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图谱
- 孙殿军 于光前 孙贵范
- 1197字
- 2021-12-24 11:47:11
前言
地方性砷中毒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无机砷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中毒,其特征为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致病因子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可致皮肤癌、肝癌、肺癌等。现已知世界上20多个国家有此病流行。中国是全世界病情严重、病区面积较大、受危害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有两类,其一是由于病区居民生活饮用水为砷含量高的地下水导致的饮水型病区,其二是由于病区居民敞灶燃烧含砷量过高的煤炭导致的燃煤污染型病区。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是我国特有病区,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据201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报表显示,我国饮水型病区和高砷区分布在16个省(自治区),计有病区村656个,高砷村1642个,受威胁人口约195万,确诊病人2万余人;我国燃煤污染型病区分布在贵州、陕西两省,计有病区村1657个,约37万户,受威胁人口约122万,确诊病人约1.6万人。
从1992年起,我国将地方性砷中毒纳入国家重点地方病进行管理,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全国在567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村和1578个高砷区村业已落实了改水降砷措施,以2010年的病区范围统计,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村和潜在病区村的改水率分别为85.01%和80.14%。截至2010年,全国共完成了1367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村的37.43万户改炉改灶任务,改炉改灶率达到100%。但是,巩固防治成果,持续消除地方性砷中毒实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十二五”期间,地方性砷中毒仍列入我国地方病防治规划,并提出了具体防治目标:完成已查明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改水工程,有效落实改水措施;强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确保90%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卫生标准;强化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的后期管理,使病区家庭炉(灶)完好率和正确使用率均达到90%以上。
准确诊断地方性砷中毒之举是落实防治措施和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的基础。为了高质量全面完成国家“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的目标,幸蒙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资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简称国家地病中心)组织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中心、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解放军第44医院专家们将各院、所多年工作中积累的临床与病理的珍贵照片汇编成册,力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如何进行地方性砷中毒诊断,系统地而且详尽地说明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本书共分为4篇,分别介绍了地方性砷中毒流行与防治、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地方性砷中毒病理和地方性砷中毒鉴别诊断的种种经验,可供教学、科研和防治人员参考和借鉴。
由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用者批评指正。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