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
- 刘晓
- 992字
- 2021-12-16 17:23:40
两渡何氏
两渡位于灵石县城北12公里的汾河之畔,背靠的山梁像一条俯卧的青龙,两侧各有一条沟,南面的沟叫陶沟,北面的沟叫河溪沟。古时雨水丰沛,两条沟常年流水不断,因为没有桥梁,行人路经此处,须两次渡水,因此得名“两渡”[7]。两渡景色秀美,宛若江南,据《灵石县志》卷十一记载:“城北三十里名两渡,石桥蜿蜒,叠水环漪,平洲小艇,宛见江乡;林梢青峰,数叠烟云变灭;每当秋晴雨过,浓翠扑人,觉无限诗情踊跃于斜阳村落间矣。”乾隆三十六年(1771),乡绅何溥捐资建成石桥,因竣工恰逢中秋,雨后放晴,遂名“秋晴桥”,不但使乡民得以免除摆渡之累,“两渡秋晴”还随何氏兴起,成为载入县志的灵石八景之一。村中几座气势恢宏的高楼大院,如“八卦院”、“楼门院”、“上西院”、“下西院”等,都是何氏故宅。
据考证,两渡何氏是明代初期从河南淅川县大石桥村迁居至此的,一世为何立本。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当地的书香望族,至清代鼎盛一时。“先人以笃学为务,以儒术起家”1,顺治七年(1650),傅山先生为两渡名商何氏所邀,在家塾“双藤书院”讲学,先后数年,书院遂声显三晋,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海内艳称”。据《灵石县志》和《何氏族谱》记载,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灵石共出过23名进士,就有15名(含1名武进士)出自何家。其中有8人进入翰林院,检讨1人,编修2人。此外,还有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以至山西一带有“无何不开科”、“到了灵石两渡,进士举人无数”之说。
清代何氏在京师和各省做官者近70人,文武齐备。第11世族人何思钧(1736—1801),字季甄,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任翰林院检讨,纂修《四库全书》任总校官。后告病回乡,教子读书。其子何元烺、何道生先后中举,又同年考中进士。何道深(1742—1768),字会源,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武进士,曾任皇城乾清门侍卫官,后在贵州与缅甸的战役中阵亡,乾隆诏令褒奖,赐以厚葬,在两渡修筑衣冠冢。
近世何氏名人当推与何澄同辈的何乃莹(1856—1912),字润夫,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留京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任顺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与光绪仓皇逃往西安,时何乃莹被任命为后站扈从大臣,途经两渡,慈禧与光绪即在此驻辇。
因此,这个向以诗书传家而自许的“两渡何氏”,与“夏门梁氏”、“蒜峪陈氏”,以及以“王家大院”闻名的“静升王氏”,并称为山西灵石县的“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