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邻里”的久远回忆

从什么时候开始,邻里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了。我仔细回想着过去。

二十年前,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属于是一个屯子里的一个小地方,以工厂的名字命名,有山有水有树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市集一一俱全。有的人住平房,有的人因为在工厂上班,分发到楼房,三层楼,一栋五十来户,邻里之间即便是关系没有特别亲密,也能见面的时候寒暄几句,有的时候兴致一来,还要搭着肩一起出去喝点吃点儿。

我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父母也放心我自己出去玩,我时常忘记锁门,丢钥匙丢钱包。直到长大了才知道,当时的生活是真的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

晚饭过后,下了班的、放了学的、还有我这种小朋友,不论年纪大小,会聚在一起,在楼下广场一起玩红灯绿灯停的游戏,疯闹到八九点,再恋恋不舍的各回各家。

八岁的时候坐着火车,跟着父母来到了城里。

可是所谓的城里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没有山清水秀,没有三层楼,反倒是漆黑一片没有路灯的平房。这里的平房院子很小,过道很窄,成年人一个臂展都不到,似乎也是这个原因,才让我们这些外来人员,很快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

这种融入也仅仅是前后左右之间的脸熟,照面打个招呼而已。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把大门,外屋门和里屋门层层上锁,但还是免不了半夜有翻墙进来到小仓房偷煤的人。所以当时家家户户都会养只狗狗。

提到狗狗,想起了老白,是我们举家进城养的第一只狗狗,只记得它一身白毛背脊微微发黄,嘴巴尖尖,瘦但很结实。是一只小土狗,很凶。

搬来第一年,我们一家去奶奶家过年,半夜老白叫的凶,引起了后院邻居的注意,他们发现是有人在撬我家的门锁,帮忙赶走了小偷。回来还热心的跟我们讲,这里到了年节,小偷会变得十分活跃,专找回家过年的空屋子。

因为邻居的“仗义相助”,我们家与他家关系越发的热络,偶尔包了饺子,做了辣白菜之类的都会互相分享。

其他的邻居就还是维持着“认识但冷淡”的状态。

成年人之间的冷淡,并不妨碍小孩子的社交。我们这些小朋友还是会很开心的一起玩。令我记忆尤深的是有一次走的远了些,父母对这边又不是很熟悉,天已经黑了却到处找不到我,很是着急,那晚上我一进家门就被胖揍了一顿,还是邻居来求情才让我妈停了手。

她真的是吓坏了,年纪轻轻的她,也从来没想过会来到这样陌生的地方,经历半夜小偷爬墙,所以找不到我的时候,得急成什么样子!

在那个地方也没有住很久,三四年的时间吧,随着一场暴雨,这一整片儿几百户都搬了迁。因为大水把我们的房子冲了,热炕头再也点不着了,等着给盖好房子,不得不搬到其他地方租了一年的房。

租房的地方距离我家上班上学的地方都很远,要走上半个多小时,早出晚归又要爬六楼,这六楼和五楼之间还有个铁栅栏,显然是防着彼此的,这和邻里之间再也没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