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心魔法从何而来

2007年3月5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发布了一篇文章——《科学家能预测行为,“读心术”成真了》(Mindreading Scientists Predict Behavior)。文章以此开篇:“在德国的某个实验室,志愿者们被推进一台看起来像甜甜圈的磁共振成像仪,并在其中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把两个数相加或相减。”与此同时,隔壁的科学家们正在尽力解读这些志愿者的心智,以判断他们在行动之前想了些什么。科学家们的判断依据是磁共振成像仪对大脑扫描后呈现的图像。柏林的神经科学家约翰-戴伦·海恩斯(John-Deylen Haynes)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了斐然成果,他们可以有效预测志愿者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怎样的决策:到底是打算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志愿者们被告知,在看到某个任意数字在屏幕上闪烁之前,他们只有几秒的时间来决定是加还是减。而就在这几秒里,磁共振成像仪与计算机相配合,呈现出了志愿者大脑活动的图像。研究人员便可据此预测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决策:一种图像暗示他们打算做加法,另一种则暗示他们打算做减法。不过,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个启动于2005年7月的研究难免有所局限,到目前为止,仅有21人参与了实验。而71%的预测准确率也只比随机选择的准确率高了20%左右。”

尽管如此,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保罗·沃尔普(Paul Wolpe)评论道:“如果真的可以预测个体心中的意图,我们对主观思想的理解将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这项研究的一位成年参与者坦娅表示:“这让我感觉很奇怪。好在我知道他们只有在某些机器的协助下才能做到,不然我真的会担心,是不是连街上的陌生人都能读懂我的心思。”还有一些人则对这种解读他人心智的应用结果表示担忧:“科学家的步子迈得太大,已经到了伦理学家都要紧张的地步。”

解读心智,真是了不得!

然而实际上,就连两三岁的孩子,每天也都在使用这种解读心智的能力。非但如此,我们甚至发现婴儿也能弄清楚他人的意图。孩子们甚至都不必用那些花哨的机器,只靠自己那并不特殊、仍在发展中的认知能力,就能检验、推断他人的心理活动与心智状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这种平凡但惊人的方式施展着解读心智的能力。

那篇文章的作者采用了一种评论者的视角,所以行文有着猎奇感与警示的意味。可当我们看到某个人抬头仰望晴朗的夜空时,就能看出他已在点点繁星的影响下“神游天外”;当我们乘坐飞机,看到邻座的乘客突然起身,费了很大力气去取头顶上的行李箱时,就知道他一定是想拿什么东西。一番折腾后,当他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我们立刻明白:原来他找的就是这台电脑。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每天都有着类似的经历,解读心智离我们并不遥远。非但如此,我们甚至还很擅长这件事:即便不用那些昂贵的设备,也能比科学家们做得更好。虽然我们也不能保证预测绝对准确,但如果是限定条件下的简单预测,正确率有可能超过70%。毕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心智解读的。

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解读心智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又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这项能力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自我意识以及和他人的互动呢?要是有人不会解读心智,又会怎样呢?如果我们解读后的结果是错误的,该怎么办呢?所有这些问题,本书都有解答。但我不妨先给出一个简短的答案:对心智的解读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我们生活的要务。

我对这些问题极为着迷并钻研了30多年,不少科学家也与我一样,在此领域深耕多年,他们对本书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一些科学家的名字在书中有所提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会出现在最后的注释中,所以我并不会在正文中引用。与此同时,出于阅读体验的考量,当我引用他人的文章或故事时,没有使用省略号与括号。在转述中,我尽量确保改动与删减都不损作者原意。在注释中,我也专门标注了可以在哪里找到未经删改的原始引文。

在此,我向这些科学家深表谢意。同时,也感谢参与研究的家长们、孩子们,以及无名的贡献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