域系统性的PET/CT图谱,总计902个病例,每个案例中不仅包含简短的病史、尽可能收集到的相关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还参照专著和历史文献,对病例进行了简要分析,突出的展示了各系统肿瘤PET/CT的征象、诊断要点以及其需要鉴别病变的特点。
图谱的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影像医学专业(放射医学、核医学和超声医学),因为这些专业要依据图像进行诊断。笔者在职业生涯中,很喜欢阅读国内外图谱类专著,且从中受益匪浅,印象很深的是当在工作中发现比较少见的病例时,经常翻阅图谱查找对照,有些问题即迎刃而解,有的还写成个案报道在杂志上发表。本人期望,这一系统性的肿瘤PET/CT图谱,能够得到读者的青睐,成为PET/CT诊断医师的案头书,临床医师快速查阅有关PET/CT的工具书,临床肿瘤学和放射治疗学医师系统地了解PET/CT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参考书,对培养PET/CT专业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