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乎一天下来,让我精神放松的方法之一是,晚上在B站上,听各大学教授讲哲学课。他们侃侃而谈,演讲时经常加杂着一些英文句子或单词。谈到一些哲学敏感概念时,教授会反复提到几个英文单词,或者拉丁语单词。谈到拉丁语,是因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如今,只有欧洲小国梵蒂冈在使用。
谈哲学,拿出德语或语法单词来琢磨的情况比较少。即便讲到德国的好几位影响力巨大的哲学家著作,比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
哲学谈的是大道理,大学问。哲学不仅涉及人类的总体,也涉及人的个性和心理。人生的生与死是哲学的话题,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我是谁一样,号称人类终极的疑问,且没有唯一答案。
哲学并不一定提供的是问题解决方案,它更善于将问题找出来。
欧洲的这些国家的哲学家们,从柏拉图开始就显示出极其智慧和聪明,在先哲们之后,他们的追随者们,从来都是以拥有智慧为荣,以不屈服于任何政治势力为人生格言。独立性,自由思考,是哲学家们拥有的难以随意继承的财富。
在听过大量教授的文学讲座之后,我竟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文学是哲学的孩子,文学家的思考和哲学家的思考存在很大差异。文学家更注重情感发现和人作为灵魂的存在,哪怕这个灵魂只是一个虚妄的存在。文学家不喜欢理性和推理,他们更喜欢以细节感人,让读者认识人每一个物形象,与故事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而哲学家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博大精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结果,让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心灵的震颤,他们强调理性,善于发现这个世界的各种事物之间是怎样取得关联的。哲学经常挑战皇权和世俗劣根,敢说真话,不惧死亡。从古希腊柏拉图的人生经历足以表明这一点。
若有人认为人生不过是柴米油盐,那他是没有遇到过伟大的灵魂。云云众生关注生活细微末节的偏好并不妨佛的存在。反而,大量信徒非常乐于倾听佛家大师的立坛说法。大道理是存在的,小大理一定存在于大道理之中。这跟喜不喜没有关系。
只有开始聆听哲学家的思考主题了,表明这个人开始思考与自己和谐相处了。与自己友好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跟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与神和自然相处是一样的。从某一种视角来看,神是自己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