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学文明史的发端

第一节 古埃及文明

1.最早的太阳历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阳历的月份、日期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都符合地较好。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400年再闰,即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才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7000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后来,古埃及人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5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这种以365天为一年的历年,是由观测天狼星定出来的,叫天狼星年。它和回归年相差约0.25天,因而在日历上每年的开始时间越来越早,经过1461个历年,各个日期再次与原来的季节吻合,以后又逐渐脱离。看起来,天狼星年好像在回归年周期左右徘徊,因而又叫它为徘徊年、游移年,1461年的循环周期被称为天狼周期。

后来,古埃及人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年的真正周期是365.25日,但僧侣们为了使埃及的节日能与祭神会同时举行,以维护宗教的“神圣”地位,宁愿保持游移年。在20世纪出土的一块石碑上,有用埃及文和希腊文所写的碑文,记载了欧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发布的一道命令:每经过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后、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并在这天举行欧吉德皇帝的节日庆祝会,以便让大家记住。欧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历法的缺陷,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他年叫不定年。

埃及的太阳历传入欧洲后,经过罗马恺撒和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不断改进,最后成为今天通用的公历。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对人们实际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2.神秘的金字塔

碧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沙漠,尼罗河浩浩荡荡地向北流去,在两岸留下厚厚的淤泥。一座座巨大的正方锥体建筑物矗立在沙漠中直插云霄,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金黄色的光辉。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七大古代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因形似汉字“金”字,故称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继续存在,只要保护好尸体,以后就可以在极乐世界里复活并获得永生。于是,法老把自己的陵墓建造得非常稳固牢靠。陵墓的形式最初是模仿住宅与宫殿,后来经过不断的探索改进,最终形成了正方锥体金字塔这种最为宏伟稳固的结构。

在今天的开罗吉萨共有80多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的外观宏伟,高达146.5米,约50层楼高,是1889年法国埃菲尔铁塔建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底每边长230米,绕一周约1千米,该金字塔占地约53000平方米,用料达230万块巨石,每块平均重达2.5吨,有的达15吨。

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的埃及传说,胡夫在建造大金字塔期间,分批分期地征调了全埃及的人力。仅仅为了铺设运石的道路,就征用了10万人,花费了10年时间将路铺好;金字塔塔身的建造,又用了10万人,花费了30年的时间。塔的内部结构复杂而精密,北部高出地面13米处有一入口,它是由四块巨石支撑的三角形拱门,可以分散上面巨石的压力而不致倒塌。塔内共有三个墓室,第一墓室距拱门约100米,在地面以下30多米处,有一条下坡甬道相通,没有任何陈设。离入口处约20米的地方又有一条上坡甬道,通往约6米高的第二个墓室。第三个即胡夫的墓室,在高出地面40多米处。墓室高约6米,室内有石棺一口,墓室顶是用9块重达400吨的大石块盖成的。在墓室上面还有一个五层缓冲室,最上面一层的顶盖是三角形的,用来减轻墓室所承受的压力。

金字塔塔面所用的石头都经过细工磨平,全部用叠砌法,缝隙密合,不用泥灰,即使很薄的刀子也插不进去。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角度、线条、土石压力等都事先经过周密计算,因而虽然历经四五千年,饱经风霜,至今却仍然巍然矗立。目睹这建于铜器时代的公元前3世纪中期的伟大建筑,不能不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然而,除去金字塔的壮丽、雄奇外,更耐人寻味的是,金字塔的四面都正确地指向东南西北。在没有罗盘的四五千年前的古代,方位能够定得这样准确,无疑是使用了天文测量的方法,也许就是利用当时的北极星来定向的吧!在齐阿普斯金字塔北面遗留下一条与水平方向成27°交角的隧道。当年,从金字塔的中心,通过隧道,遥望天空,恰好可以看到一夜之间几乎不动的天狼座星。埃及人首先利用当时的北极星确定金字塔的正北方向,其他三个方向也就不难确定了。

哈夫拉的金字塔只比他父亲胡夫的金字塔矮3米。在埃及吉萨附近哈夫拉金字塔旁有一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被希腊人称为“司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法老威严的象征。石像的面部是按哈夫拉的相貌塑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0米,长约73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颏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其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狮身人面像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金字塔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难解之谜。研究发现,建造金字塔的石块的质量和体积都经过了周密的计算,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好了才堆砌上去的。这无疑需要相当程度的数学知识,才能完成这样庞大、复杂、天衣无缝的伟大工程。而当时的工具是相当简单的,要把近20吨的巨石举到百米的高度,并使得金字塔各底边的边长误差极小,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是,人们对金字塔是否为古埃及人所造产生了怀疑。甚至有很多人猜想,胡夫金字塔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驿站,后来被胡夫用做自己的陵墓。这只是金字塔留给人们的诸多谜团的一小部分而已。

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至今已经存在了四五千年,它已经成为埃及文明的象征。

3.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木乃伊就是经过防腐处理保存下来的干尸。古代埃及人有一种灵魂不死的迷信思想,他们相信人的生命在死后还会继续,认为完整的尸体是灵魂在来世栖息的必要场所。因此,他们对死后保存尸体和对生前保持良好健康同等关切。

制作木乃伊是古埃及特有的传统,也是古埃及文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特殊的遗产。而制作木乃伊的技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古埃及人没有为后人留下有关木乃伊制作方法的记载。希罗多德和狄奥多勒斯曾在他们的著作中谈到他们听说的情况,他们的记述现在已被细致的研究和化学分析的结果所证实。

木乃伊的制作,主要工序是采用埃及某些地区特别是奈特龙洼地出产的氧化钠使尸体完全干燥。制作师在清理木乃伊的头部时,用一种特制的有倒钩的金属工具,从鼻腔伸入,使鼻腔裂开一个小孔,但又不会使整个头骨破裂;然后从鼻孔灌入棕榈酒,用一细长工具伸入脑中搅拌,脑髓会充分溶解于棕榈酒;然后把尸体翻转,棕榈酒和溶解于其中的脑髓从鼻孔流出,整个脑壳就干净了;然后在腹部开一个口子,取出肺、胃、肠等器官,体内留下心和肾;再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冲刷体腔,填入树脂以及浸过树脂的亚麻布和锯屑等物,照原样缝好;尸体需全部埋入氧化钠中干燥。70天后,制作师取出尸体进行清洗,涂上油膏和香料,用大量的亚麻布包裹严密,外面涂上树脂;包扎时,从手指和脚趾开始,乃至四肢、全身,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防止指甲脱落。

包裹好的木乃伊,保持着脱水前的形状。有的木乃伊头上套有特别的面罩,酷肖死者生前的容貌。木乃伊的包扎技术在二十二王朝达到顶点。那时,尸体的内脏被取出后,经过干燥处理,被重新放入体内;有的不放回体内,而是用亚麻布包裹,装入特殊的大口瓶子,储藏在墓中。在木乃伊的上面和绷带内,一般都放有护身符和蜣螂雕像(或叫圣甲虫像),古埃及人相信它们能起到保护作用。蜣螂像上刻有祈祷语,乞求心灵在阴间审判的天平上不做不利死者的证明。这些都是与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

制作木乃伊的全过程长达70天,且费用昂贵,除需要各种药品、香料避邪物、护身符等外,仅包一个尸体,有时就要用1000多米的优质亚麻布。因此,只有国王、王亲国戚、贵族富豪才花销得起,穷人只能从简,甚至草草了事。

希罗多德谈到过另外两种比较便宜的木乃伊制作方法,虽很难保证尸体的完好,但多少可以给穷人以心灵上的安慰。而且,也许还是因为这些便宜的方法,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才得以传播和延续。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元4世纪以后,制作木乃伊的习俗才被废止。

古埃及专门有一批人以制作木乃伊为业,他们掌握了这种技术,然后代代相传。在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生产与此有关的必需品,无疑形成了相当重要、规模又颇大的行业系统。这一行业的存在,表明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物理、化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他们用作干燥剂的氧化钠,经现代科学分析,乃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盐和硫化钠的混合物,可见这些物质的化学作用当时已广为人知。

制作木乃伊的习俗,给了古埃及人了解人体构造的机会。这种习俗,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使数以百计的尸体保存了数千年,其中不少还可以准确推测出他们的年代。今天,专家们已经可以通过木乃伊窥见当时人们的身体情况和疾病流行的情形。

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使剖开死者躯体的情景在当时社会上司空见惯,从而使托勒密时期的医生和解剖学家能够顺利地进行第一次系统的人体解剖。而当时,在希腊和其他地区,解剖尸体是宗教观念和公众舆论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木乃伊的制作,源于迷信,贯彻了科学的手法,也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古埃及的医学,特别是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古巴比伦文明

1.空中花园

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大致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个摇篮。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在公元前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先后有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新巴比伦人(迦勒底人)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共同创造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时人们也将之统称为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文明的一个伟大成就,就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公元前626年,在亚述王统治下的迦勒底人摧毁了亚述的军队,在巴比伦的土地上建立了新的巴比伦王国,又称为迦勒底王国。迦勒底人重建了巴比伦城,使其发展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后来成为巴比伦王国的都城。

新巴比伦城有三道城墙,主墙每隔44米就有一座塔楼。据记载,该城有100多个城门,城门的门框和横梁都用铜铸造,城门高达12米,城墙和塔楼上镶嵌有许多浮雕。城内有许多巴比伦的传统建筑塔庙,塔庙由一层层台子堆垒而成,供奉神的庙宇建在最顶层,高台周围有斜桥和阶梯。

新巴比伦城不仅城墙牢固,壁垒森严,而且还建筑了一套水力防御系统。当敌人兵临城下之时,只要打开水闸,幼发拉底河的大水就会汹涌而出。城内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笔直大道叫“圣道”,它全用一米见方的大理石铺砌而成,中间是白色或玫瑰色的,两边是红色的。圣道的尽头有一座巨大的塔台式建筑——巴比伦通天塔,它足足有30层楼房那么高。希伯来的神话故事里说,迦勒底人建造巴比伦通天塔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语言统一、没有隔阂和纷争的理想王国。

以巴比伦城为代表的建筑技术是古巴比伦文明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而巴比伦城内的“空中花园”更是巴比伦城中最杰出的建筑。

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最为强大。传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后就举行了婚礼,王后就是曾经和迦勒底人共同攻打亚述的米底王的公主阿密蒂斯。阿密蒂斯虽然愿意嫁给尼布甲尼撒二世,但她很不喜欢巴比伦这个地方。因为她的故乡在伊朗山区,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优美,气候湿润,而巴比伦却遍地黄土,气候炎热,她十分不习惯。后来,由于思乡心切,她茶饭不思,整日愁眉不展,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讨好心爱的王后,排解她心中的郁闷,下令在首都巴比伦建造了这座空前绝后、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实际上是座假山花园,它采用立体造园方法,将花园置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每边长120多米,高25米,用石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高空。远远看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用大石柱支撑,层层盖有宫室。为了防止渗水,每层都铺上了浸透柏油的柳条垫,上面再铺两层砖,还浇铸一层铅,然后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种植奇花异草,并设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

空中花园成为巴比伦城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后人称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了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随之被毁,变为废墟,但仍能让人领略到其宏伟的气魄。

第三节 古印度文明

1.阿拉伯计数法

阿拉伯计数法实际上是印度人的伟大发明,只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广为应用,便被误称为阿拉伯计数法。

印度在亚洲的南部,很早以前,在富饶的印度河谷地就出现了上古的居民达罗毗托人,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就发源在这里。数学在印度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科学之一,和许多古老的民族一样,它的第一批数学家也是僧侣。

直到2000年前,印度人还使用由横画组成的数字。后来,他们开始用干棕榈叶做写字的材料,并且发展了草体书法,于是由1到9的各不相同的数字符号就这样日趋成形了。古印度人也用美索不达米亚商人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每个数字符号都能很方便地表示算盘上任何一行的石子数。

印度人新的数字符号要是到此为止不再发展,那意思就不大了。事实上,ZZ只能表示在任意两行沟里的两个石子,它可以是22,也可以是202、2020等等。这就是说,人们不仅要知道沟里有几个石子,还要知道它们各在哪一行里。

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前人智慧和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办法:用最右面的数字表示个位行里的石子数,左面相邻的数字表示十位行里的石子数。其他则以此类推,用点表示空行。这样,ZZ就只表示22,Z.Z.就只表示2020,而没有其他的意思了。表示空位的“.”,后来改用“0”代替。

有了这个记数法,人们就可以用同一个符号记录算盘上任何一行上的同一个数字,简单清楚,书写方便。印度记数法的最大优点是能用数字来进行计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古老的书写系统,包括埃及的、巴比伦的、希腊的、罗马的都是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算盘上不同行里的相同的石子数,不像我们今天可以用同一个“1”,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1、10和100。因此每一位、行都得用不同的加法表和乘法表,用它们做笔算或心算是很麻烦的。如果只有九个不同的符号,其中每一个都可以表示任何一行的石子数,零表示空行,那每一行上的计算就都是一样的了。这样,人们只要掌握一个表就行了,好懂、好背、好用。

印度人不光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这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的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

“0”的灵活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使演算更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印度的数学家还研究了分数,并且能像我们今天这样书写它们。公元7世纪初期,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地区。他死后的300多年间,他的门徒带着这种新教,往西经过整个北非,进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往东越过印度河进入了亚洲的广大地区。大约在762年,穆斯林们建立了帝国首都巴格达城。40年后,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学术中心,就像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亚历山大城一样。

在公元800~900年这一个世纪里,东西方的知识在巴格达得到了交流。东方来的商人和数学家带来了新的数字符号、印度算术和中国的算学成就;从西方逃出来的异教徒带来了亚历山大强盛时期的科学著作,其中包括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论文,还有欧几里得《几何学》。穆斯林学者把这些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

穆斯林的天文学家发展的制图学,远远超过了亚历山大时期的水平。在巴格达的学校里,三角学盛行起来。由于掌握了印度的新算术,穆斯林数学家能更为圆满地研究和应用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几何学成就。航海家装备和改进了航海设备;地理学家也有了新的更好的大地测量工具。穆斯林世界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公元1000年,古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被置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大学里,学生们可以学习希腊几何学、印度算术、天文学、三角学和地理学,对这些科学,巴格达学者都做了很大的改进。

从12世纪开始,穆斯林世界的科学知识逐渐传到欧洲各地。到了公元1400年,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商人们开始使用新数字,教授新算术的学校开始在整个欧洲兴起。半个世纪后,渐渐有了印刷术。算术教科书和航海历是主要的印刷品。

就这样,新数字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常常一方面变形走样,一方面又保持着九个符号和一个零的样式。但是,如此先进的数字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在所有地方被接受。13世纪时,一项法令禁止佛罗伦萨的银行业者使用新数字。100年后,意大利的派丢厄大学还坚持书籍的价格表必须用罗马数字。直到15世纪末,印度数字才在西欧的航海和商业中普遍使用。几个世纪后,新算术就广为普及了。

在早期印刷出版的教科书中,不少列表和解决加减乘除问题的简便方法,现在虽然已经成为博物馆里的东西了,但是这些教科书把新的简写符号,比如“+、-”等引进算术中却是十分重要的,尽管这些符号最早很可能是表示包裹超重和缺重用的,不是数学上有意的发明。由于这些符号显示了作用,随后,另一些符号“×、÷、∴、=”也逐渐被引了进来。

阿拉伯计数法引发了计算艺术上的革命,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占据了世界科技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四节 古中国文明

1.现代汉字的鼻祖——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时的文字,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所以叫做甲骨文。

商代的人们怎么会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这是因为商代的统治者迷信鬼神,使得占卜之风盛行,不论大事小事,如战争的胜负、打猎的收获、疾病的轻重、庄稼的收成、有无风雨、生孩子是男是女等等,奴隶主贵族都要进行占卜,向鬼神询问吉凶祸福。

占卜结束后,他们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这些龟甲、兽骨上,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这些刻画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又叫做“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为甲骨文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这里是商代的都城,所以甲骨文又叫做“殷墟文字”。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了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奴隶主和贵族、各级官吏、奴隶和平民都由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甲骨文还记载了商朝的军队、刑罚、殉葬等方面的情况。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不仅记载了黍、稷、麦、稻等不同的农作物的名称,同时还记载了风雨、降水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在畜牧业方面,记载了马、牛、羊、鸡、犬等各种动物的名称,以及贵族们祭祀时常杀掉大批牛羊的习俗,还记载了鹿、麋、豕、象、虎、狐等各种猎物和狩猎方法,等等。

在天文历法方面,甲骨文中有日食、月食的记载。在气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风以及云、雷、雹、雪、虹等方面的记载。在医学方面,有头疾、牙疾、鼻疾、肘疾、足疾等疾病的记载。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甲骨数目相当庞大,大多数都是商朝的。所以,甲骨文对于研究商代的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目前,对商朝甲骨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学问,这就是“甲骨学”。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在体势上属于篆书体,大约有4500个单字,目前已经释读的单字有1/3。甲骨文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所以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的书法风格因时代的不同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早期的甲骨文线条劲挺,有许多方折的笔画,字形较大,体势粗犷;中期的字形比较整齐,体势隽秀自然;晚期的线条纤细柔弱,字形小如玉粒,结字紧密。甲骨文的字形结构虽然有些不稳定,但都符合“六书”的规则。

从甲骨文中某些常用字的变化,我们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规律。如简化,甲骨文中形体复杂的字,笔画逐渐减少,越来越简单;形声化,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完整的文字体系,它是现代汉字的鼻祖。它和古代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瑰宝。

2.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对鼎有一种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立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经问周天子:“大王,您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

“九鼎”是从夏朝传下来的象征九州的铜铸的九座鼎,是历代传国的重宝,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这样问,表明了他有取周天子而代之的野心。

周天子的大臣王孙满回答说:“九鼎的轻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行的高低。”

楚庄王一听,盛气凌人地说:“九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楚国只要拆下刀剑的锋刃,也足够铸成九鼎。”

王孙满说:“您大概忘了吧,九鼎是从夏朝传下来的宝物。只要天子德行高尚,鼎即使小也重得难以移动;而如果天子暴虐昏聩,鼎即使再大也可以轻易地搬动。”

王孙满不卑不亢的态度镇住了楚庄王,楚庄王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就班师回国了。这就是著名的“问鼎中原”的典故。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获得鼎的大小与数量多寡是有严格区分的。如果鼎的形状、质地、大小相同,那么,皇帝能占有九个,诸侯七个,大夫五个。而平民百姓不仅生前不能享受鼎这一器物,死后也不许用鼎来陪葬。

193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发现了一个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千克,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青铜器中的最大者。

司母戊大方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饰以兽面。

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说,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的一位皇帝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而铸造的。如此精美、高大的鼎,显示了鼎的主人的位尊与显耀。

司母戊大方鼎作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它凝聚着古代奴隶们的血汗,也凝聚着他们高度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战国末期众多医家假托远古传说中的黄帝之名,以黄帝与他的大臣问答对话形式,引发记述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一部古老的著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医学经典文献。它总结了秦汉以前临床医学实践的经验,较全面地记述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古代医学思想、知识和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黄帝内经》原书18卷,包括《素问》和《针经》(唐以后改称为《灵枢》)两部书,各9卷。书中记述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知识、技法,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的认识,以及战胜疾病的智慧。

《黄帝内经》中正确记载并论述了人体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血有清浊之分,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流贯全身,且“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心脏的搏动情况可以从“寸口脉”和“虚里”等处测候出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血液循环理论,正确地揭示了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它比13世纪阿拉伯人所知道的血液小循环和16、17世纪西欧医学科学家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要早近2000年。

《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说明人体组织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藏象学说。即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在精气(包括血、津液)的升降出入运动之中,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全身。人的五脏六腑各自都有一个体系,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脏腑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和谐运动。

《黄帝内经》中阐述的藏象学说,一直对后世医家认识人体生理功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是中医生理学的理论基石。

《黄帝内经》总结阐述了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及内外原因。认为疾病的发生机理,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和外界的致疾因素两个方面。如果人体正气充盛,外界虽有疾病流行,也不易染病;相反,如正气虚弱,邪气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就是说,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忽视。

《黄帝内经》还在总结前人诊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发展,明确提出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时至今日,四诊法仍为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黄帝内经》用相当的篇幅论述了针灸问题。书中论述了针灸治疗病症的适用范围,对针刺治病和针刺麻醉做了理论上的研究,还对针刺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为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资料。

此外,《黄帝内经》还记有治病方药、养生保健等内容。

《黄帝内经》全书记述之广泛,理论之精深,正如前人所比喻的那样,像“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宝典。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黄帝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医圣。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的《黄帝内经》,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它不仅是人类医学的宝库,也是人类科学与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