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忐忑的客印月

好一会儿后,张嫣忍不住的问道:“皇上的身体还好吧?有什么说什么,咱可不能讳疾忌医。”

张振连忙拱手道:“回禀皇后娘娘,按脉象皇上已经大好了,微臣一直不确定才不敢说的。”

“有何不敢说的,快说!”

“刚刚落水苏醒之人,不应该如此健康才对,这……”

“老东西你找死!皇上身体好了,难道你还不高兴是吧?”

张振吓得面无人色,皇后说话温和讲理,让他忘了忌讳了,被客氏这诛心之言吓的趴在地上浑身发抖。

朱由校连忙握紧客氏的手,怕她起来发作太医,呵呵笑着说:“没事就好,朕也觉得身体好极了,刚刚落水昏迷时,梦见太祖皇帝叱骂朕,沉迷于后宫,只知做木匠,不知我大明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了,朕吓出一身冷汗,醒来后就觉得浑身畅快,这应该是祖宗显灵吧。”

他这话还没说完,客氏浑身一紧,张嫣眼睛却亮起来,而太医张振,浑身哆嗦着,不敢开口。

“皇上说真的,真的梦见太祖皇帝了?”

张嫣美目顿时大放异彩,她是一代贤后,母仪天下。

无论正史野史、还是那时代的名人笔记,都明确记载张嫣,不仅绝色,而且贤惠。

连李自成那乱臣贼子,可以把崇祯的尸体拉去示众,但却让人收殓好张嫣的尸体,安葬入天启墓中,丝毫不敢亵渎。

朱由校当然要编故事了,今天起,他就要发愤图强了,不编个好借口,如何让人信服。

最好的借口,不就是祖宗显灵吗,只是现在还不是处置客印月的时候,宫里太多依附她的人了,不得不防。

他很理智的握住客氏的手,眼睛看着张嫣点头道:“不错,朕知道错了,朕会改,但有一件事,朕决不改。”

说着看向客氏,温情脉脉的抚摸着她的手背道:“意娘不能出宫,这一点朕绝不妥协。”

张嫣嘴巴张了张,只好闭上,皇帝连客氏的小名都叫出来了,这完全是把她当妃嫔一样了,不然哪有叫人家娘家时的小名的。

客氏名印月,这名字还是进宫后起的,她是穷人家的女人,哪有什么正经的起名字,客巴巴是朱由校小时候对她的昵称,别人不能叫。

客意娘才是她在家时的名字,不过那是小名,嫁人后人家叫的是客氏,这是通行的叫法。

客氏原本慌乱的神情,在他抚慰下,慢慢平静下来,静下心来后,眼神开始闪烁,朱由校如何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刚刚自己昏迷,魏忠贤急着去镇压宫中人心,不在身边,她没人商量,被自己刚才的话吓到了。

现在冷静下来,恐怕是想找魏忠贤商量对策才是,这两人互相勾结,互相依靠,才能掌控内外,蒙蔽皇帝的。

自己现在不动他们,一来是还需要魏忠贤,二来正是因为这宫里几乎都是他两的耳目,动一发而牵动全身。

皇宫大内看似防守严密,其实并不安全,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闷死,他的父皇当太子时,东宫里竟然跑进一个外人,差点打死太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诡异,只能说明一点,皇宫里也很危险。

“走吧,咱们去外面看看,内阁各位差不多到了吧。”

朱由校跳下大床,伸了个懒腰,当先走出寝宫大门,张嫣眼神复杂地看一眼客氏,随即跟上。

客印月纠结着,最后银牙一咬,跺了跺脚只得跟上。心里头惴惴的,她一直想掌控朱由校,不仅是因为占有欲在作祟。

更是因为权力欲一旦发芽,就马上膨胀的自己都把握不住。

这五年来,她从初次尝到权利的滋味,到现在权倾朝野,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伤天害理的事。

干了多少坏事,只有自己最清楚,一旦没了这权利,她怕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她不知道,这何尝不是朱由校故意纵容的呢。

朱由校并不傻,他是被蒙蔽了,但那是最近一两年的事,刚刚登基时,他可是想努力做个好皇帝的。

看看天启四年前的内阁就知道,首辅是叶向高,这位可是,从万历年代就开始出名的名臣。

加上刘一憬、朱国帧、韩爌、左光斗、杨涟等名臣,大明还是有了相当起色的。

可眼看着东林党日渐排除异己,占据了朝堂上绝大部分的发言权,不平衡不行,这才有他扶持魏忠贤上位,利用阉党来制衡东林党。

只是魏忠贤勾结了客氏后,动作太大了,为了把控朝政,把自己哄得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实情。

当然,这责任大部分还是自己要负责的,平衡是没错,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把握住平衡点才是最大的错误。

现在掌握了后世知识的朱由校,知道大明真正没救了,就是从今年开始的。

也就是今天自己落水后,更是懈怠了外面的朝政,接下去的几个月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不知情,左光斗,杨涟和熊廷弼,全被杀掉。

接着是孙承宗被送回家,解除辽东经略的职务,派上不知兵事的高第继任,去年还把登莱巡抚袁可立给换掉。

虽说孙承宗的告老还乡,让一直不敢动弹的努尔哈赤,再次起兵攻击明军,结果重伤在宁远城下,成就了袁崇焕的宁远大捷。

可正是这次大捷,让大明朝堂认为辽东没那么危险了,浑然不知,正是老奴的死,反而让后金更加强大。

努尔哈赤只是善战,却不善于治理,可他有个好儿子皇太极啊,他没死之前,皇太极做不了主,后金再能打也是后继乏力。

但皇太极上台后就不一样了,这位从小喜欢汉文化的八贝勒,应该是整个满清历史上,最出色领袖,没有之一。

此时的后金,虽然对大明的战争连战连捷,其实内忧外患的,极不稳定。

毛元龙攻占东江镇,联合朝鲜,对他后路造成威胁,蒙古的林丹汗,更是对他拉拢科尔沁部极为不满,一直虎视眈眈的。